逢時遇節的意思 逢時遇節的讀音和出處
- 逢
- 時
- 遇
- 節
- 成語名稱:
- 逢時遇節
- 成語拼音:
- [féng shí yù jié]
- 成語解釋:
- 時:季節;節:節氣。遇到四季節令。指過年過節的時候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西湖漁隱主人《歡喜冤家》第五回:“逢時遇節,俱賞金銀。”
- 成語例句:
- 方才老爹說的,他是個告命夫人,到家請會畫的替他追個像,把鳳冠補服畫起來,逢時遇節,供在家里。(清 吳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二十回)
- 是否常用:
- 一般成語
- 感情褒貶:
- 中性成語
- 成語詞性:
- 作定語、狀語;用于口語
- 結構類型:
- 聯合式成語
- 形成年代:
- 古代成語
- 標準拼音:
- 繁體字形:
- 逢時遇節
- 英文翻譯:
- In time
- 成語故事:
- 成語接龍:
- “逢時遇節”成語接龍
- 成語分類:
- 四字成語 聯合式成語 季節的成語 四季的成語 F開頭的成語
- 成語關注:
- 季節 節氣 遇到 過年 過節 時候
“逢時遇節”的單字解釋
【逢】:1.遇到;遇見:相逢。逢場作戲。千載難逢。每逢佳節倍思親。2.姓。
【時】:1.時間(對空間而言):時空觀念。2.時代;時候:古時。唐時。戰時。3.時間單位。舊指時辰,現指小時,即一日(一個晝夜)的二十四分之一。4.指規定的時間:按時上班。過時作廢。5.季節:四時如春。6.現在的;當時的:時事。時興。7.時俗;時尚:入時。8.副詞。時常:時時。時有錯誤。9.有時候:時陰時晴。10.時機:不誤農時。
【遇】:1.相逢;遭遇:相遇。遇雨。遇險。不期而遇。2.對待;款待:待遇。優遇。冷遇。3.機會:機遇。際遇。4.姓。
【節】:[jié]1.物體段與段之間連接的地方:竹節。關節。2.段落:章節。3.量詞。表示分段的物體:兩節煙筒。4.節日;時令:國慶節。清明節。5.事項:禮節。細節。6.限制;儉省:節制。開源節流。7.刪略:節本。節錄。8.操守:節操。晚節。9.古代出使外國所持的憑證:持節。10.國際通用的航海速度單位。每小時航行1海里(約合1.852千米)稱為1節。海水流速和魚雷速度也多按節計算。[jiē]〔節骨眼兒〕〈方〉比喻緊要的、能起決定作用的環節或時機。骨(gu)。
“逢時遇節”的近義詞
逢時過節
“逢時遇節”的相關成語
“逢時遇節”的關聯成語
逢字的成語
時字的成語
遇字的成語
節字的成語
逢開頭的成語
時開頭的成語
遇開頭的成語
節開頭的成語
feng的成語
shi的成語
yu的成語
jie的成語
fsyj的成語
逢時什么什么的成語
逢什么遇什么的成語
逢什么什么節的成語
什么時遇什么的成語
什么時什么節的成語
什么什么遇節的成語
* 逢時遇節的意思 逢時遇節的成語解釋 逢時遇節的拼音、詞性、造句、出處、近義詞、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