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二的成語 (331個)

    261

    似懂非懂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ì dǒng fēi dǒ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好像懂了;又像沒懂。表示沒有完全明白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51回:“三位姨太太瞧了,亦似懂非懂的。”
    262

    時乖運乖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í guāi yùn guā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時運不順,命運不佳。指處境不順利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范受益《尋親記 告借》:“念奴家時乖運乖,告求人出于無奈。”
    263

    時來運來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í lái yùn lá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本來處境不利,遇到機會,命運開始好轉。同“時來運轉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姬文《市聲》第十七回:“阿大利時來運來,首先挑著糞擔,到租界出糞。”
    264

    隨鄉入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uí xiāng rù xiā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到一個地方就按照這一個地方的風俗習慣生活。也比喻到什么地方都能適應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莊周《莊子 山木》:“入其俗,從其令。”
    265

    天大地大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ān dà dì dà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極大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春秋·楚·李耳《老子》:“故道大、天大、地大、王亦大。”
    266

    討價還價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ǎo jià huán jià
    成語解釋:
    賣主要價高;買主給價低;雙方要反復爭議。現比喻在進行談判時反復爭議;或接受任務時講條件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馮夢龍《古今小說 蔣興哥重會珍珠衫》:“三巧問了他討價還價,便道:‘真個虧你些兒。’”
    267

    天知地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ān zhī dì zh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天知道,地知道。指人人都知道。亦指只有天知道,地知道,沒有別人知道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楊梓《敬德不服老》第三折:“你須知咱名諱,盡忠心天知地知。”
    268

    唐哉皇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áng zāi huáng zāi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規模宏偉,氣勢盛大。也用于貶義,形容表面上莊嚴體面的樣子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后漢書·班畸傳》:“汪汪乎丕天之大律,其疇能亙之哉?唐哉皇哉!皇哉唐哉?”
    269

    聽之任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īng zhī rèn zh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任憑事物存在發展而不去過問。聽:聽憑;之:文言代詞;代人或事物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毛澤東《反對自由主義》:“見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不憤恨,不勸告,不制止,不解釋,聽之任之,這是第八種。”
    270

    無大不大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ú dà bù dà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極大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18回:“這仇用不著你報,早有一位天大地大,無大不大的蓋世英雄,替你報了仇去了。”
    271

    無可不可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ú kě bù kě
    成語解釋:
    ①無所不可,都能做到。②猶言不知如何是好。形容情緒激動至極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元稹《唐杜工部員外郎杜君墓志銘》:“茍以為能所不能,無可不可,則詩人以來未有如子美者。”
    272

    無事生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ú shì shēng s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猶言無事生非。無緣無故找岔子,存心制造麻煩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李贄《讀》:“無風揚波,無事生事。”
    273

    心服口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īn fú kǒu f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心里和嘴上都信服。形容真心服氣或認輸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莊周《莊子 寓言》:“利義陳乎前,而好惡是非直服人之口而已矣。使人乃以心服,而不敢蘁立,定天下之定。”
    274

    惺惺惜惺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īng xīng xī xīng xī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惺惺:指聰慧的人;惜:愛惜。比喻同類的人互相愛惜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19回:“古人有言:‘ 惺惺惜惺惺,好漢惜好漢。’量這一個潑男女……眾豪杰且請寬心。”
    275

    一波萬波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bō wàn bō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一波纟毚動萬波隨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范成大《題請息齋》詩之八:“冷暖舊雨今雨,是非一波萬波。”
    276

    以暴易暴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ǐ bào yì b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以:用;易:改變,更換;暴:殘暴。用殘暴勢力代替殘暴勢力。指統治者換了,暴虐的統治沒有改變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伯夷列傳》:“以暴易暴兮,不知其非矣!”
    277

    一點半點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diǎn bàn diǎ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表示微小而不定的數量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34回:“倘或不防,前后錯了一點半點,不論真假。”
    278

    以德報德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ǐ dé bào yu
    成語解釋:
    德:恩惠。用恩惠報答恩惠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論語·憲問》:“或曰:‘以德報怨何如?’子曰:‘何以報德?以直報怨,以德報德。’”
    279

    以毒攻毒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ǐ dú gōng d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攻:治。用毒藥治病毒。喻指用對方使用的厲害手段制服對方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羅泌《路史 有巢氏》:“而劫痼改積,巴菽殂葛猶不得而后之以毒攻毒,有至仁焉。”
    280

    以訛傳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ǐ é chuán 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以:拿;把;訛:謬誤;錯誤的。把本來就不正確的東西流傳出去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:“況且他原是到過這個地方的,這兩事雖無考,古往今來,以訛傳訛,好事者竟故意的弄出這古跡來以愚人。”
    * 二的成語
  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