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一的成語 (1582個)

    441

    言半辭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yán bàn c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言半語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史記·魏公子列傳》:“吾所以待侯生者備矣,天下莫不聞。今吾且死而侯生曾無言半辭送我,我豈有所失哉!”
    442

    言不發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yán bù fā
    成語解釋:
    句話也不說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馮夢龍《喻世明言》卷:“三巧兒聽說丈夫把她休了,言不發,啼哭起來。”
    443

    葉蔽目,不見泰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yè bì mù,bù jiàn tài sh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蔽:遮擋;泰山:山名。片樹葉擋住了眼睛,連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見。比喻為局部現象所迷惑,看不到全局或整體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鶚冠子·天則》:“葉蔽目,不見泰山;兩耳塞豆,不聞雷霆。”
    444

    言蔽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yán bì zh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蔽:掩覆,引申為概括。用句話來概括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宋書·索虜傳》:“因此而推勝負,殆可以言蔽之。”
    445

    言半字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yán bàn z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很少的兩句話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三遂平妖傳》第二回:“袁公此時那有心情回答他言半字,舒著雙臂拉開,徑奔石床上,取了如意冊兒,翻身復上天門。”
    446

    以當百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yǐ dāng bǎi
    成語解釋:
    人抵過百人。極言勇猛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李漁《比目魚》第十四回:“楚玉也自領全軍殺將前去。及至兩不相對,真個人強馬壯,以當百。殺得那些山賊,抱頭而竄。”
    447

    語道破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yǔ dào pò
    成語解釋:
    句話就說穿(語:話;道:說)。比喻話說到了本質上或擊中要害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:“但這位姑娘,可不是句話了事的人,此刻要語道破,必弄到滿盤皆空。”
    448

    衣帶水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yī dài shu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水道像條衣帶那樣狹窄。比喻只隔水;極其鄰近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南史 陳紀下 后主》:“隋文帝謂仆射高穎曰:‘我為百姓父母,豈可限衣帶水不拯之乎?’”
    449

    言而定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yán ér dì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句話說定了,不再更改。比喻說話算數,決不反悔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春秋·魯·左丘明《左傳·僖公二十八年》:“楚言而定三國。”
    450

    飲而盡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yǐn ér jìn
    成語解釋:
    飲:喝。口氣就喝完了。形容喝得非常爽快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第三卷:“鴇兒只道他敬客,卻自家飲而盡。”
    451

    奉百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ǐ yī fèng bǎi
    成語解釋:
    奉:供養。用個人生產的物品供養百個人。指生產的人少,消費的人多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 王符《潛夫論 浮侈》:“夫耕,百人食之;婦桑,百人衣之;以奉百,孰能供之?”
    452

    警百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ǐ yī jǐng bǎi
    成語解釋:
    警:警戒;警告。懲罰人以警戒眾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東漢 班固《漢書 尹翁歸傳》:“其有所取也,以警百,吏民皆服,恐懼改行自新。”
    453

    儆百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ǐ yī jǐng bǎi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以警百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蕭復興《貼深藍色海綿的球拍》:“連隊的指導員是個復員軍人,本想以儆百,好好批評她通。”
    454

    言既出,駟馬難追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yán jì chū ,sì mǎ nán zhu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駟馬:古時用四匹馬拉輛車。句話說出了口;就是套上四匹馬的車也追不上;形容話已說出口;沒法再收回。也作“言出口;駟馬難追”或單作“駟馬難追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李壽卿《伍員吹蕭》第三折:“大丈夫言既出;駟馬難追;豈有反悔之理。”
    455

    言既出,金玉不移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yán jì chū,jīn yù bù y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移:改變。話說出了口,就是用黃金白玉也不能更改。指話說出口,就不能再收回,定要算數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荑荻散人《玉嬌梨》第十回:“我家小姐貞心定識不減古媛,今日言既出,金玉不移。”
    456

    言九鼎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yán jiǔ dǐ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句話的分量就有九鼎那么重。形容能起決定作用的言論或意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平原君列傳》:“毛先生至楚,而使趙重于九鼎大呂。”
    457

    葉落知天下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yè luò zhī tiān xià qiū
    成語解釋:
    片樹葉的凋落,知道秋天的到來。比喻通過個別的細微的跡象,可以看到整個形勢的發展趨向與結果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淮南子 說山訓》:“見葉落而知歲之將暮。”宋 唐庚《文錄》引唐人詩:“山僧不解數甲子,葉落知天下秋。”
    458

    言難盡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yán nán jì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句話難以把意思說盡。表示事情相當曲折復雜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京本通俗小說 志誠張主管》:“張主管道:‘小夫人如何在這里?’夫人道:‘言難盡’。”
    459

    語破的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yǔ pò d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句話就說中要害。指說話簡潔精練;能抓住本質切中要害(破的:射中箭靶)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李欣《放歌行答從弟墨卿》:“吾家令弟才不羈,五言破的人共推。”
    460

    言堂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yán t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舊時商店表示不二價的匾。現比喻領導缺乏民主作風,獨斷專行,個人說了算
    成語出處:
    鄧小平《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》:“黨和國家的民主生活逐漸不正常,言堂、個人決定重大問題、個人崇拜、個人凌駕于組織之上類家長制現象,不斷滋長。”
    * 一的成語
  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