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國志的成語 (328個)
-
181
秘而不宣
- 成語拼音:
- mì ér bù xuān
- 成語解釋:
- 秘:不公開的;引申為隱匿;不能讓別人知道;宣:公開。把知道的消息、情況隱秘起來;不告訴別人。
- 成語出處:
- 晉 陳壽《三國志 呂蒙傳》:“密為肅陳三策,肅敬受之,秘而不宣。”
-
182
乞兒乘車
- 成語拼音:
- qǐ ér chéng chē
- 成語解釋:
- 諷刺官職提升得快的話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三國志·魏書·鄧艾傳》注引《世語》:“君釋褐登宰府,三十六日,擁麾蓋,守兵馬郡,乞兒乘小車,一何駛乎?”
-
183
勢傾天下
- 成語拼音:
- shì qīng tiān xià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權勢極大,壓倒一切人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三國志·魏書·袁紹傳》:“高祖父安,為漢司徒,自安以下四世,居三公位,由是勢傾天下。”
-
184
以往鑒來
- 成語拼音:
- yǐ wǎng jiàn lái
- 成語解釋:
- 用過去的經驗教訓作為以后辦事的借鑒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三國志·魏書·楊阜傳》:“愿陛下動則三思,慮而后行,重慎出入,以往鑒來。”
-
185
一心一意
- 成語拼音:
- yī xīn yī yì
- 成語解釋:
- 只有一個心眼兒;沒有別的考慮。
- 成語出處:
- 晉 陳壽《三國志 魏志 杜恕傳》:“免為庶人,徙章武郡,是歲嘉平元年。”裴松之注引《杜氏新書》:“故推一心,任一意,直而行之耳。”
-
186
卓犖超倫
- 成語拼音:
- zhuó luò chāo lún
- 成語解釋:
- 卓犖:超絕。倫:類。才能突出,超出一般人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文選·孔融·薦彌衡表》:“叔質貞亮,英才卓躒。”《三國志·蜀書·秦宓傳》:“夫欲救危撫亂,脩己以安人,則宜卓犖超倫,與時殊趣,震驚鄰國,駭動四方,上當天心,下合人意。”
-
187
周郎顧曲
- 成語拼音:
- zhōu láng gù qǔ
- 成語解釋:
- 原指周瑜業于音樂。后泛指通音樂戲曲的人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三國志·吳書·周瑜傳》:“瑜少精意于音樂,雖三爵之后,其有闕誤,瑜必知之,知之必顧,故時有人謠曰:‘曲有誤,周郎顧。’”
-
188
遭遇際會
- 成語拼音:
- zāo yù jì huì
- 成語解釋:
- 猶言逢遇時機。
- 成語出處:
- 晉·陳壽《三國志·魏書·文帝紀》:“今吾德至薄也,人至鄙也,遭遇際會,幸承先王馀業,恩未被四海,澤未及天下,雖傾倉竭府以振魏國百姓,猶寒者未盡暖,饑者未盡飽。”
-
189
直言正色
- 成語拼音:
- zhí yán zhèng sè
- 成語解釋:
- 謂言語正直,儀容嚴肅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三國志·魏志·國淵傳》:“每于公朝論議,常直言正色,退無私焉。”
-
190
安身為樂
- 成語拼音:
- ān shēn wéi lè
- 成語解釋:
- 身子安定就是快樂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三國志·蜀書·秦宓傳》:“安身為樂,無憂為福。”
-
191
比肩齊聲
- 成語拼音:
- bǐ jiān qí shēng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地位、聲望相等或相近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三國志·吳書·吾粲傳》:“雖起孤傲,與同郡陸遜、卜靜等比肩齊聲矣。”
-
192
髀里肉生
- 成語拼音:
- bì lǐ ròu shēng
- 成語解釋:
- 髀:大腿。因為長久不騎馬,大腿上的肉又長起來了。形容長久過著安逸舒適的生活,無所作為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三國志·蜀書·先主傳》裴松之注引晉·司馬彪《九州春秋》:“備曰:‘吾常身不離鞍,髀肉皆消;今不復騎,髀里肉生。’”
-
193
髀肉復生
- 成語拼音:
- bì ròu fù shēng
- 成語解釋:
- 髀:大腿。因為長久不騎馬,大腿上的肉又長起來了。形容長久過著安逸舒適的生活,無所作為。
- 成語出處:
- 晉 陳壽《三國志 蜀書 先主傳》“荊州豪杰歸先主者日益多,表疑其心,陰御之。”裴松之注引晉 司馬彪《九州春秋》:“吾常身不離鞍,髀肉皆消;今不復騎,髀里肉生,日月若馳,老將至矣。
-
194
乘肥衣輕
- 成語拼音:
- chéng féi yì qīng
- 成語解釋:
- 肥:肥壯的馬。衣:穿。輕:輕暖的裘衣。駕馭肥壯的馬,穿著貴重的衣服。形容生活奢侈豪華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論語·雍也》:“赤之適齊也,乘肥馬,衣輕裘。”《三國志·魏書·王粲傳》裴松之注引《魏氏春秋》:“鐘會,名公子,以才能貴幸,乘肥衣輕,賓從如云。”
-
195
豺狼之吻
- 成語拼音:
- chái láng zhī wěn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殘酷貪婪的官吏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三國志·蜀書·諸葛亮傳》注:“使百姓困于豺狼之吻,一夫有死,皆亮之罪。”
-
196
乘虛迭出
- 成語拼音:
- chéng xū dié chū
- 成語解釋:
- 虛:空虛、弱點。迭:屢次。指軍事上向對方沒有設防或兵力薄弱的地方進攻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三國志·袁紹傳》:“分為奇兵,乘虛迭出,以擾河南。”
-
197
晨興夜寐
- 成語拼音:
- chén xīng yè mèi
- 成語解釋:
- 興:起。早起晚睡。形容勤勞辛苦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三國志·吳書·韋曜傳》:“故勉精歷操,晨興夜寐不遑寧息,經之以歲月,累之以日力。”
-
198
疊矩重規
- 成語拼音:
- dié jǔ chóng guī
- 成語解釋:
- 規與規相重,矩矩與相迭,度數相同,完全符合。原比喻動靜合乎法度或上下相合,后形容模仿、重復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三國志 蜀書 郤正傳》:“君臣協美于朝,黎庶欣戴于野,動若重規,靜若迭矩。”
-
199
得失相半
- 成語拼音:
- dé shī xiāng bàn
- 成語解釋:
- 指利與弊同時存在,不相上下,基本相等。
- 成語出處:
- 晉·陳壽《三國志·吳書·全琮傳》:“今分兵捕民,得失相半,豈得謂全哉?”
-
200
非池中物
- 成語拼音:
- fēi chí zhōng wù
- 成語解釋:
- 不是長期蟄居池塘中的小動物。比喻有遠大抱負的人終究要做大事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三國志·吳書·周瑜傳》:“恐蛟龍得云雨,終非池中物也。”
* 三國志的成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