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小學常考易錯成語 (445個)

    121

    徹頭徹尾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è tóu chè wěi
    成語解釋:
    徹:通;透。從頭到尾;自始至終;完完全全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朱熹《答程正思書》:“蓋圣賢之,徹頭徹尾,只是一個敬字。”
    122

    促膝談心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ù xī tán x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促:挨近;促膝:膝蓋挨近膝蓋。形容面對面靠近坐著;親密地交談心里話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馮夢龍《古今說 蔣興哥重會珍珠衫》:“大郎置酒相待,促膝談心,甚是款洽。”
    123

    綽約多姿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uò yuē duō z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綽約:姿態優美的樣子。形容女子體態的美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蔣防《霍玉傳》:“年可四十余,綽約多姿,談笑甚媚。”
    124

    嗤之以鼻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ī zhī yǐ b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嗤:譏笑。用鼻子發出冷笑聲;表示輕蔑;看不起。也作“以鼻嗤之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頤瑣《黃繡球》第七回:“其初在鄉自立一校,說于市,市人非之;請于巨紳貴族,更嗤之以鼻。”
    125

    打草驚蛇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ǎ cǎo jīng sh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打草時驚動伏在草中的蛇。原比喻懲治甲方以警告乙方或甲受到打擊懲處;使乙感到驚慌。后多比喻行動不慎不嚴密而驚動對方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鄭文寶《南唐近事》:“魯乃判曰:‘汝雖打草,吾已蛇驚。’為好事者口實焉。”
    126

    奮不顧身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èn bù gù shē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奮:振作精神;鼓起干勁。指勇往直前;不顧個人安危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司馬遷《報任安書》:“思奮不顧身以徇國家之急。”
    127

    扶弱抑強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ú ruò yì qi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扶助弱,壓制強暴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馮夢龍《東周列國志》第66回:“晉為諸侯之長,恤患補闕,扶弱抑強,乃盟主之職也。”
    128

    風云變幻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ēng yún biàn hu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風云:比喻變幻動蕩的局勢;變幻:變化不定。形容天氣變化無 。現比喻局勢復雜;變化急速;難以預料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陸游《劍南詩稿》:“風云變化幾席上,蛟黿出波瀾桿前。”
    129

    浮云蔽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ú yún bì r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浮云遮住太陽。原比喻奸佞之徒蒙蔽君主。后泛指人當道,社會一片黑暗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文子 上德》:“日月欲明,浮云蓋之。”
    130

    厚今薄古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òu jīn bó g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厚:推崇,重視;薄:輕視,怠慢。重視現代的,輕視古代的。多用于術研究方面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吳晗《燈下集·厚今薄古和古為今用》:“厚今薄古和古為今用是一句話、一件事情的兩面。”
    131

    厚顏無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òu yán wú ch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顏:臉面;臉皮。臉皮厚;不知羞恥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詩經 雅 巧言》:“巧言如簧,顏之厚矣。”南朝 齊 孔稚珪《北山移文》:“豈可使芳杜厚顏,薛荔蒙恥。”
    132

    居功自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ū gōng zì 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居功:自恃有功。自以為有功勞而驕傲自大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李六如《六十年的變遷》第十章:“然而毛潤之不但毫無居功自傲的表情,而且異謙遜地說:‘這算什么功。”
    133

    克己奉公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è jǐ fèng gō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克己:克制自己的私欲;奉公:以公事為重。指嚴格要求自己;一心為公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祭遵傳》:“遵為人廉約心,克己奉公,賞賜輒盡與士卒,家無私財。”
    134

    口蜜腹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ǒu mì fù ji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嘴里說得動聽;心里卻盤算著壞主意。形容嘴甜心狠;陰險毒辣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司馬光《資治通鑒 唐玄宗天寶元年》:“尤忌文之士,或陽與之善,啖以甘言而陰陷之。世謂李林甫‘口有蜜,腹有劍’。”
    135

    馬齒徒增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ǎ chǐ tú zē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馬的牙齒有多少,就可以知道它的年齡有多大。比喻自己年歲白白地增加了,業或事業卻沒有什么成就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穀梁傳 僖公二年》:“璧則猶是也,而馬齒加長矣。”
    136

    目空一切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ù kōng yī qi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空:什么也沒有。什么都不放在眼里。形容驕傲自大;什么都看不起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李汝珍《鏡花緣》第52回:“但他恃著自己問,目空一切,每每把人不放在眼內。”
    137

    眉清目秀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éi qīng mù xi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眉、目:泛指容貌;清、秀:秀麗而不俗氣。形容容貌清俊秀麗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李直夫《合同文》第一折:“有個孩兒喚做安住,今年三歲,生得眉清目秀,是好一個孩兒也。”
    138

    毛手毛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áo shǒu máo jiǎo
    成語解釋:
    做事粗心,不細致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石玉昆《三俠五義》第76回:“但凡有點毛手毛腳的,人決不用他。”
    139

    滂沱大雨

    成語拼音:
    páng tuó dà y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滂沱:大雨的樣子。形容雨下得很大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詩·雅·漸漸之石》:“月離于畢,俾滂沱矣。”
    140

    評頭論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píng tóu lùn z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原指輕浮地議論婦女的容貌。現也比喻任意挑剔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黃配《大馬扁》第四回:“那全副精神又注在各妓,那個好顏色,那個好態度,評頭品足。”
    * 小學常考易錯成語
  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