描寫景物 (499個)
-
1
魚米之鄉
- 成語拼音:
- yú mǐ zhī xiāng
- 成語解釋:
- 指河流湖泊交錯;土地肥沃;盛產魚米的富庶地方。也作“魚米之地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王脧《清移突厥降人于南中安置疏》:“諂以繒帛之利,示以麋鹿之饒,說其魚米之鄉,陳其畜牧之地。”
-
2
美景良辰
- 成語拼音:
- měi jǐng liáng chén
- 成語解釋:
- 良:美好;辰:時辰。美好的時光和景物。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 宋 謝靈運《擬魏太子鄴中集詩序》:“天下良辰、美景、賞心、樂事,四者難并。”
-
3
仙山瓊閣
- 成語拼音:
- xiān shān qióng gé
- 成語解釋:
- 仙山:指蓬萊、方丈、瀛洲三神山;瓊閣:精美的樓閣。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。現在也比喻虛無縹緲的美妙幻境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白居易《長恨歌》:“忽聞海上有仙山,山在虛無縹緲間。樓閣玲瓏五云起,其中綽約多仙子。”
-
4
花朝月夕
- 成語拼音:
- huā zhāo yuè xī
- 成語解釋:
- 有鮮花的早晨,有明月的夜晚。指美好的時光和景物
- 成語出處:
- 《舊唐書 羅威傳》:“每花朝月夕,與賓佐賦詠,甚有情致。”
-
5
良辰美景
- 成語拼音:
- liáng chén měi jǐng
- 成語解釋:
- 良:美好;辰:時辰;時光。良好的時刻;美好的景色。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 宋 謝靈運《擬魏太子詩》序:“天下良辰、美景、賞心、樂事,四者難并。”
-
6
良宵美景
- 成語拼音:
- liáng xiāo měi jǐng
- 成語解釋:
- 美好的夜晚和景色。亦作“良宵好景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胡文煥《群音類選·胡全庵》:“從今永保無災障,莫思量,良宵美景,不樂計非長。”
-
7
春光明媚
- 成語拼音:
- chūn guāng míng mèi
- 成語解釋:
- 明媚:鮮艷可愛;形容春天的景物十分美好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 宋方壺《斗鵪鶉 踏青》套曲:“時遇著春光明媚,人賀豐年,民樂雍熙。”
-
8
花晨月夕
- 成語拼音:
- huā chén yuè xī
- 成語解釋:
- 有鮮花的早晨,有明月的夜晚。指美好的時光和景物。同“花朝月夕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汪汝謙《畫舫約》:“花晨月夕,如乘彩云而登碧落。”
-
9
森羅萬象
- 成語拼音:
- sēn luó wàn xiàng
- 成語解釋:
- 森:眾多;羅:羅列;萬象:宇宙間各種事物和現象。指天地間紛紛羅列的各種各樣的景象。形容包含的內容極為豐富。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 梁 陶弘景《茅山長沙館碑》:“夫萬象森羅,不離兩儀所育;百法紛湊,無越三教之境。”
-
10
曇花一現
- 成語拼音:
- tán huā yī xiàn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現了一下;很快就消失。曇花:一種花期極短的花;多在夜間開放;花美又香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妙法蓮華經 方便品》:“佛告舍利佛,如是妙法,諸佛如來,時乃說之,如優曇缽花,時一現耳。”
-
11
云蒸霞蔚
- 成語拼音:
- yún zhēng xiá wèi
- 成語解釋:
- 蒸:升騰;蔚:聚集。像云霞涌聚。形容絢麗華美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顏光敏《顏氏家藏尺牘 馮溥》:“且海內文人,云蒸霞蔚,鱗集京師,真千古盛事。”
-
12
斷壁頹垣
- 成語拼音:
- duàn bì tuí yuán
- 成語解釋:
- 頹垣:倒了的矮墻。坍塌的墻壁,殘毀的矮墻。形容殘敗的景象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吳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108回:“抬頭一看,只見斷壁頹垣,荒涼滿目,看那光景是被火燒的。”
-
13
堆積如山
- 成語拼音:
- duī jī rú shān
- 成語解釋:
- 聚積成堆,如同小山。形容極多
- 成語出處:
- 宋 孟元老《東京夢華錄 外諸司》:“每遇冬月諸鄉納粟稈草,牛車填塞道路,車尾相銜,數千萬量不絕,場內堆積如山。”
-
14
堆山積海
- 成語拼音:
- duī shān jī hǎi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東西極多
- 成語出處:
-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16回:“別講銀子成了糞土,憑是世上有的,沒有不是堆山積海的。”
-
15
急景流年
- 成語拼音:
- jí jǐng liú nián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光陰易逝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晏殊《殊玉詞》:“急景流年都一瞬,往事前歡,未免縈方寸。”
-
16
急景凋年
- 成語拼音:
- jí yǐng diāo nián
- 成語解釋:
- 景:通“影”,光陰;凋:凋零。形容光陰迅速,一年將盡。也指年終的時候。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 宋 鮑照《舞鶴賦》:“于是窮陰殺節,急景凋年,涼沙振野,箕風動天。”
-
17
名山大川
- 成語拼音:
- míng shān dà chuān
- 成語解釋:
- 著名的高山和大河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尚書 武成》:“底商之罪,告于皇天后土,所過名山大川。”
-
18
窮山僻壤
- 成語拼音:
- qióng shān pì rǎng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荒遠偏僻貧窮之地。亦作“窮鄉僻壤”、“窮村僻壤”、“窮陬僻壤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朱熹《條奏經界狀·貼黃》:“故州城縣郭所在之鄉,其產不甚重,與窮山僻壤至有相倍蓗者,此逐鄉產錢租額,所以本來已有輕重之所由也。”
-
19
物換星移
- 成語拼音:
- wù huàn xīng yí
- 成語解釋:
- 物換:景物改變;星移:星晨的位置移動。景物改變;星辰位置移動;指時序變遷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王勃《滕王閣》詩:“閑云潭影日悠悠,物換星移幾度秋。”
-
20
重山峻嶺
- 成語拼音:
- zhòng shān jùn lǐng
- 成語解釋:
- 連綿起伏的高山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宣和畫譜·趙令穰》:“使周覽江、浙、荊、湘重山峻嶺,江湘溪澗之勝麗,以為筆端之助,則亦不減晉宋流輩。”
* 描寫景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