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小學常考易錯成語 (445個)

    261

    門可羅雀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én kě luó qu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羅雀:設網捕雀。大門前面可設置網捕雀。形容門庭冷落;來的客人很少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汲鄭列傳》:“始翟公為廷尉,賓客闐門;及廢,門外可設雀羅。”
    262

    眉開眼笑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éi kāi yǎn xi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眉頭舒展;眼含笑意。形容十分高興的樣子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李汝珍《鏡花緣》第50回:“大盜一面看著,只喜的眉開眼笑。”
    263

    明眸皓齒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íng móu hào ch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眸:眸子;眼珠;皓:潔白。明亮的眼睛;潔白的牙齒。形容女子的美貌;也借指美女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杜甫《哀江頭》詩:“明眸皓齒今何在?血污游魂歸不得。”
    264

    明槍暗箭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íng qiāng àn ji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種種公開和隱蔽的攻擊、傷害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無名氏《獨角牛》:“孩兒也,一了說明槍好躲,暗箭難防。”
    265

    美如冠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ěi rú guān y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原比喻只是外表好看。后形容男子長相漂亮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陳丞相世家》:“平雖美大夫,如冠玉耳,其中未必有也。”
    266

    盲人摸象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áng rén mō xià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佛經故事;傳說幾個盲人各自撫摸大象的身體;每個人都以為自己所摸到的一部分就是大象;因此各人所說不一;爭論不休。比喻以一點代替全面;看問題片面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釋道原《景德傳燈錄 洪進禪師》:“有僧問:‘眾盲摸象,各說異端,忽遇明眼人又作么生?’”
    267

    明爭暗斗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íng zhēng àn dòu
    成語解釋:
    表面上和暗地里都在進行爭斗;形容內部鉤心斗爭;互相爭斗的情況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馮玉祥《我的生活》:“于是兩方明爭暗斗,各不相讓,一天利害一天,鬧成所謂‘府院之爭’。”
    268

    目中無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ù zhōng wú r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眼里沒有別人。形容驕傲自大,看不起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說唐》第七回:“你看他目中無人,待我去打這狗頭下來。”
    269

    泥牛入海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í niú rù hǎ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泥塑的牛進入大海中就會化掉。比喻一去不返;杳無音信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釋道原《景德傳燈錄 潭州龍山和尚》:“我見兩個泥牛斗入海,直至如今無消息。”
    270

    南腔北調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án qiāng běi di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南、北:指一個國家的南方、北方;腔:語調。形容口音不純;說話夾雜各地方言;也可泛指各地方言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趙翼《檐曝雜記 慶典》:“每數十步間一戲臺,南腔北調,備四方之樂。”
    271

    訥言敏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è yán mǐn x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訥言:說話謹慎;敏:敏捷。指說話謹慎,辦事敏捷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孔子《論語 里仁》:“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。”
    272

    鵬程萬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péng chéng wàn l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鵬:指傳說中的大鳥;能飛行萬里;程:里程。大鳥飛行的路程萬里之遙。比喻前程遠大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莊周《莊子 逍遙游》:“鵬之徒于南冥也,水擊三千里,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。”
    273

    捧腹大笑

    成語拼音:
    pěng fù dà xi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用手捂住肚子大笑。形容遇到極可笑之事,笑得不能抑制。亦作“捧腹大喜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日者列傳》:“司馬季主捧腹大笑曰:‘觀大夫類有道術者,今何言之陋也,何辭之野也!’”
    274

    蓬頭垢面

    成語拼音:
    péng tóu gòu mi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蓬:蓬草;散亂 ;垢:污穢;臟。形容頭發散亂臉上很臟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魏書 封軌傳》:“君子整其衣冠,尊其瞻視,何必蓬頭垢面,然后為賢?”
    275

    棄暗投明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ì àn tóu m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棄:背棄;暗:黑暗;明:光明。拋棄反動的一面;投向光明的一面。形容斷絕舊的一切;投向新的、有光明的前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:“公何不棄暗投明,共成大業?”
    276

    氣喘如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ì chuǎn rú ni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大聲喘氣的模樣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三十九回:“臉是喝了個漆紫,連樂帶忙,一頭說著,只張著嘴,氣喘如牛的拿了條大手巾擦那腦門子上的汗。”
    277

    前車之鑒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ián chē zhī ji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前車:前面的車子;鑒:鏡子。前面車子翻了的教訓。比喻從前人的失敗中得來的教訓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 劉向《說苑 善說》:“《周書》曰:‘前車覆,后車戒。’”
    278

    騎虎難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í hǔ nán xià
    成語解釋:
    騎在老虎背上不能下來。比喻事情進行到中途;迫于形勢;不能停下來只好干到底;進退兩難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明史 袁化中傳》:“懼死之念深,將鋌而走險,騎虎難下。”
    279

    槍林彈雨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iāng lín dàn y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槍桿像樹林;子彈像下雨。形容戰斗激烈;炮火密集的戰場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孫雨林《皖江血》:“此時人心一半改,結局真難測。且畫策,槍林彈雨,木壞山頹,江城付劫灰。”
    280

    黔驢技窮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ián lǘ jì qió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黔:今貴州省;窮:盡。黔地的驢;本領窮盡了。比喻極為有限的一點本領也用盡了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柳宗元《三戒 黔之驢》:“虎因喜,計之曰:‘技止此耳!’因跳踉大闞,斷其喉,盡其肉,乃去。”
    * 小學常考易錯成語
  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