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紅頸赤的意思 面紅頸赤的讀音和出處
- 面
- 紅
- 頸
- 赤
- 成語名稱:
- 面紅頸赤
- 成語拼音:
- [miàn hóng jǐng chì]
- 成語解釋:
- 見“面紅耳赤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第四卷:“倘有不達時務的,捉空摘了一花一蕊,那老兒便要面紅頸赤,大發喉急。”
- 成語例句:
- 是否常用:
- 一般成語
- 感情褒貶:
- 中性成語
- 成語詞性:
- 作狀語、定語;用于激動、發怒
- 結構類型:
- 聯合式成語
- 形成年代:
- 古代成語
- 標準拼音:
- 繁體字形:
- 靣紅頸赤
- 英文翻譯:
- flush with shame
- 成語故事:
- 成語接龍:
- “面紅頸赤”成語接龍
- 成語分類:
- 四字成語 聯合式成語 M開頭的成語
- 成語關注:
- 面紅耳赤
“面紅頸赤”的單字解釋
【面】:1.頭的前部;臉:面孔。面帶微笑。2.向著;朝著:背山面水。這所房子面南坐北。3.物體的表面,有時特指某些物體的上部的一層:水面。地面。路面。圓桌面兒。面兒磨得很光。4.當面:面談。面洽。面交。5.東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層或紡織品的正面:鞋面兒。這塊布做里兒,那塊布做面兒。6.幾何學上指一條線移動所構成的圖形,有長有寬,沒有厚。7.部位或方面:正面。反面。片面。全面。多面手。面面俱到。8.方位詞后綴:上面。前面。外面。左面。西面。9.a)用于扁平的物件:一面鏡子。兩面旗子。b)用于會見的次數:見過一面。10.姓。11.糧食磨成的粉,特指小麥磨成的粉:白面。豆面。小米面。玉米面。高粱面。12.粉末:藥面兒。胡椒面兒。13.面條:掛面。切面。湯面。一碗面。14.指某些食物纖維少而柔軟:面倭瓜。煮的紅薯很面。這個瓜是脆的,那個瓜是面的。
【紅】:[hóng]1.像鮮血的顏色:紅棗。紅領巾。2.象征喜慶的紅布:披紅。掛紅。3.象征順利、成功或受人重視、歡迎:紅運。開門紅。滿堂紅。他唱戲唱紅了。4.象征革命或政治覺悟高:紅軍。又紅又專。5.紅利:分紅。6.姓。[gōng]見〖女紅〗。
【頸】:[jǐng]脖子前的一部分。也指脖子:刎頸。延頸佇望。[gěng]用于“脖頸子”“脖頸兒”二詞中。脖頸子和脖頸兒指脖子的后部。
【赤】:1.比朱紅稍淺的顏色。2.泛指紅色:赤小豆。面紅耳赤。3.象征革命,表示用鮮血爭取自由:赤衛隊。4.忠誠:赤膽。赤誠。5.光著;露著(身體):赤腳。赤膊。6.空:赤手空拳。7.指赤金:金無足赤。8.姓。
“面紅頸赤”的近義詞
“面紅頸赤”的相關成語
“面紅頸赤”的關聯成語
面字的成語
紅字的成語
頸字的成語
赤字的成語
面開頭的成語
紅開頭的成語
頸開頭的成語
赤開頭的成語
mian的成語
hong的成語
jing的成語
chi的成語
mhjc的成語
面紅什么什么的成語
面什么頸什么的成語
面什么什么赤的成語
什么紅頸什么的成語
什么紅什么赤的成語
什么什么頸赤的成語
* 面紅頸赤的意思 面紅頸赤的成語解釋 面紅頸赤的拼音、詞性、造句、出處、近義詞、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