偏正式成語 (7973個)
-
201
鬼蜮伎倆
- 成語拼音:
- guǐ yù jì liǎng
- 成語解釋:
- 蜮:傳說中一種能含沙影來害人的怪物;鬼蜮:指陰險害人的人;伎倆:卑劣的手段。比喻居心不良、暗中傷人的卑劣手段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百一居士《壺天錄》下卷:“妖婦進資甚巨,而貪婪無厭,鬼蜮伎倆,愈出愈奇,真有令人發指者。”
-
202
公子哥兒
- 成語拼音:
- gōng zǐ gē ér
- 成語解釋:
- 指富貴人家只講吃喝玩樂,不務正業的子弟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五回:“見安公子那一番舉動,早知他是不通世路艱難,人情利害的一個公子哥兒。”
-
203
溝中瘠
- 成語拼音:
- gōu zhōng jí
- 成語解釋:
- 瘠:通“胔”,沒有完全腐爛的尸體。暴露在山溝的尸體。指因貧困而死無葬身之地的人
- 成語出處:
- 宋·文天祥《正氣歌》:“一朝蒙霧露,分作溝中瘠。”
-
204
管中窺豹
- 成語拼音:
- guǎn zhōng kuī bào
- 成語解釋:
- 從竹管的小孔中看豹;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塊斑痕。比喻沒有看到事物的全貌;只是片面了解。也比喻可以從觀察到的部分推測全貌。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 宋 劉義慶《世說新語 方正》:“此郎亦管中窺豹,時見一斑。”
-
205
過則勿憚改
- 成語拼音:
- guò zé wù dàn gǎi
- 成語解釋:
- 過:過錯,過失;憚:怕。有了過錯,就不要怕去改正
- 成語出處:
- 春秋·魯·孔丘《論語·子罕》:“主忠信……過則勿憚改。”
-
206
顧左右而言他
- 成語拼音:
- gù zuǒ yòu ér yán tā
- 成語解釋:
- 看看兩旁的人而談起別的事情。形容不能正面回答問題而支吾其詞的樣子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孟軻《孟子 梁惠王下》:“曰:‘四境之內不治,則如之何?’王顧左右而言他。”
-
207
后車之戒
- 成語拼音:
- hòu chē zhī jiè
- 成語解釋:
- 對后面跟上來的車子的警戒。比喻以前的失敗或挫折,可以作為以后做事情的借鑒或教訓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張居正《帝鑒圖說》下篇:“復轍在前,永作后車之戒。”
-
208
荒誕不經
- 成語拼音:
- huāng dàn bù jīng
- 成語解釋:
- 荒誕:荒唐離奇;極不真實;不經:不合正常的情理。形容說話荒唐;毫無根據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張岱《家傳》:“與人言多荒誕不經,人多笑之。”
-
209
狐虎之威
- 成語拼音:
- hú hǔ zhī wēi
- 成語解釋:
- 狐貍與老虎相互勾結而表現出來的威勢。比喻權貴當道者與其爪牙串通一氣而發出的淫威。
- 成語出處:
- 魯迅《且介亭雜文·憶韋素園君》:“因為段祺瑞總理和他的幫閑們的迫壓,我已經逃到廈門,但北京的狐虎之威還正是無窮無盡。”
-
210
黃金時代
- 成語拼音:
- huáng jīn shí dài
- 成語解釋:
- 指人一生中最寶貴的時期。也指經濟、文化最繁榮興旺的時期。
- 成語出處:
- 廖仲愷《中國人民和領土在新國家建設上之關系》:“自己不想個正當方法奮斗去,卻斂著手等候那黃金時代來碰他。”
-
211
虎狼之心
- 成語拼音:
- hǔ láng zhī xīn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兇殘的野心
- 成語出處:
- 漢·劉向《說苑·正諫》:“今秦,四塞之國也,有虎狼之心,恐其有木梗之患。”
-
212
槐南一夢
- 成語拼音:
- huái nán yī mèng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人生如夢,富貴得失無常
- 成語出處:
- 明 王錂《春蕪記》:“正是只將桑海千秋事,付與槐南一夢中。”
-
213
浩然之氣
- 成語拼音:
- hào rán zhī qì
- 成語解釋:
- 浩然:盛大的樣子;氣:精神;氣概。正大剛直的精神、氣質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孟軻《孟子 公孫丑上》:“我善養吾浩然之氣。”
-
214
混水摸魚
- 成語拼音:
- hún shuǐ mō yú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乘混亂的時候從中撈取不正當的利益
- 成語出處:
- 馬南邨《燕山夜話 一個雞蛋的家當》:“而他打算把這個拾來的雞蛋,寄在鄰居母雞生下的許多雞蛋里一起去孵,其目的更顯然是混水摸魚。”
-
215
歡喜冤家
- 成語拼音:
- huān xǐ yuān jiā
- 成語解釋:
- 指似怨恨而實相愛的戀人或夫妻
- 成語出處:
- 元 喬吉《水仙子 贈朱翠英》:“五百年歡喜冤家,正好星前月下。”
-
216
怙終不悛
- 成語拼音:
- hù zhōng bù quān
- 成語解釋:
- 有所恃而終不悔改。語本《書·舜典》:“眚災肆赦,怙終賊刑。”孔傳:“怙奸自終,當刑殺之。”
- 成語出處:
- 語出《書·舜典》:“眚災肆赦,怙終賊刑。”孔傳:“怙奸自終,當刑殺之。”宋·羅大經《鶴林玉露》卷七:“君子之心未嘗不欲其去非而就是,舍邪而適正。其怙終不悛,則當為《夬》之上六矣。”
-
217
精白之心
- 成語拼音:
- jīng bái zhī xīn
- 成語解釋:
- 精白:精純潔白。指純潔的心
- 成語出處:
- 漢·桓寬《鹽鐵論·訟賢》:“二公懷精白之心,行忠正之道。”
-
218
急處從寬
- 成語拼音:
- jí chù cóng kuān
- 成語解釋:
- 在緊急情況下并不緊張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吳承恩《西游記》第五十五回:“沙僧聽說,厲聲道:‘好!好!好!正是粗中有細,果然急處從寬。’”
-
219
謇諤之風
- 成語拼音:
- jiǎn è zhī fēng
- 成語解釋:
- 謇諤:正直敢言。正直敢言的作風
- 成語出處:
- 《晉書·裴秀傳》:“騫素無謇諤之風,然與帝語傲。”
-
220
蹇諤之風
- 成語拼音:
- jiǎn è zhī fēng
- 成語解釋:
- 蹇諤:正直敢言。正直敢言的作風
- 成語出處:
- 晉·陳壽《三國志·蜀志·龐統傳》裴松之注引《習鑿齒》:“矯然太當,盡其蹇諤之風。”
* 偏正式成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