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的成語 (961個)
-
341
癡思妄想
- 成語拼音:
- chī sī wàng xiǎng
- 成語解釋:
- 妄:胡亂,虛妄;妄想:荒唐的想法。指一門心思想著無法實現的事情
- 成語出處:
- 洪深《飛將軍》:“我不免癡思妄想——假如有一天我能當面碰見,親眼看見這些立功的勇敢的空軍戰士,那該是多么大的滿足和興奮呢!”
-
342
齒少心銳
- 成語拼音:
- chǐ shǎo xīn ruì
- 成語解釋:
- 年輕氣盛,銳意進取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·柳宗元《上門下李夷簡相公陳情書》:“宗元曩者齒少心銳,徑行高步,不知道之艱以陷于大厄。”
-
343
寸土尺金
- 成語拼音:
- cùn tǔ chǐ jīn
- 成語解釋:
- 喻土地收益極高,極其貴重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楊懋建《帝城花樣·紉薌傳》:“當萬葩競秀時,培植妙卉,寸土尺金,顧令此無足重輕之小草,蔓延庭階,大是恨事。”
-
344
秤砣雖小壓千斤
- 成語拼音:
- chèng tuó suī xiǎo yā qiān jīn
- 成語解釋:
- 秤砣看來一小塊卻能壓住千斤之重。比喻外表雖不引人注目,實際很起作
- 成語出處:
- 明 吳承恩《西游記》三十一回:“俗語云:尿泡雖大無斤兩,秤砣雖小壓千斤。”
-
345
承天之祐
- 成語拼音:
- chéng tiān zhī yòu
- 成語解釋:
- 承:受;祐:保佑。蒙受老天的保祐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周易·大有》:“自天祐之,吉無不利。”
-
346
存亡絕續
- 成語拼音:
- cún wáng jué xù
- 成語解釋:
- 絕:完結;續:延續。事物處在生存或滅亡、斷絕或延續的關鍵時刻。形容局勢萬分危急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劉大櫆《金節母傳》:“嗚呼,太恭人以一女子,當金氏存亡絕續之交,一心惟鞠子為事。”
-
347
赤心報國
- 成語拼音:
- chì xīn bào guó
- 成語解釋:
- 赤:火紅色,比喻真純;赤心:忠心;報國:為國家效勞。舊指為帝王盡忠效勞。現亦形容赤膽忠心,為國效力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資治通鑒·陳紀文帝天嘉元年》:“堷大言曰:‘諸王反逆,欲殺忠良邪!尊天子,削諸侯,赤心報國,何罪之有!’”
-
348
稱賢使能
- 成語拼音:
- chēng xián shǐ néng
- 成語解釋:
- 稱:舉;使:用。舉用賢能人士,使其發揮所長
- 成語出處:
- 《逸周書·大聚》:“泉深而魚鱉歸之,草木茂而鳥獸歸之,稱賢使能、官有材而士歸之。”
-
349
尺瑜寸瑕
- 成語拼音:
- chǐ yú cùn xiá
- 成語解釋:
- 大塊美玉而小有疵病。比喻良才而有小缺點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岳珂《寶真齋法書贊·蔣觀文錢塘天府二貼贊》:“尺瑜寸瑕,工所不棄。”
-
350
闡幽探賾
- 成語拼音:
- chǎn yōu tàn zé
- 成語解釋:
- 闡;闡明;賾:幽深莫測。闡明和探究深奧精微的道理
- 成語出處:
- 明·唐順之《吳儒人挽詩》序:“豈史主于紀大而略小,詩主于闡幽探賾,其為教一而其為體則異耶。”
-
351
傳宗接代
- 成語拼音:
- chuán zōng jiē dài
- 成語解釋:
- 宗:宗族;家族;代:后代。傳延宗族;接續后代。原指生了兒子可以使家世一代一代傳下去。指繼承有人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49回:“自己辛苦了一輩子,掙了這分大家私,死下來又沒個傳宗接代的人,不知當初要留著這些錢何用!”
-
352
尺澤之鯢
- 成語拼音:
- chǐ zé zhī ní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見識短淺的人。
- 成語出處:
- 戰國楚·宋玉《對楚王問》:“夫尺澤之鯢,豈能與之量江海之大哉。”
-
353
蕩產傾家
- 成語拼音:
- dàng chǎn qīng jiā
- 成語解釋:
- 指喪失全部家產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楊珽《龍膏記 脫難》:“盡他萬千挜靶,亂國家使些奸詐,少不了蕩產傾家,能幾日狀孤做大。”
-
354
東沖西突
- 成語拼音:
- dōng chōng xī tū
- 成語解釋:
- 謂四處沖鋒突擊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三國演義》第七一回:“曹操見云東沖西突,所向無前……奮然大怒,自領左右將士來趕趙云。”
-
355
鼎鐺有耳
- 成語拼音:
- dǐng chēng yǒu ěr
- 成語解釋:
- 鼎、鐺:均為兩耳三足的金屬炊具。電鼎和鐺都有耳朵。指某人或某事影響大,凡是長耳朵的都應該聽說、知道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司馬光《涑水記聞》:“太祖寵待趙韓王(普)如左右手。御史中丞雷德驤劾奏趙普擅市人第宅,聚斂財賄。上怒叱曰:‘鼎鐺尚有耳,汝不聞趙普吾之社稷臣乎?’”
-
356
大盜竊國
- 成語拼音:
- dà dào qiè guó
- 成語解釋:
- 竊:盜取。形容壞人竊取國家政權
- 成語出處:
- 戰國·宋·莊周《莊子·胠篋》:“彼竊鉤者誅,竊國者為諸侯;諸侯之門,而仁義存焉。”
-
357
斗而鑄兵
- 成語拼音:
- dòu ér zhù bīng
- 成語解釋:
- 見“斗而鑄錐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素問·四氣調神大論》:“夫病已成而后藥之,亂已成而后治之,譬猶渴而穿井,斗而鑄錐,不亦晚呼?”一本作“斗而鑄兵”。
-
358
斗而鑄錐
- 成語拼音:
- dòu ér zhù zhuī
- 成語解釋:
- 臨到打仗才去鑄造兵器。比喻行動不及時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素問·四氣調神大論》:“夫病已成而后藥之,亂已成而后治之,譬猶渴而穿井,斗而鑄錐,不亦晚呼?”
-
359
短綆汲深
- 成語拼音:
- duǎn gěng jí shēn
- 成語解釋:
- 綆:汲水用的繩子;汲:從井里打水。吊桶的繩子短,打不了深井里的水。比喻能力薄弱,難以擔任艱巨的任務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莊子·至樂》:“褚小者不可以懷大,綆短者不可以汲深。”
-
360
打狗看主
- 成語拼音:
- dǎ gǒu kàn zhǔ
- 成語解釋:
- 狗有主人,打不打它,要看給其主人留不留情面。比喻處理壞人下事要顧全其后臺的情面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蘭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詞話》第七十九回:“不知原來家中大小姐這等暴躁性子,就是打狗也看主人面。”
* 大的成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