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三的成語 (1980個)

    141

    疊陽關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ān dié yáng gu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即《陽關疊》。琴曲。琴譜以唐王維《送元二使安西》詩為主要歌詞,并引申詩意,增添詞句,抒寫離別之情。因全曲分段,原詩反復次,故稱“疊”。后泛指送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周邦彥《蘇幕遮》詞:“《疊陽關》聲漸杳。斷雨殘云,只怕巫山曉。”
    142

    分鼎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ān fēn dǐng z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鼎:古代炊具,足兩耳。比喻方分立,互相抗衡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史記·淮陰侯列傳》:“臣愿披腹心,輸肝膽,效愚計,恐足下不能用也。誠能聽臣之計,莫若兩利而俱存之,分天下,鼎足而居,其勢莫敢先動。”
    143

    翻四覆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ān fān sì f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、四:形容次數之多。翻、覆:反復。形容變化很多;反復無常。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張岱《石匱書后集 烈帝本紀》:“先帝焦于治,以致十七年之天下,翻四覆,夕改朝更。”
    144

    反四覆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ān fǎn sì f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反復無常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蔣士銓《空谷香·殺艙》:“阿呀!這廝反四覆,可惱,可惱。”
    145

    番四覆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ān fān sì f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番:次;覆:反復。變化無常或反復多次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敖英《彩雪亭雜言·鄺子元》:“或事到跟前,可以順應,卻乃畏首畏尾,番四覆,猶豫不決。”
    146

    番五次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ān fān wǔ c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次數很多。番:次數;遍數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吳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八回:“番五次,纏的老和尚急了,說道:‘你是何處光棍,敢來鬧我們!’”
    147

    顧茅廬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ān gù máo l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誠心誠意地邀請、拜訪有專長的賢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 陳壽《國志 蜀志 諸葛亮傳》:“先帝不以臣卑鄙,猥自枉屈,顧臣于草廬之中,諮臣以當世之事,由是感激,遂許先帝以驅馳。”
    148

    好兩歹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ān hǎo liǎng dǎi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時好時病。形容體弱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吳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五十四回:“虔婆道:‘也常時好兩歹的,虧的太平府陳四老爺照顧他。’”
    149

    魂七魄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ān hún qī pò
    成語解釋:
    魂:舊指能離開人體而存在的精神;魄:舊指依附形體而顯現的精神。道家語,稱人身有“魂七魄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抱樸子·地真》:“欲得通神,宜水火水形分,形分則自見其身中之魂七魄。”
    150

    回五次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ān huí wǔ c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多次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戴善夫《風光好》第一折:“太守何故回五次侮弄下官,是何道理?”
    151

    皇五帝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ān huáng wǔ d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我們古代傳說中的遠古帝王。皇指燧人、伏羲、神農;五帝指黃帝、顓頊、帝嚳、唐堯、虞舜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莊周《莊子 天運》:“故夫皇五帝之禮法度,不矜于同而預于治。”
    152

    環五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ān huán wǔ kòu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捆綁結實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石玉昆《俠五義》第51回:“四爺趕上一步,就勢按倒,解他腰帶,環五扣的捆了一回。”
    153

    家村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ān jiā c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偏僻的小鄉村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蘇軾《用舊韻送魯遠翰知洛州》:“永謝十年舊,老死家村。”
    154

    句話不離本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ān jù huà bù lí běn h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行:行當,職業。指人的言語離不開他所從事的職業范圍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十四回:“每到一處,開口句話不離本行,立刻從懷里掏出捐冊送給人看。”
    155

    腳貓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ān jiǎo māo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稀奇的事情。比喻虛有其名而無真本事的人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張鳴善《水仙子·譏時》:“五眼雞岐山鳴鳳,兩頭蛇南陽臥龍,腳貓渭水飛熊。”
    156

    江七澤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ān jiāng qī z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泛指江河湖澤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李白《當涂趙炎少府粉圖山水歌》:“洞庭瀟湘意渺綿,江七澤情洄沿。”
    157

    絕韋編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ān jué wéi bi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韋:熟牛皮。編連竹簡的皮繩斷了次。比喻讀書勤奮刻苦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鮮于必仁《折桂令·書》曲:“送朝昏雪案螢燈,絕韋編。”
    158

    江五湖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ān jiāng wǔ h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①指東南方的條江與太湖流域一帶的湖泊。②江河湖泊的泛稱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戰國·魯·尸佼《尸子》下卷:“取玉甚難,越江五湖,至昆侖之山,千人往,百人反,百人往,十人反。”
    159

    親六故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ān qīn liù g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親戚故舊的總稱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梁斌《播火記》:“誰家沒個親六故,誰家沒個青黃不接的時候?”
    160

    千珠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ān qiān zhū lǚ
    成語解釋:
    珠履:綴有珠玉的鞋子。形容貴賓眾多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·司馬遷《春申君列傳》:“春申君客千余人,其上客皆躡珠履以見趙使,趙使大慚。”
    * 三的成語
  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