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主謂式 (5320個)

    341

    余響繞梁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ú xiǎng rào li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余音繞梁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·張華《博物志》卷八:“秦青顧其友曰:‘昔韓娥東之齊,遺糧,過雍門,鬻歌假食而去,馀響繞梁,三日不絕,左右以其人弗去。’”
    342

    一息尚存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xī shàng cún
    成語解釋:
    還有一口氣。指到了生命的最后階段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孔子《論語 泰伯》:“死而后已,不亦遠乎”宋 朱熹集注:“一息尚存,此志不容少懈,可遠矣。”
    343

    義形于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ì xíng yú s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義:正義;伸張正義;形:表現;見之于形;色:臉色。伸張正義的神態流露在臉面上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公羊傳 桓公二年》:“孔父正色而立于朝,則人莫敢過而致難于其君者。孔父可義形于色矣。”
    344

    要言不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ào yán bù fá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要:簡要;煩:煩瑣。形容說話或寫文章簡明扼要;一點不羅嗦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三國 魏 管辰《管輅別傳》:“可要言不煩也。”
    345

    一言興邦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yán xīng bā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一句話可以興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論語·子路》:“一言而可以興邦,有諸?”唐·劉禹鍚《唐故相國李公集紀》:“古所一言興邦者,信哉!”
    346

    言與心違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án yǔ xīn wéi
    成語解釋:
    言語與心意相違背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吳子·圖國》:“臣以見占隱,以往察來,君何言與心違?”
    347

    一語中的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yǔ zhōng de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一語破的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馬南邨《燕山夜話·交友待客之道》:“這是把虛心看做交友待客的根本態度,真可一語中的,抓住了要害。”
    348

    一字不差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zì bù chā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一個字也沒有更改,與原文雷同。也指一個字也不錯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西湖漁隱人《歡喜冤家》第17回:“春香把香盒送與了他,把楚楚吩咐言語一字不差傳與老孔。”
    349

    一字不識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zì bù sh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一個字也不認識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第三卷:“那兒或是年老的,或是貌丑的,或是一字不識的村牛,你卻不骯臟了一世。”
    350

    啞子吃黃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ǎ zǐ chī huáng li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歇后語。比喻有苦說不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伏雌教《醋葫蘆》第三回:“正是啞子吃黃連,苦在自肚里,敢怒不敢言。”
    351

    一坐皆驚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zuò jiē jī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一坐盡驚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·宋·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文學》:“張欲自發無端。頃之,長史諸賢來清言,客有不通處,張乃遙于末坐判之,言約旨遠,足暢彼我之懷,一坐皆驚。”
    352

    一字千鈞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zì qiān j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一個字有千鈞重(鈞:古代重量單位;合三十斤)。形容文字很有分量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 梁 鐘嶸《詩品 古詩》:“文溫以麗,意悲而遠,驚心動魄,可幾乎一字千金。”
    353

    志存高遠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ì cún gāo yuǎ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立志很高遠,有雄心壯志
    成語出處:
    熊召政《張居正》第三卷第九回:“皇上年紀雖小,但志存高遠,可以料定他長大之后,必然是一位英明君。”
    354

    造車合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ào chē hé zh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觀同客觀相符合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周煇《清波雜志》第五卷:“反觀序《修水集》造車合轍之語,則知持此論舊矣。”
    355

    枝大于本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ī dà yù bě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樹枝比樹干大。比喻臣下勢力超過皇上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史記 魏其武安侯列傳》:“灌夫通奸猾,侵細民,家累巨萬,橫恣穎川,凌轢宗室,侵犯骨肉,此所‘枝大于本,脛大于股,不折必披。’”
    356

    州官放火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ōu guān fàng huǒ
    成語解釋:
    州官:一州的長官。指反動統治者自己可以胡作非為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陸游《老學庵筆記》第五卷:“田登作郡,自諱其名,觸者必怒,吏卒多被榜笞。于是舉州皆燈為火。上元放燈許人入州治游觀,吏人遂書榜揭於市曰:‘本州依例放火三日。’”
    357

    造化弄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ào huà nòng r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造化:迷信者所的運氣,福分。指命運作弄人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李汝珍《鏡花緣》第67回:“我們在坐四十五人,似乎并無一人落第,那知今日竟有八人之多,可見天道不測,造化弄人,你又從何捉摸。”
    358

    自力更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ì lì gēng shē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依靠自己的力量;重新獲得生命。比喻依靠自己的力量使事業發展興旺。更生:重新獲得生命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孫中山《中國問題的真解決》:“中國不但會自力更生,而且也就能解除其他國家維護中國的獨立與完整的麻煩。”
    359

    足履實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ú lǚ shí d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履:踩踏。腳踏實地。比喻實事求是,平實而不虛浮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宋史·劉甲傳》:“生平常:吾無他長,惟足履實地。”
    360

    災難深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āi nán shēn zhò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災難很多,而且嚴重
    成語出處:
    曹禺《永遠向前》:“在災難深重的舊中國時期,毛席這篇《講話》堅決有力地指揮著我們。”
    * 主謂式
  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