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史記的成語 (786個)

    301

    連城之璧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ián chéng zhī b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連城:連成一片的許多座城。后用來形容某種東西非常珍貴。璧:玉。非常珍貴的、非常值錢的美玉。也指價值極高的寶物或比喻珍貴的東西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司馬遷《 廉頗藺相如列傳》:“趙惠文王時,得楚和氏璧,秦昭王聞之,使人遣趙王書,愿以十五城請易璧。”
    302

    礪帶河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ì dài hé sh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黃河細得像衣帶,泰山小得像磨刀石。比喻封爵與國共存,傳之無窮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司馬遷《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》:“封爵之誓曰:‘使河如帶,泰山若厲,國以永寧,爰及苗裔。’”
    303

    論功行封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ùn gōng xíng fē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評定功勞之大小給予封賞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·蕭相國世家》:“漢五年,既殺項羽,定天下,論功行封。”
    304

    樂極悲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è jí bēi shē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高興到極點時,發生使人悲傷的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滑稽列傳》:“酒極則亂,樂極則悲,萬事盡然,言不可極,極之而衰。《淮南子 道應訓》:“夫物盛而衰,樂極則悲。”
    305

    勞苦功高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áo kǔ gōng gāo
    成語解釋:
    勞苦:勞累辛苦。出了極大的力氣;立下了很大的功勞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司馬遷《 項羽本紀》:“勞苦而功高如此,未有封侯之賞,而聽細說,欲誅有功之人,此亡秦之續身。”
    306

    犖犖大端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uò luò dà du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犖犖:清楚、分明的樣子。指主要的項目,明顯的要點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天官書》:“此其犖犖大者,若至委曲小變,不可勝道。”
    307

    犖犖大者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uò luò dà zhě
    成語解釋:
    犖犖:明顯。明顯的重大的方面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司馬遷《 天官書》:“此其犖犖大者。若至委曲小變,不可勝道。”
    308

    利令智昏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ì lìng zhì h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利:利益、私利;令:使;智:理智;昏:昏亂;神志不清楚。形容因貪圖私利;使人頭腦發昏;甚至失去理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司馬遷《 平原君虞卿列傳贊》:“鄙語曰:‘利令智昏。’平原君貪馮亭邪說,使趙陷長平四十余萬眾,邯鄲幾亡。”
    309

    立木南門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ì mù nán m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立木:豎木于地上。用具體事實來證明新的法令、制度一定要推行開來。多用于形容取信于民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·商君列傳》:“令既具,未布,恐民之不信,已乃立三丈于國都市南門,募民有能徙置北門者予十金,民怪之,莫敢徙……有一人行徒之,輒予五十金,以明不欺。”
    310

    力能扛鼎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ì néng gāng dǐ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扛:用雙手舉起沉重的東西。鼎:三足兩耳的青銅器。形容氣力特別大。亦比喻筆力雄健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·項羽本紀》:“籍(項羽)長八尺余,力能扛鼎,才氣過人。”
    311

    令人切齒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ìng rén qiè ch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令:使;切齒:牙齒相磨切,表示極其憤恨。使人非常憤恨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三國志 魏志 王肅傳》:“著《》非貶孝武,令人切齒。”
    312

    礪山帶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ì shān dài h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礪:磨刀石;山:泰山;帶:衣帶;河:黃河。黃河細得象條衣帶,泰山小得象塊磨刀石。比喻時間久遠,任何動蕩也決不變心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·高祖功臣侯者年表》:“封爵之誓曰:‘使河如帶,泰山若礪,國以永寧,愛及苗裔。’”
    313

    兩鼠斗穴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iǎng shǔ dòu xu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敵對雙方在地勢險狹的地方相遇,只有勇往直前的才能獲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廉頗藺相如列傳》:“其道遠險狹,譬之猶兩鼠斗于穴中,將勇者勝。”
    314

    樂善好施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è shàn hào sh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樂、好:喜歡;愿意;善:做好事;施:施舍。樂意做好事;喜歡施舍。形容慷慨解囊;樂于助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司馬遷《 樂書論》:“聞徵音,使人樂善而好施;聞羽音,使人整齊而好禮。”
    315

    勞身焦思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áo shēn jiāo s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勞:費;焦:焦急。形容人為某事憂心苦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夏本紀》:“禹傷先人父鯀功之不成受誅,乃勞身焦思,居外十三年,過家門不敢入。”
    316

    漏甕沃焦釜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òu wēng wò jiāo f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用漏甕里的余水倒在燒焦的鍋里。比喻情勢危急,亟待挽救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·田敬仲完世家》:“且救趙之務,宜若奉甕沃焦釜也。”
    317

    漏網之魚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òu wǎng zhī y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從網眼里漏出去的魚。比喻僥幸逃脫的罪犯或敵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司馬遷《 酷吏列傳》:“網漏于吞舟之魚。”
    318

    履舄交錯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ǚ xì jiāo cuò
    成語解釋:
    鞋子雜亂地放在一起。形容賓客很多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司馬遷《 滑稽列傳》:“男女同席,履舄交錯。杯盤狼藉,堂上燭滅。”
    319

    利析秋毫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ì xī qiū háo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管理財務極細心、精明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·平準書》:“故三人言利,事析秋毫矣。”
    320

    魯魚亥豕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ǔ yú hài sh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魯字和魚字、亥字和豕字在篆文中字形很相似;容易寫錯。把“魯”字寫成“魚”字;把“亥”字寫成“豕”字。比喻文字傳抄的錯誤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戰國 呂不韋《呂氏春秋 察傳》:“有讀者曰:‘晉師三豕涉河。’子夏曰:‘非也,是己亥也。夫己與三相近,豕與亥相似。’”
    * 史記的成語
  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