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印紫綬的意思 金印紫綬的讀音和出處
- 金
- 印
- 紫
- 綬
- 成語名稱:
- 金印紫綬
- 成語拼音:
- [jīn yìn zǐ shòu]
- 成語解釋:
- 黃金印章和系印的紫色綬帶。古代相國、丞相、太尉、大司空、太傅、太師、太保、前后左右將軍及六宮后妃所掌。后代指高官顯爵。
- 成語出處:
- 東漢 班固《漢書 百官公卿表上》:“相國、丞相皆秦官,金印紫綬。”
- 成語例句:
- 南朝·宋·范曄《后漢書·皇后紀論》:“六宮稱號,惟皇后貴人,金印紫綬。”
- 是否常用:
- 一般成語
- 感情褒貶:
- 中性成語
- 成語詞性:
- 聯合式;作賓語、定語;指高官顯爵
- 結構類型:
- 聯合式成語
- 形成年代:
- 古代成語
- 標準拼音:
- 繁體字形:
- 金印紫綬
- 英文翻譯:
- high government posts
- 成語故事:
- 成語接龍:
- “金印紫綬”成語接龍
- 成語分類:
- 四字成語 聯合式成語 大的成語 J開頭的成語
- 成語關注:
- 黃金 印章 紫色 綬帶 相國 丞相 太傅 太師 將軍 后妃 后代 高官顯爵
“金印紫綬”的單字解釋
【金】:1.俗稱金子。金屬元素,符號Au,原子序數79。赤黃色,有光澤,質軟,延展性最強,化學性質穩定,易傳熱和導電。常用作合金、硬幣、裝飾品等。通稱黃金。2.金屬:五金。3.錢:現金。助學金。4.古指用金屬制的擊樂器:鳴金收兵。金鼓齊鳴。5.比喻尊貴、珍貴:金口玉言。6.像金子一樣的顏色:金發(fà)。金燦燦。7.朝代名(1115—1234)。北宋末女真族完顏部領袖阿骨打在中國東北部建立。建都會寧(今黑龍江阿城南),后遷都中都(今北京)、開封。1234年在南宋與蒙古軍聯合進攻下滅亡。
【印】:1.圖章,戳記:印章。印璽。印記。印把子(亦喻政權)。2.痕跡:手印。指印。印子(a.痕跡;b.高利貸的一種,全稱“印印錢”)。3.用油墨、染料之類把文字或圖畫留在紙、布、器皿等材料上:印刷。排印。印制。印發(fā)。4.彼此符合:印證。心心相印。5.外界事物反映在腦中所留下的形象:印象。6.姓。
【紫】:1.紅和藍合成的顏色:紫紅。青紫。玫瑰紫。2.姓。
【綬】:一種絲帶(舊時多作拴印或佩玉之用)。
“金印紫綬”的近義詞
“金印紫綬”的相關成語
“金印紫綬”的關聯成語
金字的成語
印字的成語
紫字的成語
綬字的成語
金開頭的成語
印開頭的成語
紫開頭的成語
綬開頭的成語
jin的成語
yin的成語
zi的成語
shou的成語
jyzs的成語
金印什么什么的成語
金什么紫什么的成語
金什么什么綬的成語
什么印紫什么的成語
什么印什么綬的成語
什么什么紫綬的成語
“金印紫綬”造句
相國、丞相,皆秦官,金印紫綬,掌丞天子助理萬機。
相國奏請長清公為征北將軍,假節,開府儀同三司,金印紫綬,封列侯。
漢武帝始置,以霍去病為之,秩位同大將軍,金印紫綬,位同三公,三國均置。
建武元年,復設諸侯王金璽?綬,公、侯金印紫綬。
朝廷加劉放左光祿大夫,金印紫綬,儀同三司。
驃騎將軍漢武帝始置,以霍去病為之,秩位同大將軍,金印紫綬,位同三公,三國均置。
初平元年一月中,獻帝下詔,冊封張良八世孫張抗為征北將軍,秩兩千石,假節,開府儀同三司,金印紫綬,封列侯,領幽、冀、并三州兵事。
太尉是朝中僅次于丞相的官職,專掌武事,地位和丞相相同,為最高的武官職位,秩俸萬石,金印紫綬.
及司馬瑋被殺,張華因首先獻謀有功,拜為右光祿大夫,開府儀同三司、侍中、中書監,金印紫綬。
* 金印紫綬的意思 金印紫綬的成語解釋 金印紫綬的拼音、詞性、造句、出處、近義詞、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