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三開頭的成語 (1147個)

    161

    不壹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ù yī ér s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再;多次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孔子家語 弟子行》:“子貢既與衛將軍文子言。適魯,見孔子曰:‘衛將軍文子問二子之于賜,不壹而焉。賜也辭,不獲命;以所見者對矣。’”
    162

    鼎分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ǐng fēn sān z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鼎足分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水滸傳》第二十回:“今番克敵制勝,誰人及得先生良法。正是鼎分足,缺一不可。先生不必推卻。”
    163

    二次

    成語拼音:
    èr cì sān f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蕃:遍數。不止一次,反復的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40回:“他二次番的邀我去逛逛。”
    164

    二意

    成語拼音:
    èr yì sān x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猶豫不決,拿不定主意或意志不堅定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楊梓《豫讓吞炭》第四折:“你道順德者吉,逆天者兇,我怎肯二意心,背義忘恩,有始無終。”
    165

    反覆無常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ǎn fù wú ch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變化不定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國演義》第回:“操曰:‘袁譚小子,反覆無常,吾難準信。’”
    166

    馮諼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éng xuān sān kū
    成語解釋:
    馮諼:馮驩,戰國時孟嘗君的門客;窟:窩。比喻為安全設置多處藏身之地或采取多種避禍之策
    成語出處:
    國·魏·吳質《答東阿王書》:“深蒙薛公折節之禮,而無馮諼窟之效。”
    167

    觀隅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uān yú fǎn s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猶言舉一反
    成語出處:
    北魏·酈道元《〈水經注〉序》:“進無方一知二之機,退無觀隅反之慧。”
    168

    火冒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uǒ mào sān ch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火冒丈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姚雪垠《李自成 》第一卷第十五章:“當自成在路上才得到報告時,他不禁火冒尺,恨恨地罵了一聲:‘該死!’”
    169

    順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éng sān shùn s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橫豎四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杜鵬程《在和平的日子里》第一章:“辦公室的床上、桌子上、地上,橫順四地睡著人。”
    170

    幾次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ǐ cì sān f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:一方面表示“多”;另一方面又是最少的多數;還可以作“幾”解;番:遍數。好幾次;或一次又一次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魯迅《朝花夕拾 藤野先生》:“但一位先生卻以為這客店也包辦囚人的飯食,我住在那里不相宜,幾次番,幾次番地說。”
    171

    九烈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ǔ liè sān zhē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貞:貞操;烈:節烈。封建社會用來贊譽婦女的貞烈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無名氏《合同文字》第折:“他元來是九烈貞賢達婦,兀的個老人家尚然道出嫁從夫。”
    172

    錦囊妙計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ǐn náng miào j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錦:有彩色花紋的絲織品;錦囊:用錦做成的袋子。原指封在錦囊中的神機妙策;現比喻能及時解決危急或疑難問題的好辦法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羅貫中《國演義》第54回:“汝保主公入吳,當領此個錦囊。囊中有條妙計,依次而行。”
    173

    頰上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á shàng sān máo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文章或圖畫的得神之處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 宋 劉義慶《世說新語 巧藝》:“顧長康畫裴叔則,頰上益毛。人問其故?顧曰:‘裴楷俊朗有識具,正此是其識具。看畫者尋之,定覺益毛如有神明,殊勝未安時。’”
    174

    狡兔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ǎo tù sān xu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狡兔窟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宋史·河渠志》:“乃是狡兔穴,自為潛身之計。”
    175

    屢次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ǚ cì sān f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屢次:多次;番:許多次;一次又一次。反復多次。形容次數或回數很多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瞿秋白《亂彈 一種云》:“那云為什么這樣屢次番的摧殘光明?”
    176

    兩道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iǎng dào sān kē
    成語解釋:
    道四,花言巧語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關漢卿《魯齋郎》第四折:“誰聽你兩道科,嚷似蜂窩,甜似蜜缽。”
    177

    六街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iù jiē sān mò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六街市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鄭廷玉《看錢奴》第二折:“恰便似玉琢成六街陌,恰便似粉妝就殿閣樓臺。”
    178

    接五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ián sān jiē w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同“連接二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顧祿《清嘉錄·放斷鷂》:“晚或系燈于線之腰,連接五,曰鷂燈。”
    179

    六問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iù wèn sān tu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反復審訊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孟漢卿《魔合羅》第折:“我是個婦女家,怎熬這六問推。”
    180

    茅廬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áo lú sān g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草廬顧”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無名氏《醉寫赤壁賦》第一折:“不肯去蘭省一朝登北闕,便想這茅廬顧到南陽。”
    * 三開頭的成語
  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