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BAB式的成語 (1463個)
-
301
無舊無新
- 成語拼音:
- wú jiù wú xīn
- 成語解釋:
- 不分是舊交還是新交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尚書大傳》第二卷上:“各安其宅,各田其田,毋故毋新。”
-
302
惟精惟一
- 成語拼音:
- wéi jīng wéi yī
- 成語解釋:
- 精純專一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尚書·大禹謨》:“人心惟危,道心惟微,惟精惟一,允執厥中。”
-
303
無咎無譽
- 成語拼音:
- wú jiù wú yù
- 成語解釋:
- 咎:過失;譽:稱揚、贊美。既沒有錯誤,也沒有功績。比喻工作表現一般。
- 成語出處:
- 東漢 班固《漢書 趙敬肅王劉彭祖傳》:“問武始侯昌,曰:‘無咎無譽。’上曰:‘如是可矣。’”
-
304
無可無不可
- 成語拼音:
- wú kě wú bù kě
- 成語解釋:
- 表示怎樣辦都行,沒有一定的主見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孔子《論語 微子》:“身中清,廢中權。我則異于是,是無可無不可。”
-
305
無慮無思
- 成語拼音:
- wú lǜ wú sī
- 成語解釋:
- 猶言無憂無慮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魏書·李順傳》:“故言肆欲,無慮無思。”
-
306
無了無休
- 成語拼音:
- wú le wú xiū
- 成語解釋:
- 沒完沒了,沒有終了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·王實甫《西廂記》第五本第一折:“忘了時依然還又,惡思量無了無休。”
-
307
無慮無憂
- 成語拼音:
- wú lǜ wú yōu
- 成語解釋:
- 同“無憂無慮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吳承恩《西游記》第90回:“無慮無憂來佛界,誠心誠意上雷音。”
-
308
無明無夜
- 成語拼音:
- wú míng wú yè
- 成語解釋:
- 猶言不分晝夜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八:“所以一耽了這件的滋味,定是無明無夜,拋家失業,失魂落魄,忘飧廢寢的。”
-
309
無親無故
- 成語拼音:
- wú qīn wú gù
- 成語解釋:
- 沒有親屬和故舊。形容孤單。
- 成語出處:
- 曹禺《雷雨》第二幕:“她一個單身人,無親無故,帶著一個孩子在外鄉,什么都做。”
-
310
無窮無盡
- 成語拼音:
- wú qióng wú jìn
- 成語解釋:
- 窮、盡:完。沒有盡頭;沒有限度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晏殊《踏莎行》:“無窮無盡是離愁,天涯地角尋思遍。”
-
311
為裘為箕
- 成語拼音:
- wéi qiú wéi jī
- 成語解釋:
- 語出《禮記·學記》:“良冶之子必學為裘;良弓之子必學為箕。”孔穎達疏:“言善冶之家,其子弟見其父兄世業鋾鑄金鐵,使之柔合以補冶破器,皆令全好,故此,子弟仍能學為袍裘,補續獸皮,片片相合,以至完全也……善為弓之家,使干角撓屈調和成其弓,故其子弟亦睹其父兄世
- 成語出處:
- 語出《禮記·學記》:“良冶之子必學為裘;良弓之子必學為箕。”
-
312
無情無緒
- 成語拼音:
- wú qíng wú xù
- 成語解釋:
- 沒有心思,苦悶無聊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·王實甫《西廂記》第二本第一折:“姐姐往常不曾如此無情無緒。”
-
313
無情無義
- 成語拼音:
- wú qíng wú yì
- 成語解釋:
- 沒有一點情義。形容冷酷無情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馮夢龍《古今小說 蔣興哥重會珍珠衫》:“你直如此狠毒,也被人笑話,說你無情無義。”
-
314
無束無拘
- 成語拼音:
- wú shù wú jū
- 成語解釋:
- 見“無拘無束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褚人獲《隋唐演義》第15回:“你看這荒郊野外,走馬射箭,舞劍掄槍,無束無拘,多少快活。”
-
315
無時無刻
- 成語拼音:
- wú shí wú kè
- 成語解釋:
- 時、刻:時間;時候。沒有一時一刻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:“自是行忘止,食忘餐,卻像掉了一件東西的,無時無刻不在心上。”
-
316
無思無慮
- 成語拼音:
- wú sī wú lǜ
- 成語解釋:
- 沒有什么可放在心上的。形容胸襟開闊,也形容無所用心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莊周《莊子 天地》:“德人者,居無思,行無慮,不藏是非美惡。”
-
317
無適無莫
- 成語拼音:
- wú shì wú mò
- 成語解釋:
- 指無可無不可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論語·里仁》:“君子之于天下也,無適也,無莫也,義之于此。”
-
318
甕聲甕氣
- 成語拼音:
- wèng shēng wèng qì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聲音粗大低沉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14回:“早聽見門里看家的狗,甕聲甕氣如惡豹一般頓著鏈子咬起來。”
-
319
無聲無色
- 成語拼音:
- wú shēng wú sè
- 成語解釋:
- 沒有聲音和色彩。形容平淡不動人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新華月報》1965年第9期:“影片并沒有真實地反映這場轟轟烈烈的群眾運動,而把它寫得冷冷清清,無聲無色。”
-
320
畏首畏尾
- 成語拼音:
- wèi shǒu wèi wěi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作事膽子小;顧慮多。畏:畏懼;害怕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文公十七年》:“古人有言云:‘畏首畏尾,身其余幾?’”
* ABAB式的成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