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復句式 (1654個)

    161

    道不拾遺,夜不閉戶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o bù shí yí,yè bù bì h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遺:遺失的東西;戶:門。東西丟在路上沒有人拾走,夜里睡覺都不需要關門防盜。形容社會風氣好
    成語出處:
    戰國·韓·韓非《韓非子·外儲說左》:“子產退而為政五年,國無盜賊,道不拾遺。”西漢·戴圣《禮記·禮運》:“謀閉而不興,盜竊亂賊而不作,故外戶而不閉。”
    162

    道不同,不相為謀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o bù tóng,bù xiāng wéi móu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志趣不同的人不會在一起共事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孔子《論語 衛靈公》:“道不同,不相為謀。”
    163

    淡泊以明志,寧靜以致遠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n bó yǐ míng zhì,níng jìng yǐ zhì yuǎ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淡泊:恬淡寡欲;寧靜:安寧恬靜;致:達到。不追求名利,生活簡樸以表現自己高尚的情趣;心情平穩沉著,才可有所作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 劉安《淮南子 主術訓》:“是故非淡薄無以明德,非寧靜無以致遠,非寬大無以兼覆。”
    164

    貂不足,狗尾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iāo bù zú,gǒu wěi x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①指授官太濫。②指美中不足或以次充好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文選 任昉》“華貂深不足之嘆”唐 李善注:“趙王倫篡位,時侍中、常侍九十七人,每朝,小人滿庭,貂蟬半坐,時人謠曰:‘貂不足,狗尾續。’”
    165

    大處著眼,小處著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 chù zhuó yǎn,xiǎo chù zhuó shǒu
    成語解釋:
    大處:事物的主要部分;著眼:觀察。既要從長遠觀點去考慮問題,也要從具體事情去做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李欣《潛移默化》:“移風易俗,是一個歷史時期的任務,必須大處著眼,小處著手。”
    166

    當斷不斷,反受其亂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āng duàn bù duàn,fǎn shòu qí lu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當:應當,應該;斷:決斷。指應該做出決斷的時候不決斷,就會產生禍亂。指做事應當機立斷,否則就會貽害無窮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齊悼惠王世家》:“道家之言‘當斷不斷,反受其亂’,乃是也。”
    167

    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é dào duō zhù,shī dào guǎ zh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道:道義;寡:少。站在正義方面,會得到多數人的支持幫助;違背正義,必陷于孤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孟軻《孟子 公孫丑下》:“得道者多助,失道者寡助。寡助之至,親戚畔之;多助之至,天下順之。”
    168

    登高必自卑,行遠必自邇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ēng gāo bì zì bēi,xíng yuǎn bì zì ěr
    成語解釋:
    卑:低;邇:近。登高山須從低處開始,走遠路要從近處開始。比喻做事要扎扎實實,循序漸進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·戴圣《禮記·中庸》:“君子之道,辟如行遠必自邇,辟如登高必自卑。”
    169

    躲過初一,躲不過十五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uǒ guò chū yī,duǒ bù guò shí w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躲避一時,但終究不能根本逃避
    成語出處:
    馬烽《呂梁英雄傳》第51回:“以后找機會再抓吧!躲過初一,也躲不過十五,將來總有抓住他的機會哩!”
    170

    道古稽今,言遠合近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o gǔ jī jīn,yán yuǎn hé jìn
    成語解釋:
    道:講;稽:考核;合:契合。談論古時的事要結合今天的實際,說遠處的事要結合眼前的事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·桓寬《鹽鐵論·論災》:“夫道古者稽之今,言遠者合之近。”
    171

    道高益安,勢高益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o gāo yì ān,shì gāo yì wēi
    成語解釋:
    益:更加;勢:權勢。道德越高尚,為人處事好,就越安全;權勢越大,更容易濫用權力,剛愎自用,就越危險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史記·日者列傳》:“道高易安,勢高益危。居赫赫之勢,失身且有日矣。”
    172

    道高一尺,魔高一丈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o gāo yī chǐ,mó gāo yī zhà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原意是宗教家告誡修行的人要警惕外界的誘惑。后比喻取得一定成就以后往往面臨新的更大的困難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第36卷:“道高一尺,魔高一丈。冤業隨身,終須還賬。”
    173

    大匠能與人規矩,不能使人巧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 jiàng néng yǔ rén guī jǔ,bù néng shǐ rén qiǎo
    成語解釋:
    大匠:指在某方面造詣高的人;巧:靈巧。高明的匠人只能教人規矩,不能使人心靈手巧。指必須要主觀努力,不能單依靠客觀條件
    成語出處:
    戰國·鄒·孟軻《孟子·盡心》:“梓匠輪輿能與人規矩,不能使人巧。”
    174

    當局者迷,旁觀者清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āng jú zhě mí,páng guān zhě qī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當局者:下棋的人;旁觀者:看棋的人。當事人被碰到的事情搞糊涂了,旁觀的人卻看得很清楚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新唐書 元澹傳》:“當局稱迷,傍觀必審,何所謂疑而不申列?”
    175

    大門不出,二門不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 mén bù chū,èr mén bù jì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成語出處:
    176

    大難不死,必有后福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 nàn bù sǐ,bì yǒu hòu f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難:災禍。遇到巨大的災難而沒有死掉,將來必定有幸福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宗璞《南渡記》第六章:“豈不聞大難不死,必有后福?李姐姐身體會好起來。”
    177

    大難不死,必有后祿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 nàn bù sǐ,bì yǒu hòu l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難:災禍。遇到巨大的災難而沒有死掉,將來必定有幸福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馮夢龍《喻世明言》第21卷:“所以說:‘貴人無死法。’又說:‘大難不死,必有后祿。’”
    178

    得人錢財,與人消災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é rén qián cái,yǔ rén xiāo zāi
    成語解釋:
    得到別人金錢等好處就得為別人辦事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伏雌教主《醋葫蘆》第14回:“惟小子弄慣了這管筆頭,才知里邊緣故,叫做得人錢財,與人消災,只顧騙準,值些甚么?”
    179

    得人者昌,失人者亡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é rén zhě chāng,shī rén zhě w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人:指人心。得人心的就能興隆,失去人心的就要滅亡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李觀《項籍故里碑銘序》:“至如謀于漢者,昔其臣也,公實棄之;兵于漢者,亦其將也,公不庸之。故曰:‘得人者昌,失人者亡。’”
    180

    讀書百遍,其義自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ú shū bǎi biàn,qí yì zì xi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:顯現。讀書上百遍,書意自然領會。指書要熟讀才能真正領會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 陳壽《三國志 魏志 王肅傳》:“人有從學者,遇不肯教,而云:‘必當先讀百遍’,言‘讀書百遍而義自見。’”
    * 復句式
  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