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比如的成語 (921個)

    141

    寸木岑樓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ùn mù cén lóu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一寸長的木材同尖頂的高樓。原意是起點不同就不出高低,喻輕重相必須標準一樣。后也喻差距極大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孟軻《孟子 告子下》:“不揣其本而齊其末,方寸之木,可使高于岑樓。”
    142

    車馬盈門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ē mǎ yíng m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車子充滿門庭,喻賓客很多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謝讜《四喜記·鄉薦榮歡》:“看連翩車馬盈門,總不舊是庭院。”
    143

    春秋鼎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ūn qiū dǐng shè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春秋:年齡。人年齡正處在旺盛、強壯之際。舊時喻人正當壯年;精力充沛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 賈誼《新書 宗首》:“天子春秋鼎盛,行儀未過,德澤有加焉,猶尚若,況莫大諸侯權勢十此者乎?”
    144

    床上安床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uáng shàng ān chu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喻不必要的重疊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 陳 姚最《續畫品 毛棱》:“善于布置,略不煩草。若方諸父,則床上安床。”
    145

    寸絲半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ùn sī bàn s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喻極微小的東西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吳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40回:“兒子不能掐得寸絲半粟孝敬父親,倒要破費了父親產業,實在不可自于人,心里愧恨之極!”
    146

    赤手空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ì shǒu kōng qu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赤手:空手。指手中沒有任何武器。指沒有任何可以憑借的東西或形容兩手空空;一無所有。也作“空拳赤手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秦簡夫《剪發待賓》第一折:“咱今少米無柴,赤手空拳。”
    147

    從天而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óng tiān ér jià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天上掉下來的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東漢 班固《漢書 周亞夫傳》:“直入武庫,擊鳴鼓。諸侯聞之,以為將軍從天而下也。”
    148

    床頭金盡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uáng tóu jīn jì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舊時形容錢財用盡;陷入貧困的境地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張籍《行路難》詩:“君不見床頭黃金盡,壯士無顏色。”
    149

    摧陷廓清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uī xiàn kuò qī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摧陷:摧毀;廓清:肅清。攻破敵陣,肅清殘敵。喻寫文章打破陳規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李漢《序》:“先生于文,摧陷廓清之功,于武事,可謂雄偉不常者也。”
    150

    寸有所長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ùn yǒu suǒ ch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尺短,但用于更短處即顯其長。喻平平常常的人或事物,也會有他的長處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戰國 楚 屈原《卜居》:“夫尺有所短,寸有所長。
    151

    燈蛾撲火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é é pū huǒ
    成語解釋:
    喻自己找死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27回:“這賊配軍卻不是作死,倒來戲弄老娘!正是燈蛾撲火,惹焰燒身。”
    152

    大發雷霆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 fā léi t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霆:暴雷;雷霆:震耳的雷聲。形容大發脾氣;高聲怒斥別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第15卷:“陳秀才大發雷霆。”
    153

    顛撲不破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iān pū bù pò
    成語解釋:
    顛:跌倒;撲:拍打。無論怎樣摔打都不會破。形容理論、學說等完全正確;無可辯駁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朱熹《朱子全書》:“既能體之而樂,則亦不患不能守,須此而言,方是顛撲不破,絕滲漏,無病敗耳。”
    154

    當頭棒喝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āng tóu bàng h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當頭:迎頭;喝:大聲喊叫。原是佛教用語。禪宗和尚接待初學的人用棒迎頭一擊;或大喝一聲;以考驗對方的領悟程度。現在泛指使人震動和醒悟的猛烈手段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釋普濟《五燈會元 黃檗運禪師法嗣 臨濟義玄禪師》:“上堂,僧問:‘何是佛法大意?’師豎起拂子,僧便喝,師便打。”
    155

    登壇拜將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ēng tán bài jià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喻指任命將帥以及其他主持工作的首腦人物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楊炯《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》:“貞觀八年詔特進代國公李靖為行軍大總管,登壇拜將,授鉞行師。”
    156

    點頭哈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iǎn tóu hā yāo
    成語解釋:
    喻虛假的恭敬或過分的客氣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老舍《四世同堂》三四:“他窮的人,知道他既是錢狠子,手腳又厲害,都只向他點頭哈腰的敬而遠之。”
    157

    大相徑庭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 xiāng jìng t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徑:門外的路;庭:門院里的地;徑庭:喻相差還很遠。兩者大不相同;相差很遠甚至完全相反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莊周《莊子 逍遙游》:“吾驚怖其言,猶河漢而無極也。大有徑庭,不近人情焉?”
    158

    打鴨驚鴛鴦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ǎ yā jīng yuān yā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喻打甲驚乙。也喻株連無罪的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梅堯臣《打鴨》詩:“莫打鴨,打鴨驚鴛鴦。鴛鴦新自南池落,不孤洲老禿鸧。”
    159

    大張撻伐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 zhāng tà fá
    成語解釋:
    大規模地進行武力討伐(張:施行;撻伐:征討)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吳趼人《痛史》第19回:“果陛下必要大張撻伐,以示天威,則當多派士兵,以期必勝。”
    160

    高瞻遠矚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āo zhān yuǎn zh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站得高;看得遠。多形容目光遠大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二回:“遂把這粉白黛綠,鶯聲燕語,都付之不見不聞,一路高瞻遠矚,要領略湖山真景。”
    * 比如的成語
  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