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名副其實的成語 (6個)
-
1
名符其實
- 成語拼音:
- míng fú qí shí
- 成語解釋:
- 見“名副其實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茅盾《全運會印象》:“那邊的‘國術場’還有一個老頭子穿了長衫舞刀,這在中年太太之流看來,還不是名符其實的‘大雜耍’么?”
-
2
名副其實
- 成語拼音:
- míng fù qí shí
- 成語解釋:
- 名聲或名義和實際相符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陳康祺《郎潛紀聞》第六卷:“身后贈謚曰‘恭’曰‘毅’,洵名副其實矣。”
-
3
循名督實
- 成語拼音:
- xún míng dū shí
- 成語解釋:
- 循:依照;督:督責。按照名義來要求內容,以考察是否名副其實
- 成語出處:
- 《北齊書·文宣帝紀》:“譬諸木犬,猶彼泥龍,循名督實,事歸烏有。”
-
4
循名校實
- 成語拼音:
- xún míng jiào shí
- 成語解釋:
- 循:依照;校:查對。按照名義來要求內容,以考察是否名副其實
- 成語出處:
- 《晉書·劉弘傳》:“皆功行相參,循名校實,條列行狀,公文具上。”
-
5
正經八百
- 成語拼音:
- zhèng jīng bā bǎi
- 成語解釋:
- ①正經的,嚴肅認真的。②猶名副其實。
- 成語出處:
- 張天民《創業》第二章:“秦發憤卻當了真,正經八百地說:‘抗美援朝的時候起的。’”
-
6
盛名之下,其實難副
- 成語拼音:
- shèng míng zhī xià,qí shí nán fù
- 成語解釋:
- 盛:大;副:相稱,符合。名望很大的人,實際的才德常是很難跟名聲相符。指名聲常常可能大于實際。用來表示謙虛或自我警戒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后漢書 黃瓊傳》:“陽春之曲,和者必寡;盛名之下,其實難副。”
* 關于名副其實的成語 形容名副其實的成語 描述名副其實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