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三國志的成語 (328個)

    241

    拔十失五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á shí shī w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選拔人才而失其半數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蜀書 龐統傳》:“今拔十失五,猶得其半,而可以崇邁世數,使有者自勵,不亦可乎?”
    242

    并威偶勢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ìng wēi ǒu s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聚集聲威勢力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袁紹傳》:“謂為將軍心合意同,混齊一體,必當并威偶勢,御寇寧家。”
    243

    得不補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é bù bǔ sh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得不償失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·吳·陸遜傳》:“權遂征夷州,得不補失。”
    244

    膽大如斗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ǎn dà rú dǒu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膽量極大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·蜀·姜維傳》:“維妻子皆伏誅。”裴松之注引《世語》:“維死時見剖,膽如斗大。”
    245

    讀書百遍,其義自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ú shū bǎi biàn,qí yì zì xi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:顯現。讀書上百遍,書意自然領會。指書要熟讀才能真正領會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 陳壽《 王肅傳》:“人有從學者,遇不肯教,而云:‘必當先讀百遍’,言‘讀書百遍而義自見。’”
    246

    風激電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ēng jī diàn fēi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勢猛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郤正傳》:“云合霧集,風激電飛,量時揆宜,用取世資。”
    247

    腹有鱗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ù yǒu lín jiǎ
    成語解釋:
    鱗甲:比喻人多巧詐的心。比喻居心險惡,不可接近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 陳壽《 陳震傳》:“孝起前臨至吳,為吾說正方腹中有鱗甲,鄉黨以為不可近。”
    248

    果然如此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uǒ rán rú c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果真是這樣。指不出所料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·魏·張既傳》:“諸葛恪多輩耳!近張敬仲縣論格,以為必見殺,今果然如此。”
    249

    煎水作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ān shuǐ zuò bī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不可能的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高堂隆傳》:“以若所為,求若所致,猶緣木求魚,煎水作冰,其不可得,明矣。”
    250

    秘而不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ì ér bù l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嚴守秘密,不肯吐露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 陳壽《 董昭傳》:“秘而不露,使權得,非計之上。”
    251

    秋風掃落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iū fēng sǎo luò y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強大的力量掃蕩腐朽弱小者;也比喻掃除凈盡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 陳壽《 辛毗傳》:“以明公之威,應困窮之敵,擊疲弊之寇,無異迅風之振秋葉矣。”
    252

    七擒七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ī qín qī zò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時,諸葛亮出兵南方,將當地酋長孟獲捉住七次,放了七次,使他真正服輸,不再為敵。比喻運用策略,使對方心服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 陳壽《 諸葛亮傳》:“亮率眾南征,其秋悉平。”裴松之注引《漢晉春秋》:“亮笑,縱使更戰,七縱七擒,而亮猶遣獲。”
    253

    棄之可惜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ì zhī kě x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扔掉它未免可惜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·魏·武帝紀》裴松之注引《九州春秋》:“夫雞肋,棄之如可惜,食之無所得,以比漢中,知王欲還也。”
    254

    市不二價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ì bù èr jià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買賣公道,不相欺詐。形容社會風氣好。同“市無二價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王烈傳》“卒于海表”裴松之注引《先賢行狀》:“烈居之歷年,未嘗有患。使遼東強不凌弱,眾不暴寡,商賈之人,市不二價。”
    255

    司馬昭之心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ī mǎ zhāo zhī x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 陳壽《 高貴鄉公傳》:“高貴鄉公卒裴松之注引《漢晉春秋》:“司馬昭之心,路人所知也。”
    256

    受制于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òu zhì yú r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制:控制,轄制。受別人所控制,不得自由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·蜀·諸葛亮傳》:“吾不能舉全吳之地,十萬之眾,受制于人。”
    257

    土龍芻狗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ǔ lóng chú gǒu
    成語解釋:
    泥土捏的龍,稻草扎的狗。比喻名不副實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 陳壽《 杜微傳》:“曹丕篡弒,自立為帝,是猶土龍芻狗之有名也。”
    258

    味如雞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èi rú jī lèi
    成語解釋:
    雞肋:雞的肋骨,沒有肉,比喻無多大意味而又不忍舍棄的東西。比喻事情不做可惜,做起來沒有多大好處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·魏·武帝紀》裴松之注引《九州春秋》曰:“夫雞肋,棄之如可惜,食之無所得,以比漢中,知王欲還也。”
    259

    一夫之勇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fū zhī yǒ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猶言匹夫之勇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·魏·荀彧傳》:“顏良、文丑,一夫之勇耳,可一戰而禽也。”
    260

    憂公忘私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ōu gōng wàng s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關心公益,不顧私利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·魏·杜恕傳》:“憂公忘私者必不然,但先公后私即自辦也。”
    * 三國志的成語
  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