描寫景物的成語 (499個)
-
401
盛況空前
- 成語拼音:
- shèng kuàng kōng qián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熱鬧至極
- 成語出處:
- 陸文夫《為讀者想》:“只有把廳堂擠得滿滿,才算得上是盛況空前。”
-
402
師老兵疲
- 成語拼音:
- shī lǎo bīng pí
- 成語解釋:
- 老:衰竭;疲:疲乏。指用兵的時間太長,兵士勞累,士氣低落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魏書 許謙傳》:“慕容無道,侵我疆場,師老兵疲,天亡期至。”
-
403
石泐海枯
- 成語拼音:
- shí lè hǎi kū
- 成語解釋:
- 直到石頭碎裂,海水干涸。形容經歷極長的時間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倪會鼎《與人書》:“倘邀數行,與貴通家商此數種,傳之通邑大都,此為壽我先人,雖石泐海枯,義存無斁。”
-
404
束馬懸車
- 成語拼音:
- shù mǎ xuán chē
- 成語解釋:
- 束馬:把馬蹄包起,防止馬滑倒;懸車:把車子鉤牢,以防脫落。把馬腳裹起來,把車吊上山去。形容走山路的艱險情況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管仲《管子 封禪》:“束馬懸車,上卑耳之山。”
-
405
十年窗下
- 成語拼音:
- shí nián chuāng xià
- 成語解釋:
- 科舉時代,讀書人要取得功名,終年埋頭在書本里。形容十年時間閉門苦讀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·劉祁《歸潛志》第七卷:“古人謂十年窗下無人問,一舉成名天下知。”
-
406
視日如年
- 成語拼音:
- shì rì rú nián
- 成語解釋:
- 謂時間雖短,但卻感到過得很長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方孝孺《與鄭叔度書》之七:“自發義烏信,引領西跂,視日如年,今兩月矣。”
-
407
似水流年
- 成語拼音:
- sì shuǐ liú nián
- 成語解釋:
- 流年:光陰。光陰像川流不息的江水;一去不復返。比喻光陰過得很快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湯顯祖《牡丹亭 驚夢》:“則為你如花美眷,似水流年,是答兒閑尋遍,在幽閨自憐。”
-
408
三頭兩日
- 成語拼音:
- sān tóu liǎng rì
- 成語解釋:
- 三二天。形容時間相隔很近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緣傳》第六回:“一切日用盤費,三頭兩日俱是通州差人送來。”
-
409
三五成群
- 成語拼音:
- sān wǔ chéng qún
- 成語解釋:
- 三個一伙;五個一群;指幾個人在一起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余繼登《典故紀聞》:“三五成群,高談嬉笑。”
-
410
暑往寒來
- 成語拼音:
- shǔ wǎng hán lái
- 成語解釋:
- 熱天過去了,冷天來到了。形容時光的流逝。亦作“暑來寒往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·梁簡文帝《中書令臨汝靈侯墓志銘》:“草茂故轍,松插新枚。月明泉暗,暑往寒來。”
-
411
瞬息萬變
- 成語拼音:
- shùn xī wàn biàn
- 成語解釋:
- 瞬息:一眨眼、一呼吸的極短時間;萬變:變化之多。在極短時間內就有很多變化。形容變化很多很快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胡宏《題上封寺》:“風云萬變一瞬息,紅塵奔走真徒勞。”
-
412
瞬息之間
- 成語拼音:
- shùn xī zhī jiān
- 成語解釋:
- 極短暫的時間內
- 成語出處:
- 《北史·魏世祖太武帝本紀》:“雅長聽察,瞬息之間,下無以措其奸隱。”
-
413
歲月不居
- 成語拼音:
- suì yuè bù jú
- 成語解釋:
- 居:停留。指時光流逝。
- 成語出處:
- 漢 孔融《論盛孝章書》:“歲月不居,時節如流,五十之年,忽焉已至。”
-
414
桑蔭不徙
- 成語拼音:
- sāng yīn bù xǐ
- 成語解釋:
- 亦作“桑蔭未移”。語本《戰國策 趙策四》:“昔者堯見舜于草茅之中,席隴畝而蔭庇桑,蔭移而授天下傳。”后遂謂人之意氣相投,相知無須時日長久。亦指時間短暫。
- 成語出處:
- 語出《戰國策·趙策四》:“昔者堯見舜于草茅之中,席隴畝而蔭庇桑,蔭移而授天下傳。”
-
415
歲月蹉跎
- 成語拼音:
- suì yuè cuō tuó
- 成語解釋:
- 指無所作為地把時間荒廢掉了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許三階《節俠記 閨憶》:“你我蓬飄嶺南,歲月蹉跎,音書斷絕。”
-
416
歲月如流
- 成語拼音:
- suì yuè rú liú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時光消逝如流水之快。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·陳·徐陵《與齊尚書仆射楊遵彥書》:“歲月如流,人生何幾!”
-
417
時移世異
- 成語拼音:
- shí yí shì yì
- 成語解釋:
- 那個時間已經過去,世情或處境也都發生了變化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·牛僧儒《玄怪錄·顧揔》:“憶兒貌,念兒心,望兒不見淚沾襟,時移世異難相見,棄謝此生當重尋。”
-
418
隨踵而至
- 成語拼音:
- suí zhǒng ér zhì
- 成語解釋:
- 踵:腳后跟。一個跟著一個前來。形容人來得多,接連不斷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戰國策·齊策三》:“子來,寡人聞之,千里而一士,是比肩而立,百世而一圣,若隨踵而至也,今子一朝而見七士,則士不亦眾乎!”
-
419
稍縱即逝
- 成語拼音:
- shāo zòng jí shì
- 成語解釋:
- 縱:放松;逝:失去。稍微一放松就消失了。形容時間或機會等很容易過去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林則徐《林文忠公政書》:“若寬而生玩,則不惟未戒者不戒,即已戒者亦必復食,稍縱即逝,恐不可挽。”
-
420
少縱即逝
- 成語拼音:
- shǎo zòng jí shì
- 成語解釋:
- 縱:放;逝:消失。稍微一放松就消失了。形容時間或機會等很容易過去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蘇軾《文與可畫畫云當谷偃竹記》:“振筆直遂,以追其所見,如兔起鶻落,少縱則逝矣。”
* 描寫景物的成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