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國志的成語 (328個)
-
261
淵清玉絜
- 成語拼音:
- yuān qīng yù gōng
- 成語解釋:
- 如淵之清,如玉之潔。比喻人品高尚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三國志·魏志·陳矯傳》:“淵清玉絜,有禮有法,吾敬華子魚。”
-
262
一身是膽
- 成語拼音:
- yī shēn shì dǎn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膽量大,無所畏懼。
- 成語出處:
- 晉 陳壽《三國志 蜀志 趙云傳》:“以云為翊軍將軍”裴松之注引《趙云別傳》:“先主明旦自來,至云營圍視昨戰處,曰:‘子龍一身都是膽也!’”
-
263
芝艾俱焚
- 成語拼音:
- zhī ài jù fén
- 成語解釋:
- 芝艾:比喻美和惡。芝艾同被燒毀。比喻好的壞的同歸于盡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三國志·魏志·公孫度傳》裴松之注引《魏略》:“若苗穢害田,隨風烈火,芝艾俱焚,安能自別乎?”
-
264
贓污狼藉
- 成語拼音:
- zāng wū láng jí
- 成語解釋:
- 指貪污受賄,行為不檢,名聲敗壞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三國志 魏志武帝紀》:“長吏多阿附貴戚,贓污狼藉。”
-
265
弊車羸馬
- 成語拼音:
- bì chē léi mǎ
- 成語解釋:
- 破車瘦馬。比喻處境貧窮。
- 成語出處:
- 晉 陳壽《三國志 吳書 劉繇傳》:“繇伯父寵為漢太尉。”裴松之注引晉 司馬彪《續漢書》:“八居九列,四登三事。家不藏賄,無重寶器,恒菲飲食,薄衣服,弊車羸馬,號為窶陋。”
-
266
窮兵黷武
- 成語拼音:
- qióng bīng dú wǔ
- 成語解釋:
- 窮:用盡;竭盡。黷:任意;輕率。出動全部兵力;任意發動戰爭。形容極端好戰。
- 成語出處:
- 三國 曹丕《車駕臨江還詔三公》:“三世為將,道家所忌;窮兵黷武,古有所戒。”
-
267
不遑寧息
- 成語拼音:
- bù huáng níng xī
- 成語解釋:
- 沒有閑暇的時間過安寧的日子。指忙于應付繁重或緊急的事務。同“不遑寧處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三國志 吳書 韋曜傳》:“故勉精歷操,晨興夜寐不遑寧息,經之以歲月,累之以日力。”
-
268
不知所言
- 成語拼音:
- bù zhī suǒ yán
- 成語解釋:
- 見“不知所云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三國志·蜀書·諸葛亮傳》:“臣不勝受恩感激,今當遠離,臨表涕零,不知所言。”
-
269
重規迭矩
- 成語拼音:
- chóng guī dié jǔ
- 成語解釋:
- 規與規相重,矩矩與相迭,度數相同,完全符合。原比喻動靜合乎法度或上下相合,后形容模仿、重復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三國志·蜀書·郤正傳》:“動若重規,靜若迭矩。”
-
270
飛沙走石
- 成語拼音:
- fēi shā zǒu shí
- 成語解釋:
- 飛:使飛揚;走:使滾動。沙土飛揚;石子滾動。形容風力極大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谷神子《博異志 呂鄉筠》:“若人間吹之,飛沙走石,翔鳥墜地,走獸腦裂。”
-
271
攻心為上
- 成語拼音:
- gōng xīn wèi shàng
- 成語解釋:
- 從思想上瓦解敵人的斗志為上策。
- 成語出處:
- 晉 習鑿齒《襄陽記》:“夫用兵之道,攻心為上,攻城為下;心戰為上,兵戰為下。”
-
272
兼程并進
- 成語拼音:
- jiān chéng bìng jìn
- 成語解釋:
- 兼、并:一倍;加倍。在一定的時間里比平常多走一倍的路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三國志·賈逵傳》:“乃兼道進軍,多設旗鼓為疑兵。”
-
273
兼程前進
- 成語拼音:
- jiān chéng qián jìn
- 成語解釋:
- 加快步伐,一天走兩天的路程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三國志·賈逵傳》:“乃兼道進軍,多設旗鼓為疑兵。”
-
274
孑然一身
- 成語拼音:
- jié rán yī shēn
- 成語解釋:
- 孑然:孤獨的樣子。孤單單的一個人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周煇《清波雜志》第八卷:“歲月滋久,根深蒂結,生育男女,于義有不可負者,兼渠孑然一身,無所依傍,處性不能自立。”
-
275
獼猴騎土牛
- 成語拼音:
- mí hóu qí tǔ niú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職位提升很慢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三國志·魏書·鄧艾傳》引《世語》:“君,名公之子,少有文采,故守吏職;獼猴騎土牛,又何遲也。”
-
276
如雷灌耳
- 成語拼音:
- rú léi guàn ěr
- 成語解釋:
- 亦作“如雷貫耳”。①形容聲音大(多指語音)。②形容人的名聲很大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三國志平話》卷中:“‘吾乃燕人張翼德,誰敢共吾決死?’叫聲如雷灌耳,橋梁皆斷。”
-
277
司馬昭之心,路人皆知
- 成語拼音:
- sī mǎ zhāo zhī xīn,lù rén jiē zhī
- 成語解釋:
- 路人:路上的人,指所有的人。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三國志·魏書·高貴鄉公傳》斐松之注引《漢晉春秋》:“司馬昭之心,路人皆知。”
-
278
事無巨細
- 成語拼音:
- shì wú jù xì
- 成語解釋:
- 巨:大。事情無論大小,同等對待。亦作“事無大小”,“事無小大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三國志·諸葛亮傳》:“政事無巨細咸于亮。”
-
279
元龍高臥
- 成語拼音:
- yuán lóng gāo wò
- 成語解釋:
- 元龍:三國時陳登,字元龍。原指陳登自臥大床,讓客人睡下床。后比喻對客人怠慢無禮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三國志·魏書·陳登傳》:“元龍無客主之意,久不相與語,自上大床臥,使客臥下床。”
-
280
單刀赴會
- 成語拼音:
- dān dāo fù huì
- 成語解釋:
- 原指三國名將關羽隨身帶一口大刀和少數隨從在東吳參加宴會。后泛指只身或僅帶少數人去參加有危險的約會。含有贊頌赴會者富有膽略的意思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66回:“吾來日駕小舟,只用親隨十余人,單刀赴會,看魯肅如何近我!”
* 三國志的成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