含有近義詞的成語 (266個)
-
201
虛情假意
- 成語拼音:
- xū qíng jiǎ yì
- 成語解釋:
- 虛假的情意。指虛偽做作;假裝殷勤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蘭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詞話》:“我也見出你那心來了,一味在我面上虛情假意,到老還疼你那正經夫妻。”
-
202
眼疾手快
- 成語拼音:
- yǎn jí shǒu kuài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做事機警敏捷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四十三回:“倘或被眼疾手快的拿了送官,如之奈何?”
-
203
左鄰右舍
- 成語拼音:
- zuǒ lín yòu shè
- 成語解釋:
- 左右的鄰居。指相鄰的地區、部門、單位等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吳承恩《西游記》:“云來霧去,走石飛砂,唬得我一家并左鄰右舍,俱不得安生。”
-
204
顛三倒四
- 成語拼音:
- diān sān dǎo sì
- 成語解釋:
- 指錯亂沒有次序。形容思路、言語、做事等條理不清、顛倒混亂;毫無次序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許仲琳《封神演義》第44回:“連拜了三四日,就把子牙拜的顛三倒四,坐臥不安。”
-
205
人喊馬嘶
- 成語拼音:
- rén hǎn mǎ sī
- 成語解釋:
- 嘶:馬叫。人人在吶喊;馬在嘶叫。形容喧鬧嘈雜的聲音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凌蒙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第14卷:“只聽得外面喧嚷,似有人喊馬嘶之聲,漸漸近前堂來。”
-
206
盡善盡美
- 成語拼音:
- jìn shàn jìn měi
- 成語解釋:
- 盡:極;善:好。內容和形式都完美無缺;沒有缺點。形容事物完美到沒有一點兒缺點。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 戴圣《大戴禮記 哀公問五義》:“雖不能盡善盡美,必有所處焉。”
-
207
風言風語
- 成語拼音:
- fēng yán fēng yǔ
- 成語解釋:
- 毫無根據的議論。指帶有諷刺性或惡意中傷的言論。也指私下議論或暗中透露;散布某種說法。
- 成語出處:
- 漢 焦贛《易林》:“華言風語,亂相狂誤。”
-
208
狼心狗肺
- 成語拼音:
- láng xīn gǒu fèi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心腸如狼和狗 一樣兇惡、狠毒。也比喻忘恩負義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:“那知這賊子恁般狼心狗肺,負義忘恩。”
-
209
鶯歌燕舞
- 成語拼音:
- yīng gē yàn wǔ
- 成語解釋:
- 黃鶯歌唱;燕子跳舞。形容春光明媚的景象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蘇軾《報錦亭》詞:“煙紅露綠曉風香,燕舞鶯啼春日長。”
-
210
青梅竹馬
- 成語拼音:
- qīng méi zhú mǎ
- 成語解釋:
- 青梅:青的梅子;竹馬:指小孩將竹竿騎在襠下做馬。形容小兒女天真無邪玩耍游戲的樣子。現指男女幼年時親密無間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李白《長干行》詩:“郎騎竹馬來,繞床弄青梅。同居長干里,兩小無嫌猜。”
-
211
必恭必敬
- 成語拼音:
- bì gōng bì jìng
- 成語解釋:
- 必:一定;十分;恭:有禮貌;敬:尊敬;有禮貌地對待。形容態度神情十分恭敬謙遜;也作“畢恭畢敬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詩經 小雅 小弁》:“維桑與梓,必恭敬止。”
-
212
同心同德
- 成語拼音:
- tóng xīn tóng dé
- 成語解釋:
- 指思想統一;信念一致。心:愿望;思想;德:信念;意志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尚書 泰誓》:“受有億兆夷人,離心離德。予有亂臣十人,同心同德。”
-
213
一貧如洗
- 成語拼音:
- yī pín rú xǐ
- 成語解釋:
- 窮得像用水洗過似的;什么都沒有。形容十分貧窮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 關漢卿《竇娥冤》楔子:“小生一貧如洗,流落在這楚州居住。”
-
214
自由自在
- 成語拼音:
- zì yóu zì zài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沒有拘束;十分安閑舒適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釋慧能《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頓浙品第八》:“自由自在,縱橫盡得,有何可立?”
-
215
不知不覺
- 成語拼音:
- bù zhī bù jué
- 成語解釋:
- 沒有意識到;沒有覺察到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朱熹《朱子語類》第120卷:“圣賢之學是掯掯定定做,不知不覺自然做得徹。”
-
216
誠惶誠恐
- 成語拼音:
- chéng huáng chéng kǒng
- 成語解釋:
- 誠:確實;惶:害怕;恐:畏懼。原指封建官吏給皇帝上奏章時用的客套話;表示敬畏而又惶恐不安;現形容尊敬、服從或泛指心中有愧而恐懼不安。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杜詩傳》:“詩自以無勞,不安久居大郡,求……奉職無效,久竊祿位,令功臣懷慍,誠惶誠恐。”
-
217
崇山峻嶺
- 成語拼音:
- chóng shān jùn lǐng
- 成語解釋:
- 崇:高;峻:山高而陡。高大陡險的山嶺。也作“高山峻嶺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晉 王羲之《蘭亭集序》:“此地有崇山峻嶺,茂林修竹。”
-
218
呼風喚雨
- 成語拼音:
- hū fēng huàn yǔ
- 成語解釋:
-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廣大;可以呼喚風雨。現多比喻人民群眾具有改造、支配自然的力量。有時也用以形容壞人的煽動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孔覿《罨溪行》:“罨畫溪頭鳥鳥樂,呼風喚雨不能休。”
-
219
三宮六院
- 成語拼音:
- sān gōng liù yuàn
- 成語解釋:
- 泛指帝王妃嬪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·無名氏《抱妝盒》楔子:“兀那三宮六院,妃嬪彩女聽者:明日圣駕親到御園,打一金彈,金彈落處,有拾得者。”
-
220
殺雞儆猴
- 成語拼音:
- shā jī jǐng hóu
- 成語解釋:
- 殺雞給猴子看。比喻用懲罰一個人的辦法來警告別的人。
- 成語出處:
- 司馬文森《風雨桐江》第七章:“他們用的是殺雞儆猴法,有意叫大哥難堪。”
* 含有近義詞的成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