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反義詞的成語 (541個)

    381

    觸目儆心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ù mù jǐng x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看到某種情況而引為儆戒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林則徐《拿獲行動盜犯袁潰等審明定擬折》:“并將各犯首級在于上下游干革命梟示,俾各觸目儆心。”
    382

    材能兼備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ái néng jiān bè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材:通“才”。才智和能力都具備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無名氏《百花亭》第三折:“王煥也空學的文武雙全,培養得材能兼備。”
    383

    超群絕倫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āo qún jué lú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超:超過;超群:超出眾人;絕:沒有;倫:同輩。超出眾人;同輩中沒有可以相比的。也作“逸群絕倫。”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 陳壽《三國志 蜀志 關羽傳》:“當與翼德并驅爭先,猶未及髯之絕倫逸群也。”
    384

    徹上徹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è shàng chè xià
    成語解釋:
    徹:貫通。貫通上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孔子《論語 子路》:“居處恭,執事敬,與人忠。雖之夷狄,不可棄也。”宋 朱熹集注引宋 程顥曰:“夫徹上徹下語。”
    385

    春生秋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ūn shēng qiū shā
    成語解釋:
    春天萬物萌生,秋天萬物凋零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白居易《賀殺賊表》:“伏惟文武孝德皇帝陛下:君臨八表,子育群生,合天覆地載之德,順春生秋殺之令。
    386

    寸土必爭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ùn tǔ bì zhē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寸土:極小的一片土地。一點土地也不讓敵方侵占;要進行爭奪。形容斗爭激烈尖銳和針鋒相對。也作“尺寸必爭”、“寸土不讓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新唐書 李光弼傳》:“兩軍相敵,尺寸必爭。”
    387

    出文入武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ū wén rù w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文武兼備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劉禹錫《寄毗陵楊給事》詩之一:“好著櫜鞬莫惆悵,出文入武是全才。”
    388

    雌雄未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í xióng wèi ju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勝負未定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后漢書·竇融傳》:“今豪杰競逐,雌雄未決,當各據其土宇,與隴、蜀合從,高可為六國,下不失尉陀。”
    389

    大材小用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 cái xiǎo yò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大器物派小用場;表示使用不當。比喻才能很高的人屈就于下職位。不能充分發揮其才智。亦指人事安排不恰當而屈才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陸游《送辛幼安殿撰造朝》詩:“大材小用古所嘆,管仲蕭何實流亞。”
    390

    顛倒黑白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iān dǎo hēi bá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把黑的說成白的;把白的說成黑的。比喻故意歪曲事實;混淆是非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戰國 楚 屈原《楚辭 九章 懷沙》:“變白以為黑兮,倒上以為下。”
    391

    打拱作揖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ǎ gǒng zuò y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打恭作揖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孔厥、袁靜《新兒女英雄傳》第十四回:“大老鴰嚇得直不起腰來,打拱作揖的說。”
    392

    打恭作揖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ǎ gōng zuò y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舊時禮節,彎身抱拳,上下擺動,表示恭敬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李贄《因記往事》:“嗟乎!平居無事,只解打恭作揖,終日匡坐,同于泥塑。”
    393

    疊矩重規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ié jǔ chóng gu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規與規相重,矩矩與相迭,度數相同,完全符合。原比喻動靜合乎法度或上下相合,后形容模仿、重復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三國志 蜀書 郤正傳》:“君臣協美于朝,黎庶欣戴于野,動若重規,靜若迭矩。”
    394

    大街小巷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 jiē xiǎo xià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城鎮中寬敞的街道和狹小的胡同。泛指都市的各處地方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66回:“正月十五日,上元佳節,好生清明,黃昏月上,六街三市,各處坊隅巷陌,點花放燈,大街小巷,都有社火。”
    395

    蝶使蜂媒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ié shǐ fēng méi
    成語解釋:
    使:使者;媒:媒人。比喻傳遞信息者或媒人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朱淑真《春恨》詩:“蝶使蜂媒傳恨客,鶯梭柳線織春愁。”
    396

    丟三拉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iū sān lā s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丟三落四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劉白羽《一個溫暖的雪夜》:“老是這樣死活不顧,老是這樣丟三拉四,這毛病什么時候能改改!”
    397

    得失相半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é shī xiāng b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利與弊同時存在,不相上下,基本相等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·陳壽《三國志·吳書·全琮傳》:“今分兵捕民,得失相半,豈得謂全哉?”
    398

    大同小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 tóng xiǎo y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異:差異。大體相同;稍有差異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莊周《莊子 天下》:“大同而與小同異,此之謂小同異;萬物畢同畢異,此之謂大同異。”
    399

    地網天羅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ì wǎng tiān luó
    成語解釋:
    天羅:張在空中捕鳥的網。天空地面,遍張羅網。指上下四方設置的包圍圈。比喻對敵人、逃犯等的嚴密包圍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大宋宣和遣事》亨集:“才離陰府恓惶難,又值天羅地風災。”元 無名氏《鎖魔鏡》第三折:“天兵下了天羅地網者,休要走了兩洞妖魔。”
    400

    鳳表龍姿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èng biǎo lóng z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英俊的儀表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張鳳翼《紅拂記 俊杰知時》:“瞥然一見,鳳表龍姿自出群,雌雄勝負隱然分。”
    * 反義詞的成語
  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