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中生 (547個)
-
81
居安思危
- 成語拼音:
- jū ān sī wēi
- 成語解釋:
- 居:處在。處于安全的環境;要想到可能出現的危難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襄公十一年》:“《書》曰:‘居安思危’,思則有備,有備無患。”
-
82
剪發杜門
- 成語拼音:
- jiǎn fà dù mén
- 成語解釋:
- 剪發:剪掉頭發,指削發為僧。杜門:閉門。剪發為僧,閉門不出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張溥《五人墓碑記》:“由是以之,則今之高爵顯位,一旦抵罪,或脫身以逃,不能容于遠近,而又有剪發杜門,佯狂不知所之者,其辱人賤行,視五人之死,輕重固何如哉?”
-
83
積善成德
- 成語拼音:
- jī shàn chéng dé
- 成語解釋:
- 善:善行,好事;德:高尚的品德。長期行善,就會形成一種高尚的品德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荀子·勸學》:“積善成德,而神明自得。”
-
84
腳踏實地
- 成語拼音:
- jiǎo tà shí dì
- 成語解釋:
- 腳踏在實在的地上。比喻做事認真、踏實、不虛浮;一步一個腳印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邵伯溫《聞見前錄》第18卷:“公嘗問康節曰:‘某何如人?’曰:‘君實腳踏實地人也。’”
-
85
老氣橫秋
- 成語拼音:
- lǎo qì héng qiū
- 成語解釋:
- 老氣:老年的氣概;橫秋:橫亙秋空。形容神態老練嚴肅。也形容為人死板;缺乏朝氣。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 齊 孔稚珪《北山移文》:“風情張日,霜氣橫秋。”
-
86
捫參歷井
- 成語拼音:
- mén cān lì jǐng
- 成語解釋:
- ①唐李白《蜀道難》詩:“捫參歷井仰脅息,以手撫膺坐長嘆。”參、井,皆星宿名,分別為蜀秦分野。謂自秦入蜀途中,山勢高峻,可以摸到參、井兩星宿。后因以“捫參歷井”形容山勢高峻,道路險阻。②形容世路艱難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·李白《蜀道難》詩:“捫參歷井仰脅息,以手撫膺坐長嘆。”宋·王铚《王公四六話》:“鄧溫伯知成都謝上表云:‘捫參歷井,敢辭蜀道之難;就日望云,愈覺長安之遠。’自后凡官兩川者,謝表相承用此一聯。”
-
87
盲目樂觀
- 成語拼音:
- máng mù lè guān
- 成語解釋:
- 盲:瞎,盲從。指不根據實際情況高興得太早
- 成語出處:
- 徐光耀《平原烈火》:“前一種是不看條件,盲目樂觀。”
-
88
能工巧匠
- 成語拼音:
- néng gōng qiǎo jiàng
- 成語解釋:
- 技藝高超的工匠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李恪非《洛陽園記》:“今洛陽良工巧匠,批紅判白,接以他木,與造化爭妙。”
-
89
萍水相逢
- 成語拼音:
- píng shuǐ xiāng féng
- 成語解釋:
- 萍:浮萍;是隨風飄蕩;聚散離合不定的一種厥類植物。像浮萍隨水飄泊;偶然聚在一起。比喻互不相識的人偶然相遇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王勃《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》:“萍水相逢,盡是他鄉之客。”
-
90
順風而呼
- 成語拼音:
- shǔn fēng ér hū
- 成語解釋:
- 順著風向呼喊,聲音傳得遠,使人聽得清。比喻憑借外力可有較好效果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荀子·勸學》:“登高而招,臂非加長也,而見者遠;順風而呼,聲非加疾也,而聞者彰。”
-
91
吞聲忍氣
- 成語拼音:
- tūn shēng rěn qì
- 成語解釋:
- 吞聲:不敢出聲;忍:忍耐。形容受了氣而勉強忍耐,不敢出聲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 高文秀《黑旋風》第一折:“我只是吞聲忍氣,匿跡潛形。”
-
92
無出其右
- 成語拼音:
- wú chū qí yòu
- 成語解釋:
- 出:超出;右:上,古代以右為尊。沒有能超過他的。
- 成語出處:
- 東漢 班固《漢書 高帝紀下》:“賢趙臣田叔、孟舒等十人,召見與語,漢廷臣無能出其右者。”
-
93
心慌意亂
- 成語拼音:
- xīn huāng yì luàn
- 成語解釋:
- 心里慌亂;沒有主意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吳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:“孩兒自從接了電報之后,心慌意亂。”
-
94
笑逐顏開
- 成語拼音:
- xiào zhú yán kāi
- 成語解釋:
- 笑得使面容舒展開來。形容滿臉笑容;十分高興的樣子。逐:驅使;顏:臉面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凌蒙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:“母親方才轉憂為喜,笑逐顏開道:'虧得兒子崢嶸有日,奮發有時。”
-
95
一筆勾銷
- 成語拼音:
- yī bǐ gōu xiāo
- 成語解釋:
- 勾銷:取消;抹掉。用筆在書面材料上勾畫一下;表示事情已經了結或取消。比喻把一切完全取消;一概不計較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朱熹《五朝名臣言行錄》第七卷:“公取班簿,視不才監司,每見一人姓名,一筆勾之。”
-
96
一敗涂地
- 成語拼音:
- yī bài tú dì
- 成語解釋:
- 一:一旦;涂地:“肝腦涂地”的省略。一旦失敗就肝腦涂地。形容徹底失敗;不可收拾。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高祖本紀》:“天下方擾,諸侯并起,今置將不善,一敗涂地。”
-
97
振臂一呼
- 成語拼音:
- zhèn bì yī hū
- 成語解釋:
- 揮動手臂;大聲號召。振:揮動。
- 成語出處:
- 漢 李陵《答蘇武書》:“然陵振臂一呼,創病皆起。”
-
98
自慚形穢
- 成語拼音:
- zì cán xíng huì
- 成語解釋:
- 因自己不如別人而感到慚愧;形容自愧不如別人。慚:慚愧;形:形體;穢:丑;骯臟;差。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 宋 劉義慶《世說新語 容止》:“珠玉在側,覺我形穢。”
-
99
轉危為安
- 成語拼音:
- zhuǎn wēi wéi ān
- 成語解釋:
- 由危險轉為平安。危:危險。
- 成語出處:
- 漢 劉向《書錄》:“皆高才秀士,度時君之所能行,出奇策異智,轉危為安運亡為存,亦可喜,亦可觀。”
-
100
置之度外
- 成語拼音:
- zhì zhī dù wài
- 成語解釋:
- 放在考慮之外(置:放;度:打算;計較)。形容不放在心上。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隗囂傳》:“帝積苦兵間,以囂子內侍,公孫述遠據邊陲,乃謂諸將曰:‘且當置此兩子于度外耳。’”
* 高中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