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偏正式 (7973個)

    141

    八字打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ā zì dǎ kāi
    成語解釋:
    象“八”字那樣,撇、捺向兩邊分開。原意是放著路不走,卻走歪門邪道。也形容門路很寬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朱熹《與劉子澄書》:“近日因看《大學》,見得此意甚分明。圣賢已是八字打開了,但人自不領會,卻向外狂走耳。”
    142

    不治之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ù zhì zhī zhè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治不好的病、絕癥。也比喻無法挽救的禍患或無法改的弊端、錯誤
    成語出處:
    魯迅《偽自由書 電的利弊》:“說先前身受此刑,苦痛不堪,辣汁流入肺臟及心,已成不治之癥,即釋放亦不免于死云云。”
    143

    蠢蠢思動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ǔn chǔn sī dò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蠢蠢:爬蟲蠕動的樣子。比喻敵人策劃進攻或壞人準備搗亂破壞
    成語出處:
    沙汀《困獸記》:“而這個念頭,近來又蠢蠢思動的激蕩著他,叫他得不到安靜。”
    144

    萇弘碧血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áng hóng bì xuě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為義事業而流的血。萇弘:春秋時周大夫,又稱萇叔。碧:青綠色的玉石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莊子·外物》:“萇弘死于蜀,藏其血,三年而化為碧。”
    145

    窗間過馬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uāng jiān guò mǎ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時間過得很快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吳弘道《醉高歌 嘆世》曲:“風塵天外飛沙,日月窗間過馬。風俗掃地傷王化,誰人倫大雅。”
    146

    從諫如流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óng jiàn rú li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諫:直言規勸君主、尊長或朋友;使之改錯誤。接受善意的規勸像水從高處往下流一樣順暢自然。舊指帝王樂意聽取下屬的批評意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 班彪《王命論》:“見善如不及,用人如由己,從諫如順流,趣時如響起。”
    147

    觸類而通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ù lèi ér tō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觸類旁通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說郛》卷七七引宋·李之彥《東谷所見·壽福德》:“人之念慮一,則萬善可觸類而通;行一善,則萬善皆萌蘗于此。”
    148

    慘綠年華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ǎn lǜ nián huá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風華茂的青年時期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龔自珍《己卯自春徂夏在京師作》詩之七:“十年提倡受思身,慘綠年華記憶真。”
    149

    側目而視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è mù ér s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側目:斜著眼睛;視:看。斜著眼睛看人;不敢用眼去看。形容拘謹畏懼或憤怒的樣子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汲鄭列傳》:“天下謂刀筆吏不可以為公卿,果然。必湯也,令天下重足而立,側目而視矣!”
    150

    遲暮之年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í mù zhī ni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遲暮:黃昏,比喻晚年。指人至老年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荑荻散人《玉嬌梨》第三回:“年兄之論固,但只是年兄遲暮之年,當此嚴冷之際,塞外驅馳,良不容易。”
    151

    從容就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óng róng jiù y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從容:不慌不忙;鎮定自若;就義:為義事業而犧牲。非常鎮靜;毫不畏懼地為義事業而犧牲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朱熹《近思錄》:“感慨殺身者易,從容就義者難。”
    152

    超然物外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āo rán wù wài
    成語解釋:
    超然:脫離;不介入;物:客觀世界。超脫于世俗生活之外;意指對現實的一切都不感興趣。也比喻置身事外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葉夢得《石林詩話》:“淵明以脫略世故,超然物外為適,顧區區在位者,何足概其心哉?”
    153

    傳神阿堵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uán shén ē d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傳神:指好的文學藝術作品描繪的人物生動、逼真;阿堵:六朝人口語,即這、這個。形容用圖畫或文字描寫人物,能得其精神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宋·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巧藝》:“顧長康畫人,或數年不點目精(睛)。人問其故,顧曰:‘四體妍蚩,本無善于妙處,傳神寫照,在阿堵中’”
    154

    從善如流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óng shàn rú li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從:聽從;善:指高明確的意見和建議;如流:像水從高處流下那么快。聽從高明確的意見和建議就像水從高處流下來一樣順暢。形容樂于接受別人提出的確意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成公八年》:“君子曰:‘從善如流,宜哉!’”
    155

    草率收兵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ǎo shuài shōu bī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馬馬虎虎、急急忙忙地把事情結束了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毛澤東《關于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》:“應當在處理鬧事的過程中,進行細致的工作,不要用簡單的方法去處理,不要‘草率收兵’。”
    156

    傳神寫照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uán shén xiě zh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傳神:指優美文學藝術作品描繪的人物生動逼真;寫照:畫像。形容用圖畫或文字描寫人物,能生動逼真地描畫出來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·宋·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巧藝》:“顧長康畫人,或數年不點目精(睛)。人問其故,顧曰:‘四體妍蚩,本無關于妙處,傳神寫照,在阿堵中’”
    157

    蟲魚之學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óng yù zhī xu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繁瑣的考據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韓愈《讀皇甫湜公安園池詩書其后》詩:“《爾雅》注蟲魚,定非磊落人。
    158

    側足而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è zú ér l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有所畏懼,不敢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吳漢傳》:“漢性強力,每從征伐,帝未安,恒側足而立。”
    159

    從中漁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óng zhōng yú l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漁:勞取。漁利:乘機謀取不當的權益。人當中撈取好處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許奉恩《里乘》第四卷:“說其改醮,已則從中漁利,藉以餬口。”
    160

    大處落墨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 chù luò mò
    成語解釋:
    畫畫或寫文章在重要部分多花筆墨;著意下功夫。也比喻做事從大處著眼;抓住關鍵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:“你老哥也算得會用的了,真闊的筆!看你不出,倒是個大處落墨的!”
    * 偏正式
  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