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為人處事的成語 (721個)

    261

    蹈常襲故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ǎo cháng xí g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蹈:踏;遵循;襲:固襲;繼承;常、故:慣常的;舊的。遵循常規舊法。形容辦只會按照老的規矩;不會創新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蘇軾《伊尹論》:“后之君子,蹈常而習故,惴惴焉懼不免于天下,一希闊之行。”
    262

    大而化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 ér huà zh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化:改變,轉變。原指大行其道,使天下化之。后形容做情不小心謹慎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孟軻《孟子 盡心下》:“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,大而化之之謂圣。”
    263

    敦風厲俗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ūn fēng lì s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使民風純樸敦厚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魏書 郭祚傳》:“是以先王沿物之情,之軌法,故八刑備于昔典,奸律炳于來制,皆所以謀其始跡,訪厥成罪,敦風厲俗,永資世范者也。”
    264

    滌故更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í gù gēng x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滌除陳舊,換上新的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蒲松齡《聊齋志異 馬介甫》:“譬之昨死而今生,須從此滌故更新;再一餒,則不可矣。”
    265

    得過且過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é guò qiě guò
    成語解釋:
    得:能夠;且:姑且。只要勉強過得去;就這樣過下去形容胸無大志;沒有長遠打算;也指工作敷衍了;不負責任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無名氏《小孫屠》戲文第四出:“孩兒,我聽得道你要出外打旋,怕家中得過且過,出去做甚的?”
    266

    等量齊觀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ěng liàng qí gu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等:相同;量:估量;評價;齊:一樣。不顧物的區別;作同等看待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況周頤《蕙風詞話》:“或帶煙月而益韻,托雨露而成潤,意境可以稍變,然而烏可等量齊觀也。”
    267

    大謬不然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 miù bù r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非常錯誤;實際完全不是這樣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司馬遷《報任少卿書》:“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才力,務一心營職,以求親媚主上。而乃有大謬不然者夫!”
    268

    東拼西湊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ōng pīn xī còu
    成語解釋:
    東一點、西一點零零碎碎地拼湊起來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:“因是兒子的終身大所關,說不得東拼西湊,恭恭敬敬封了二十四兩贄見禮。”
    269

    丟卒保車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iū zú bǎo jū
    成語解釋:
    本是象棋術語。后比喻丟掉次要的,保住主要的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京劇《龍江頌》第一場:“了堵江救旱,我們是會損失一些,這照我們下棋的說法,就叫做‘丟卒保車’。”
    270

    耳邊風

    成語拼音:
    ěr biān fē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在耳邊吹過的風。比喻聽了不放在心上的話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:“我說的乃是金玉之言,外交秘訣,你老哥千萬不要當做耳邊風”
    271

    分秒必爭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ēn miǎo bì zhē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一分一秒的時間都要爭奪過來。形容做的時間抓得很緊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柯巖《奇異的書簡 船長》:“我們現在要搞四化,分秒必爭哩!”
    272

    放任自流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àng rèn zì li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放:放縱;不加約束;任:聽憑;任由;自:自己;獨自;流:流動;發展。不加約束;聽其自然發展。放飛fànɡ…fēifēi飛
    成語出處:
    薛暮橋《社會主義經濟的高速度應按比例發展》:“也不應該采取放任自流的態度,使國民經濟陷于無政府狀態。”
    273

    貴耳賤目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uì ěr jiàn m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重視傳來的話,輕視親眼看到的現實。比喻相信傳說,不重視實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 張衡《東京賦》:“若客所謂末學膚受、貴耳而賤目者也。”
    274

    綱舉目張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āng jǔ mù zhā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綱;魚網上的總繩;比喻物的主干部分。目:網眼;比喻物的從屬部分。比喻抓住物的關鍵;就可以帶動其他環節。也比喻條理分明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戰國 呂不韋《呂氏春秋 用民》:“壹引其綱,萬目皆張。”漢 鄭玄《序》:“舉一綱而萬目張,解一卷而眾篇明。”
    275

    隔靴搔癢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é xuē sāo yǎ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隔著靴子撓癢癢。原禪宗用語;比喻領會佛理不夠透徹;未能悟境觸機。后比喻說話寫文章沒有抓住主題;不中肯;不貼切;或做沒有抓住關鍵;不解決問題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釋普濟《五燈會元 康山契穩禪師》:“曰:‘恁么則識性無根去也?’師曰:‘隔靴搔癢。’”
    276

    含垢忍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án gòu rěn ch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忍受恥辱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胡銓《上高宗封》:“陛下尚不覺悟,竭民膏血而不恤,忘國大讎而不報,含垢忍恥,舉天下而臣之,甘心焉。”
    277

    畫虎不成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uà hǔ bù ché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畫老虎畫不好(畫得像只狗)。比喻好高騖遠;一無所成;反貽笑柄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東漢 班固《東觀漢記》:“所謂刻鵠不成尚類鶩者;效杜季良而不成,陷天下輕薄子,所謂畫虎不成反類狗也。”
    278

    畫虎成狗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uà hǔ chéng gǒu
    成語解釋:
    畫老虎不成,卻成了狗。比喻模仿不到家,反而不倫不類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后漢書·馬援傳》:“效季良不得,陷天下輕薄子,所謂畫虎不成反類狗也。”
    279

    換湯不換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uàn tāng bù huàn y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名稱或形式雖然改變而實際不變
    成語出處:
    馬南邨《燕山夜話 文章長短不拘》:“把一大篇改成幾小篇,表面看去,文章似乎很短,但在實際上不過是短而短,內容仍舊換湯不換藥。”
    280

    舉措失當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ǔ cuò shī dà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舉措:舉動、措置;失當:不恰當。舉動安排不得當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管仲《管子 禁藏》:“舉措失當,眾民不能成。”
    * 為人處事的成語
  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