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謂式 (5320個)
-
141
孤掌難鳴
- 成語拼音:
- gū zhǎng nán míng
- 成語解釋:
- 孤:單獨;鳴:叫。比喻發出聲音。一個巴掌拍不響。比喻一個人力量薄弱;難以成事。
- 成語出處:
- 韓非《韓非子 功名》:“人主之患在莫之應,故曰:一手獨拍,雖疾無聲。”
-
142
各自為政
- 成語拼音:
- gè zì wéi zhèng
- 成語解釋:
- 指各自在職權范圍內按照自己的主張行事;不互相配合。比喻不考慮全局;各搞一套。
- 成語出處:
- 左丘明《左傳 宣公二年》:“疇昔之羊子為政,今日之事我為政。”
-
143
魂不守舍
- 成語拼音:
- hún bù shǒu shè
- 成語解釋:
- 舍:住宅;指人的軀體。靈魂離開了軀體。形容精神恍惚、心神不定。也形容驚恐萬分。
- 成語出處:
- 晉 陳壽《三國志 魏志 管輅傳》裴松之注引三國 魏 管辰《管輅別傳》:“何之視侯,則魂不守宅,血不華色,精爽煙浮,容若槁木,謂之鬼幽。”
-
144
魂不守宅
- 成語拼音:
- hún bù shǒu zhái
- 成語解釋:
- 見“魂不守舍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三國·魏·管辰《管輅別傳》:“何之視侯,則魂不守宅,血不華色,精爽煙浮,容若槁木,謂之鬼幽。”
-
145
黃耳傳書
- 成語拼音:
- huáng ěr chuán shū
- 成語解釋:
- 黃耳:犬名;書:書信。黃犬為主人往返傳書。后比喻傳遞家信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晉書·陸機傳》:“初機有俊犬,名曰黃耳,甚愛之。既而羈寓京師,久無家問,……機乃為書以竹筩盛之而系其頸,犬尋路南走,遂至其家,得報還洛。其后因以為常。”
-
146
黃耳寄書
- 成語拼音:
- huáng ěr jì shū
- 成語解釋:
- 黃耳:犬名;書:書信。黃耳為主人傳遞家信。指傳遞家信
- 成語出處:
- 《晉書·陸機傳》:“初機有駿犬,名黃耳,甚愛之。……其后因以為常。”
-
147
虎父無犬子
- 成語拼音:
- hǔ fù wú quǎn zǐ
- 成語解釋:
- 勇猛的父親不會生出一般的孩子。用于夸獎別人的子輩
- 成語出處:
- 章詒和《往事并不如煙·最后的貴族》:“以十九歲之妙齡弱質,凌數千里之莽濤瘴霧,亦可謂虎父無犬子也。”
-
148
賄賂公行
- 成語拼音:
- huì lù gōng xíng
- 成語解釋:
- 賄賂:因請托而私贈財物;公行:公開做。指公開行賄受賂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陳書 皇后傳 后主張貴妃》:“內外勾結,轉相引進,賄賂公行,賞罰無常。”
-
149
海內無雙
- 成語拼音:
- hǎi nèi wú shuāng
- 成語解釋:
- 海內:四海之內,舊指中國,現亦指世界各地。四海之內獨一無二。
- 成語出處:
- 漢·東方朔《答客難一首》:“好學樂道之效明白甚矣,自以為智能海內無雙,則可謂博聞。”
-
150
合浦珠還
- 成語拼音:
- hé pǔ zhū huán
- 成語解釋:
- 合浦:漢代郡名,在今廣西合浦縣東北。比喻東西失而復得或人去而復回。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循吏傳 孟嘗》:“(合浦)郡不產谷實,而海出珠寶,與交阯比境……嘗到官,革易前敝,求民病利。曾未逾歲,去珠復還,百姓皆反其業。”
-
151
禍生不測
- 成語拼音:
- huò shēng bù cè
- 成語解釋:
- 測:估計,猜度。災禍的產生不可揣測
- 成語出處:
- 明·西湖漁隱主人《歡喜冤家》第16回:“倘若遲延,禍生不測,悔之晚矣。”
-
152
虎兕出柙
- 成語拼音:
- hǔ sì chū xiá
- 成語解釋:
- 兕:犀牛一類的野獸。柙:關獸的木籠。虎、兕從木籠中逃出。比喻惡人逃脫或作事不盡責,主管者應負責任。
- 成語出處:
- 春秋·魯·孔丘《論語·季氏》:“虎兕出于柙,龜玉毀于櫝中,是誰之過與?”
-
153
胡孫入袋
- 成語拼音:
- hú sūn rù dài
- 成語解釋:
- 胡孫:同“猢猻”,猴子。猴子進了口袋。比喻中計而行動失去自由
- 成語出處:
- 宋·歐陽修《歸田錄》:“梅圣俞詩名三十年,終不得一館職,初受敕修《唐書》,語妻曰:‘吾之修書,可謂胡孫入布袋矣!’妻曰:‘君之仕宦,何異鲇魚上竹竿耶。’”
-
154
皇天不負苦心人
- 成語拼音:
- huáng tiān bù fù kǔ xīn rén
- 成語解釋:
- 天公不會辜負苦心人的意愿。意謂只要肯下苦功,堅持干下去,愿望一定能實現。
- 成語出處:
- 茅盾《子夜》十六:“再說一句笑話,內人保的壽險后天滿期,要是當真今天出了事,就算皇天不負苦心人。”
-
155
皇天有眼
- 成語拼音:
- huáng tiān yǒu yǎn
- 成語解釋:
- 皇天:上天。老天爺長著眼睛公正對待世事
- 成語出處:
- 明·西湖漁隱主人《歡喜冤家》第一回:“想皇天有眼,自作自受。”
-
156
好惡殊方
- 成語拼音:
- hào wù shū fāng
- 成語解釋:
- 好惡:喜好和討厭;殊方:不同的趨向。指人的旨趣不同,愛憎有異
- 成語出處:
- 東漢·班固《漢書·異文志》:“時君世主,好惡殊方。”
-
157
褐衣不完
- 成語拼音:
- hè yī bù wán
- 成語解釋:
- 褐:粗布衣服。連粗布衣服也穿不周全。形容生活困苦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史記·平原君虞卿列傳》:“邯鄲之民,炊骨易子而食,可謂急矣。而君之后宮以百數,婢妾被綺穀,余梁肉,而民褐衣不完,糟糠不厭。”
-
158
驕兵必敗
- 成語拼音:
- jiāo bīng bì bài
- 成語解釋:
- 驕兵:恃強輕敵的軍隊。恃強輕敵的軍隊必定失敗。
- 成語出處:
- 東漢 班固《漢書 魏相傳》:“恃國家之大,矜民人之眾,欲見威于敵者,謂之驕兵,兵驕者滅。”
-
159
雞不及鳳
- 成語拼音:
- jī bù jí fèng
- 成語解釋:
- 雞趕不上鳳凰。比喻兒子不如父親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南齊書·王慈傳》:“謝超宗嘗謂慈曰:‘卿書何當及虔公?’慈曰:‘我之不得仰及,猶雞之不及鳳也。’”
-
160
今不如昔
- 成語拼音:
- jīn bù rú xī
- 成語解釋:
- 昔:往昔;過去。現在不如過去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吳曾《能改齋漫錄 冷齋不讀書》:“洪覺范《冷齋夜話》,謂山谷嫡宜州,殊坦夷,作詩曰:‘老色日上面,歡宗日去心,今既不如昔,后當不如今。”
* 主謂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