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習的成語 (124個)
-
101
鐵杵磨針
- 成語拼音:
- tiě chǔ mó zhēn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只要有決心,肯下功夫,多么難的事也能做成功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鄭之珍《目連救母·四·劉氏齋尼》:“好似鐵杵磨針;心堅杵有成針日。 ”
-
102
貪多嚼不爛
- 成語拼音:
- tān duō jiáo bù làn
- 成語解釋:
- 貪圖多吃,消化不了。比喻工作或學習,圖多而做不好或吸收不了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第五卷:“而今孩子何在?正是貪多嚼不爛了。”
-
103
投機取巧
- 成語拼音:
- tóu jī qǔ qiǎo
- 成語解釋:
- 指用不正當的手段謀取私利。現指不付出艱苦的勞動;想靠小聰明來取得成功。
- 成語出處:
- 陳毅《反對美帝國主義侵略中東》詩:“投機取巧最可恥。”
-
104
天下無雙
- 成語拼音:
- tiān xià wú shuāng
- 成語解釋:
- 天下找不出第二個。形容出類拔萃,獨一無二。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李將軍列傳》:“李廣才氣,天下無雙。”
-
105
無的放矢
- 成語拼音:
- wú dì fàng shǐ
- 成語解釋:
- 的:靶心;矢:箭。沒有目標亂射箭。比喻說話做事沒有明確目的;或不切合實際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梁啟超《中日交涉匯評》:“如是,則吾本篇所論純為無的放矢,直拉雜摧燒之可耳。”
-
106
相輔相成
- 成語拼音:
- xiāng fǔ xiāng chéng
- 成語解釋:
- 相:互相;輔:幫助;成:促成。指兩件事物互相配合;互相輔助;缺一不可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張岱《歷書眼序》:“諏日者與推命者必相輔而行;而后二者之說始得無蔽。”
-
107
尋根究底
- 成語拼音:
- xún gēn jiū dǐ
- 成語解釋:
- 尋找根源;追究底細;弄清來龍去脈。尋:尋求;尋找;根:根源;根由;究:探究;追究;底:底細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39回:“劉姥姥是信口開河,情哥哥偏要尋根究底。”
-
108
循循善誘
- 成語拼音:
- xún xún shàn yòu
- 成語解釋:
- 指善于引導別人進行學習。循循:有次序的樣子;誘:引;指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孔子《論語 子罕》:“夫子循循然善誘人,博我以文,約我以禮,欲罷不能。”
-
109
行遠自邇
- 成語拼音:
- xíng yuǎn zì ěr
- 成語解釋:
- 走遠路必須從最近的一步走起。比喻做事情都得由淺入深;一步步前進。邇:近。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 戴圣《禮記 中庸》:“君子之道,辟如行遠必自邇,辟如登高必自卑。”
-
110
心之官則思
- 成語拼音:
- xīn zhī guān zé sī
- 成語解釋:
- 心:古人以為心是思維器官,所以把思想的器官、感情等都說做心,現指腦筋;官:官能,作用。腦筋的官能就是思維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心之官則思,思則得之,不思則不得也。”
-
111
因材施教
- 成語拼音:
- yīn cái shī jiào
- 成語解釋:
- 因:根據;材:資質;施:施加;進行;教:教育。根據學習的人的不同志趣、資質來進行不同的教育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論語 為政》子游問孝、子夏問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頤曰:“子游能養而或失于敬,子夏能直義而或少溫潤之色,各因其材之高下與其所失而告之,故不同也。”
-
112
一代楷模
- 成語拼音:
- yī dài kǎi mó
- 成語解釋:
- 一個時代的模范人物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舊唐書·李靖傳》:“朕今非直成公雅志,欲以公為一代楷模。”
-
113
遺風余韻
- 成語拼音:
- yí fēng yú yùn
- 成語解釋:
- 前人遺留下來的風教和韻致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朱子全書 治道一》:“此古之君子,所以成尊主庇民之功于一時,而其遺風余韻,猶有稱思于后世者也。”
-
114
研精苦思
- 成語拼音:
- yán jīng kǔ sī
- 成語解釋:
- 精心研究,深入思考。同“研精覃思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王令《答劉公著微之書》:“研精苦思,捫隙發罅,以窺求門戶。”
-
115
研精覃思
- 成語拼音:
- yán jīng tán sī
- 成語解釋:
- 研:研究;精:細密;覃:深入;思:思考。精心研究,深入思考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尚書序》:“承詔為五十九篇作傳,于是遂研精覃思,博考經籍,采摭群言,以立訓傳。”
-
116
盈科后進
- 成語拼音:
- yíng kē hòu jìn
- 成語解釋:
- 泉水遇到坑洼,要充滿之后才繼續向前流。比喻學習應步步落實,不能只圖虛名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孟子·離婁下》:“原泉混混,不舍晝夜,盈科而后進,放乎四海。”
-
117
羽毛未豐
- 成語拼音:
- yǔ máo wèi fēng
- 成語解釋:
- 小鳥的羽毛還沒有長全(豐:豐滿)。比喻尚未成熟或力量還不夠強大。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 劉向《戰國策 秦策一》:“秦王曰:‘寡人聞之,毛羽不豐滿者,不可以高飛。’”
-
118
一曝十寒
- 成語拼音:
- yī pù shí hán
- 成語解釋:
- 曝:曬。原意是說,雖然是最容易生長的植物,曬一天,凍十天,也不可能生長。比喻學習或工作一時勤奮,一時又懶散,沒有恒心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孟軻《孟子 告子上》:“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,一日暴之,十日寒之,未有能生者也。”
-
119
追根究底
- 成語拼音:
- zhuī gēn jiū dǐ
- 成語解釋:
- 追求根底。指追求事情的根由底細。
- 成語出處:
- 洪深《飛將軍》:“你們這些做新聞記者的,就是喜歡這樣追根究底地問。”
-
120
照葫蘆畫瓢
- 成語拼音:
- zhào hú lu huà piáo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照著樣子模仿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魏泰《東軒筆錄》第一卷:“太祖笑曰:‘頗聞翰林草制,皆檢前人舊本,改換詞語,此乃俗所謂‘依樣畫葫蘆’耳,何宣力之有?’”
* 學習的成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