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孟子的成語 (379個)

    301

    三年之艾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ān nián zhī ài
    成語解釋:
    病久了才去尋找治這種病的干艾葉。比喻凡事要平時準備,事到臨頭再想辦法就來不及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·離婁上》:“今之欲王者,猶七年之病,求三年之艾也。”
    302

    事齊事楚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ì qí shì ch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事:侍奉;齊、楚:春秋時兩大強國。依附齊國呢?還是依附楚國?比喻處在兩強之間,不能得罪任何一方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·梁惠王下》:“滕文公問曰:‘滕,小國也,間于齊楚,事齊乎?事楚乎?’”
    303

    視如土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ì rú tǔ ji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芥:小草。看作象泥土,小草一般輕賤。比喻不放在眼里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·離婁下》:“君之視臣如土芥,則臣視君如寇仇。”
    304

    嗜殺成性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ì shā chéng xì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嗜:愛好。好殺人成了習性。形容極端兇殘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·梁惠王上》:“‘孰能一之?’對曰:‘不嗜殺人者能一之。’”
    305

    聲音笑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ēng yīn xiào m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人的言談、表情等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·離婁上》:“恭儉豈可以聲音笑貌為哉。”
    306

    神州赤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én zhōu chì xi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戰國時齊人鄒衍稱華夏之地為“赤縣神州”。見《史記 荀卿列傳》。唐劉禹錫《為京兆尹答于襄州第一書》:“蓋神州赤縣,尊有所厭,非他土之比。”后遂以“赤縣神州”或“神州赤縣”為中國的別稱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戰國時齊人鄒衍稱華夏之地為“赤縣神州”。見《史記·荀卿列傳》。
    307

    天時地利人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ān shí dì lì rén h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作戰時的自然氣候條件,地理環境和人心的向背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公孫丑下》:“天時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。”《孫臏兵法 月戰》:“天時、地利、人和,三者不得,雖勝有殃。”
    308

    無敵于天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ú dí yú tiān xià
    成語解釋:
    天下都沒有對手。形容力量強大無比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·公孫丑上》:“無敵于天下者,天吏也。”
    309

    為民父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éi mín fù m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這:作為,充當;父母:即父母官。擔任地方行政長官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梁惠王上》:“為民父母行政,不免于率獸而食人,惡在其為民父母也?”
    310

    惡濕居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ù shī jū xià
    成語解釋:
    厭惡潮濕卻住在低洼的的地方。比喻行動跟愿望相違背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·公孫丑上》:“今惡辱而居不仁,是猶惡濕而居下住。”
    311

    萬無一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àn wú yī sh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絕對不會出差錯。萬:形容很多;失:差錯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 枚乘《七發》:“孔老覽觀,持籌而算之,萬不失一。”
    312

    五音六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ǔ yīn liù lǜ
    成語解釋:
    五音:指宮、商、角、徵、羽五個音階;六律:定樂器的標準。指古代音律。后也泛指音樂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尚書·益稷》:“予欲聞六律,五聲,八音,在治忽;以出納五言,汝聽。”《·離婁上》:“不以六律,不能正五音。”
    313

    為淵驅魚,為叢驅爵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èi yuān qū yú,wèi cóng qū ju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為政不善,人心渙散,使百姓投向敵方。爵,通“雀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語出《 離婁上》:“為淵驅魚者,獺也;為叢驅爵者,鹯也;為湯武驅民者,桀與紂也。”《晉書 段灼傳》引作“為川驅魚,為藪驅雀”。
    314

    惡醉強酒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ù zuì qiǎng ji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強:硬要。怕醉卻又猛喝酒。比喻明知故犯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·離婁上》:“今惡死亡而樂不仁,是猶惡醉而強酒。”
    315

    下馬馮婦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à mǎ féng f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以之比喻重操舊業的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盡心上》:“晉人有馮婦者,善搏虎,卒為善士;則之野,有眾逐虎,虎負禺,莫之敢攖;望見馮婦,趨而迎之,馮婦攘臂下車,眾皆悅之,其為士者笑之。”
    316

    兇年饑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ōng nián jī su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兇年:年成很壞。指荒年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·梁惠王下》:“兇年饑歲,君之民,老弱轉乎溝壑,壯者散而之四方者,幾千人矣。”
    317

    效死勿去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ào sǐ wù q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竭盡忠誠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梁惠王下》:“世守也,非身之所能為也,效死勿去。”
    318

    言不顧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án bù gù x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說話與行事不相符合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·盡心下》:“言不顧行,行不顧言。”
    319

    淫辭邪說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ín cí xié shuō
    成語解釋:
    夸大失實的言論,荒謬的學說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·滕文公下》:“頭先圣之道,距楊、墨,放淫辭邪說者不得作。”
    320

    猶解倒懸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óu jiě dào xu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解:解救;倒懸:人被倒掛,比喻處境困難。比喻把人從危難中解救出來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·公孫丑上》:“當今之時,萬乘之國行仁政,民之悅之,猶解倒懸也。”
    * 孟子的成語
  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