鐵板一塊的意思 鐵板一塊的讀音和出處
- 鐵
- 板
- 一
- 塊
- 成語名稱:
- 鐵板一塊
- 成語拼音:
- [tiě bǎn yī kuài]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結合緊密,不可分裂。也比喻牢固不變。
- 成語出處:
- 吳晗《朱元璋傳》第七章:“朱元璋和這個集團的首腦人物,盡管在過去同生死,共患難,但并不是鐵板一塊。”
- 成語例句:
- 張平《抉擇》:“中陽紡織集團公司就永遠會是一個水潑不進、針插不入的地方,就永遠會是鐵板一塊。”
- 是否常用:
- 常用成語
- 感情褒貶:
- 中性成語
- 成語詞性:
- 偏正式;作賓語、定語;比喻牢固不變
- 結構類型:
- 偏正式成語
- 形成年代:
- 古代成語
- 標準拼音:
- 繁體字形:
- 鐵板一塊
- 英文翻譯:
- be a monolithic whole
- 成語故事:
- 成語接龍:
- “鐵板一塊”成語接龍
- 成語分類:
- 四字成語 一的成語 偏正式成語 T開頭的成語
- 成語關注:
- 比喻 結合 緊密 不可 分裂 牢固 不變
“鐵板一塊”的單字解釋
【鐵】:1.金屬元素,符號Fe(ferrum)。銀白色,質硬,延展性強,純鐵磁化和去磁都很快,含雜質的鐵在濕空氣中容易生銹。是煉鋼的主要原料,用途很廣。2.指刀槍等:手無寸鐵。動鐵為兇。3.形容堅硬;堅強;牢固:鐵拳。鐵漢子。鐵飯碗。他倆關系很鐵。4.形容強暴或精銳:鐵蹄。鐵騎。5.形容確定不移:鐵定。鐵的事實。鐵案。6.形容表情嚴肅:他鐵著個臉,沒有一絲笑容。7.姓。
【板】:1.片狀的較硬的物體:木板。鋼板。玻璃板。2.專指店鋪的門板:鋪子都上板兒了。3.黑板:板報。板書。4.演奏民族音樂或戲曲時用來打拍子的樂器:檀板。5.(板兒)音樂和戲曲中的節拍:快板兒。慢板。走板。參看〖板眼〗。6.呆板:他們都那樣活潑,顯得我太板了。7.硬得像板子似的:地板了,鋤不下去。8.露出嚴肅或不高興的表情:他板著臉不睬人。9.見〖老板〗。
【一】:1.最小的正整數。見〖數字〗。2.表示同一:咱們是一家人。你們一路走。這不是一碼事。3.表示另一:番茄一名西紅柿。4.表示整個;全:一冬。一生。一路平安。一屋子人。一身的汗。5.表示專一:一心一意。6.表示動作是一次,或表示動作是短暫的,或表示動作是試試的。a)用在重疊的動詞(多為單音)中間:歇一歇。笑一笑。讓我聞一聞。b)用在動詞之后,動量詞之前:笑一聲。看一眼。讓我們商量一下。7.用在動詞或動量詞前面,表示先做某個動作(下文說明動作結果):一跳跳了過去。一腳把它踢開。他在旁邊一站,再也不說什么。8.與“就”配合,表示兩個動作緊接著發生:一請就來。一說就明白了。9.一旦;一經:一失足成千古恨。10.“一”字單用或在一詞一句末尾念陰平,如“十一、一一得一”,在去聲字前念陽平,如“一半、一共”,在陰平、陽平、上聲字前念去聲,如“一天、一年、一點”。本詞典為簡便起見,條目中的“一”字,都注陰平。11.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,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,相當于簡譜的“”。見〖工尺〗。
【塊】:1.成疙瘩或成團兒的東西:糖塊兒。把肉切成塊兒。2.用于塊狀或某些片狀的東西:兩塊香皂。三塊手表。一塊桌布。一塊試驗田。3.用于銀幣或紙幣,等于“圓”:三塊錢。
“鐵板一塊”的近義詞
“鐵板一塊”的相關成語
“鐵板一塊”的關聯成語
鐵字的成語
板字的成語
一字的成語
塊字的成語
鐵開頭的成語
板開頭的成語
一開頭的成語
塊開頭的成語
tie的成語
ban的成語
yi的成語
kuai的成語
tbyk的成語
鐵板什么什么的成語
鐵什么一什么的成語
鐵什么什么塊的成語
什么板一什么的成語
什么板什么塊的成語
什么什么一塊的成語
“鐵板一塊”造句
這幾個貪官雖然訂立了攻守同盟,但也不是鐵板一塊,最后還是被分化瓦解了。
弗雷指出,拉美裔選民并非鐵板一塊。
不要以為這幫人是鐵板一塊,他們是可以分化的.
單極與多極:北約還是鐵板一塊嗎?
即便這樣,他們間的友誼也并非鐵板一塊.
他指出,鐵板一塊的觀念是注定要被歷史的潮流所淹沒的.
極權國家外表堂堂的鐵板一塊掩蓋了它們內在的虛弱.
當斯大林建立一種更鐵板一塊的統治時,這一術語在俄國便消失了.
尤博士稱,“但是,這些水平細胞具有感光性這個事實是個讓人吃驚的發現,改變了人們對于視網膜是‘鐵板一塊’的認識。”。
六道祖師的無故失蹤,更使得戰斗永無休止,這些都是門內之事,外人無從得知,以為他們是戮力同心,鐵板一塊。
* 鐵板一塊的意思 鐵板一塊的成語解釋 鐵板一塊的拼音、詞性、造句、出處、近義詞、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