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緊縮式成語 (2306個)

    381

    伏維尚饗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ú wéi shàng xiǎ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古代祭文中的套語,指請享用祭品吧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陳子昂《祭韋府君文》:“嗚呼哀哉,伏維尚饗。”
    382

    覆亡無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ù wáng wú r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馬上就會滅亡,已經沒有可以推延的時間了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清史稿·康有為傳》:“四夷交侵,覆亡無日,非維新變舊,不能自強。”
    383

    父為子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ù wéi zǐ yǐ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父親為兒子隱藏劣跡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論語·子路》:“父為子隱,子為父隱,直在其中矣。”
    384

    風行草偃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ēng xíng cǎo yǎ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行:過;吹過;偃:臥倒;倒伏。風吹過來;草就倒伏。比喻上面的意圖傳下來;下級一律絕對服從。也比喻人們順從身邊的形勢而采取自己的行動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孔子《論語 顏淵》:“君子之德風,小人之德草,草上之風,必偃。”
    385

    風向草偃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ēng xiàng cǎo yǎ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偃:臥倒,倒伏。風一吹草就倒下。比喻庶民被德教感化而順從君主。也比喻有聲望的人言行影響世態俗情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·葛洪《抱樸子·審舉》:“引用駑庸,以為黨援,而望風向草偃,庶事之康,何異懸瓦礫而責夜光,弦不調而索清音哉!”
    386

    馮諼三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éng xuān sān kū
    成語解釋:
    馮諼:馮驩,戰國時孟嘗君的門客;窟:窩。比喻為安全設置多處藏身之地或采取多種避禍之策
    成語出處:
    三國·魏·吳質《答東阿王書》:“深蒙薛公折節之禮,而無馮諼三窟之效。”
    387

    風行水上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ēng xíng shuǐ shà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自然流暢,不矯揉造作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周易 渙》:“象曰:風行水上,渙。”
    388

    風雨對床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ēng yǔ duì chu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兄弟或親友久別后重逢,共處一室傾心交談的歡樂之情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韋應物《示全真元常》:“寧知風雨夜,復此對床眠。”
    389

    付與東流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ù yǔ dōng li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付:交給;東流:向東的河流。扔在東流的江河里沖走。比喻希望落空,成果喪失,前功盡棄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高適《封丘縣》詩:“生事應須南畝田,世情付與東流水。”
    390

    浮云富貴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ú yún fù gu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浮云:飄浮的云彩。把富貴看成飄浮的云彩。比喻把金錢、地位看得很輕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論語·述而》:“不義而富且貴,于我如浮云。”
    391

    福倚禍伏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ú yǐ huò f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福禍互為因果,互相轉化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老子》第五十八章:“禍兮福之所倚;福兮禍之所伏。”
    392

    匪異人任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ěi yì rén rè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異人:別人;任:承擔。表示責任不能推諉,要自己負責
    成語出處:
    孫中山《救國之急務》:“吾四萬萬同胞乎!諸君固民國之主人也,喚起天下,驅除此丑類者,匪異人任。”
    393

    非異人任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ēi yì rén rè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異人:別人;任:承擔。不是別人的責任。表示某事應由自己負責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左丘明《左傳 襄公二年》:“楚君以鄭故,親集矢于其目,非異人任,寡人也。”
    394

    俯仰隨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ǔ yǎng suí r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一舉一動都隨人擺布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蘇軾《送李公恕赴闕》詩:“安能終老塵土下,俯仰隨人如桔槔。”
    395

    俯仰由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ǔ yǎng yóu r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集仰:低頭和抬頭,泛指一舉一動。比喻一切受人支配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金 元好問《論詩》:“縱橫自有凌云筆,俯仰隨人亦可憐。”
    396

    俯仰于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ǔ yǎng yú r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俯仰:低頭和抬頭,泛指一舉一動。形容一舉一動都隨人擺布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焦竑《玉堂叢語·寵遇》:“平生詩文甚多,不能俯仰于人,故能不顯云。”
    397

    付諸度外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ù zhū dù wài
    成語解釋:
    度外:心意計度之外。放在考慮之外,形容不計安危、成敗的行為
    成語出處:
    范文瀾《中國近代史》上冊第一章:“自身生死且尚付諸度外,毀譽更不計及也。”
    398

    付之梨棗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ù zhī lí zǎo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刻版刊印書籍。梨棗:舊時刻書多用梨木棗木,古代稱書版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蒲松齡《聊齋志異 段序》:“然欲付梨棗而嗇于資,素愿莫償,恒深歉悵。”
    399

    付之逝水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ù zhī shì shu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付:交給;之:它。扔在流水里沖走。比喻希望落空,成果喪失,前功盡棄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湯斌《湯子遺書·請旨行取疏》:“親朋為之惋惜:以為半生功名付之逝水。”
    400

    福至心靈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ú zhì xīn l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福氣一來;心也變得靈巧起來。多用來奉承人得意時思想靈活;言行適宜;含有詼諧之意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司馬光《資治通鑒 五代后漢高祖天福十二年》:“鄙語有之:福至歸靈,禍來神昧。”
    * 緊縮式成語
  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