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含有近義詞的成語 (266個)

    221

    三言兩語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ān yán liǎng y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三兩句話。形容言語十分簡短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施惠《幽閨記 姐妹論思》:“三言兩語,寄也無因。”
    222

    無精打采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ú jīng dǎ cǎ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打:打消;采:興致。形容精神不振;提不起勁頭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25回:“小紅待要過去,又不敢過去,只得悄悄向瀟湘館,取了噴壺而回;無精打采,自向房內躺著。”
    223

    無憂無慮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ú yōu wú lǜ
    成語解釋:
    無:沒。沒任何憂慮。形容心情舒暢自然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鄭廷玉《忍字記》第二折:“來,來,來,我做了個草庵中無憂無慮的僧家。”
    224

    無影無蹤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ú yǐng wú zō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蹤:蹤跡。形容完全消失;不知去向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吳昌齡《東坡夢》:“你那里挨挨拶拶,閃閃藏藏,無影無蹤。”
    225

    先知先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ān zhī xiān ju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覺:對事物所認識。對哲理和社會政治等問題的認識理解比一般人更早的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孟軻《孟子 萬章上》:“天之生此民也,使先知覺后知,使先覺覺后覺也。”
    226

    抓耳撓腮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uā ěr náo sāi
    成語解釋:
    又抓耳朵又搔腮幫子。形容高興焦急等的樣子。(撓、抓:搔)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凌濛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第11卷:“大郎聽罷,氣得抓耳撓腮沒是處。”
    227

    不慌不忙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ù huāng bù m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不慌張;不忙亂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第25卷:“只見翠翹不慌不忙地答道。”
    228

    百依百順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ǎi yī bǎi shùn
    成語解釋:
    依:依從;順:順從。事事都依從別人。形容一味順從而不問是非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第13卷:“做爺娘的百依百順,沒一事違拗了他。”
    229

    沉魚落雁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én yú luò y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沉:使下沉;落:使落下。原指女子貌美;使游魚下沉;使飛雁降落;不敢與之比美。后來形容女子容貌美麗動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莊周《莊子 齊物論》:“毛嬙、麗姬,人之所美也。魚見之深入,鳥見之高飛。”
    230

    大刀闊斧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 dāo kuò f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大刀和闊斧都是古代的武器。原來形容軍隊聲勢浩大;殺氣騰騰;充滿戰斗氣氛。現比喻辦事果斷而魄力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47回:“搖旗吶喊,擂鼓鳴鑼,大刀闊斧,殺奔祝家莊來。”
    231

    單槍匹馬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ān qiāng pǐ mǎ
    成語解釋:
    ①作戰時單身上陣;冒險直進。②比喻做事單獨行動;沒人幫助。也作“匹馬單槍”、“單兵獨馬”、“單人匹馬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汪遵《烏江》詩:“兵散弓殘挫虎威,單槍匹馬突重圍。”
    232

    登堂入室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ēng táng rù s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堂:古代宮室的前廳;室:古代宮里的后屋。登上廳堂;再進入內室。比喻學問或技能由淺入深;循序漸進;達到了高深的地步。也作“升堂入室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吳坰《五總志》:“如徐師川、余荀龍、洪玉父昆弟、歐陽元老,皆黃門登堂入室者,實自足以名家。”
    233

    大搖大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 yáo dà bǎi
    成語解釋:
    走路時身子搖擺;亂晃。形容舉動無所顧忌;揚揚自得的樣子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吳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五回:“次日早晨,大搖大擺出堂,將回子發落了。”
    234

    風馳電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ēng chí diàn ch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弛:快跑;掣:閃過。像風奔馳;像電閃過。形容非常迅速;急閃而過。也作“風馳電赴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六韜 龍韜》:“奮威四人,主擇材力,論兵革,風馳電掣,不知所由。”
    235

    豐功偉績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ēng gōng wěi j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豐:多;偉:大;顯赫。偉大的功勛和成就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周行己《上宰相書》:“逮事三主,始終一心,豐功偉績,昭煥今古。”
    236

    翻江倒海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ān jiāng dǎo hǎ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把大江大海都翻轉過來;形容水勢很大;現在多用來形容聲勢浩大或力量巨大。也用以形容混亂不堪破壞極甚的情況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李筌《太自陰經》:“東溫而層冰澌散,西烈則百卉摧殘,鼓怒而走石飛沙,翻江倒海。”
    237

    反璞歸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ǎn pǔ guī zhē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璞:蘊藏玉的石頭,也指未雕琢的玉;歸:返回;真:天然,自然。去掉外飾,還其本質。比喻回復原來的自然狀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戰國策·齊策四》:“歸真反璞,則終身不辱。”
    238

    風起云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ēng qǐ yún yǒ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涌:水騰躍。大風刮起來;烏云涌上來。比喻新生事物相繼興起;聲勢浩大”。也用以形容自然景象不斷變化;雄偉壯觀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太史公自序》:“諸侯作難,風起云蒸。”
    239

    防微杜漸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áng wēi dù ji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防:提防;防止;微:微小;指事物的苗頭;杜:杜絕;堵塞;漸:事物的起始、發展。在錯誤、壞事、不良風氣等剛剛露苗頭時就加以制止;不使其發展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丁鴻傳》:“若敕政責躬,杜漸防萌,則兇妖消滅,害除福湊矣。”
    240

    翻云覆雨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ān yún fù y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翻覆:翻轉。翻過去是云;翻過來是雨。比喻反復無常或玩弄權術和手段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杜甫《貧交行》:“翻手作云覆手雨,紛紛輕薄何須數。”
    * 含有近義詞的成語
  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