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偏正式 (7973個)

    121

    不次之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ù cì zhī wè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次:順序,等級;位:職位,地位。指對于有才干的人不拘等級授予重要職位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東漢 班固《漢書 東方朔傳》:“武帝初即位,征天下舉方賢良文學材力之士,待以不次之位。”
    122

    鼻堊揮斤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í è huī j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揮舞斧頭削除鼻端之堊。比喻指錯誤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典出《莊子 徐無鬼》:“郢人堊漫其鼻端,若蠅翼,使匠石斫之,匠石運斤成風,聽而斫之,盡堊而鼻不傷。”
    123

    背腹受敵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èi fù shòu d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前后都受到敵人的攻擊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新五代史 南唐世家 李昪》:“吾無水戰之具,而使淮兵斷陽浮橋,則我背腹受敵。”
    124

    秉公辦理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ǐng gōng bàn l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秉:掌握,主持。公:公法。根據公道辦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57回:“本部院凡事秉公辦理,從不假手旁人。”
    125

    秉公辦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ǐng gōng bàn s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秉持公之心做事,公事公辦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85回:“昨兒巡撫吳大人來陛見,說起令尊翁前任學政時,秉公辦事,凡屬生童,俱心服之至。”
    126

    不茍言笑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ù gǒu yán xi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茍:茍且;隨便。不隨便說笑。指態度莊重、嚴肅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戴圣《禮記 曲禮上》:“不登高,不臨深,不茍訾,不茍笑。”
    127

    不諱之路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ù huì zhī l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忠言直諫之路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后漢書 安帝紀》:“間令公卿郡國舉賢良方,遠求博選,開不諱之路,冀得至謀,以鑒不逮。”
    128

    敗家子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ài jiā z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任意揮霍家產的不成器的子弟或任意浪費國家財物的人
    成語出處:
    老舍《詩人》:“這些行動都是有失統的,故每每呼詩人為怪人、為狂士、為敗家子。”
    129

    不可分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ù kě fēn gē
    成語解釋:
    割:分割,劃分。不容許割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周恩來《對國民黨召開“國大”的嚴聲明》:“政協各項決議,是各黨派的臨時大憲章,是一個整體而不可分割的。”
    130

    不刊之說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ù kān zhī shuō
    成語解釋:
    確的、不可修改的言論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吳曾《能改齋漫錄 議論》:“故中興難于創業,是謂不刊之說”。
    131

    不平而鳴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ù píng ér m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平:公平;鳴:發出聲音。指人或事物遇到不公的待遇,就要發出不滿的呼聲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瞿佑《剪燈新話·令狐生冥夢錄》:“偶以不平而鳴,遽獲多言之咎。”
    132

    炳若日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ǐng ruò rì xī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光明如同日月星辰。同“炳如日星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周煇《清波雜志》卷上:“仁皇一朝人才之盛,如文公、文忠公、師魯,皆第一流人,名書國史,炳若日星,初不假于稱贊。”
    133

    保守主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ǎo shǒu zhǔ y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守舊、不想改進的思想和行為
    成語出處:
    毛澤東《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》:“確地規定戰略方向,進攻時反對冒險主義,防御時反對保守主義,轉移時反對逃跑主義。”
    134

    不祧之宗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ù tiāo zhī zō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不遷入祧廟的祖先。比喻創立某種事業而受到尊崇的人。祧:古代帝王的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黎庶昌《序》:“曾文公略師班氏,其文規恢閎闊,遂崒然直嚌兩漢,況進于此者邪?故今斷以馬、班、韓、歐為百世不祧之宗云。”
    135

    百無禁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ǎi wú jìn j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百:一切;禁忌:忌諱。無論什么都不忌諱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李綠園《歧路燈》第61回:“若是遇見個經朋友,山向利與不利,穴口開與不開,選擇日子,便周章的百無禁忌。”
    136

    百無一是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ǎi wú yī s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是:對的;確的。一點確的地方也沒有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袁采《袁氏世范》:“至于百無一是,且朝夕以此相臨,極為難處。”
    137

    本位主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ěn wèi zhǔ y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為自己所在的小單位打算而不顧整體利益的思想作風
    成語出處:
    毛澤東《關于糾黨內的錯誤思想》:“(六)本位主義,一切只知道為四軍打算,不知道武裝地方群眾是紅軍的重要任務之一。”
    138

    敗興而歸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ài xìng ér gu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敗興:遇到和想象不一致的事而情緒低落。掃興地歸來。也作“敗興而返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馮夢龍《東周列國志》第一回:“各軍士未及領賞,草草而散。是:乘興而來,敗興而返。”
    139

    不義之財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ù yì zhī cái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不義:不當;不合理。不應該得到的或以不當的手段獲得的錢財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 劉向《列女傳 齊田稷母》:“不義之財非吾有也,不孝之子非吾子也,子起。”
    140

    不易之論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ù yì zhī lù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易:變更。不可變更的言論。指論斷或意見完全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朱熹《朱子全書 歷代二 宋》:“然佞臣不可執筆,則是不易之論。”
    * 偏正式
  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