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天真的成語 (14個)
-
1
天真爛熳
- 成語拼音:
- tiān zhēn làn màn
- 成語解釋:
- 見“天真爛漫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蒲松齡《聊齋志異·李八缸》:“月生又天真爛熳,不較錙銖。”
-
2
天真爛縵
- 成語拼音:
- tiān zhēn làn màn
- 成語解釋:
- 天真:指人心地善良。形容思想單純、純真自然、活潑可愛,沒有做作和虛偽
- 成語出處:
- 茅盾《虹》:“她那種搶先說話的脾氣、頑皮的舉動,處處都露出天真爛縵。”
-
3
爛漫天真
- 成語拼音:
- làn màn tiān zhēn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心地純真,不虛偽
- 成語出處:
- 清 陳康祺《郎潛紀聞》第九卷:“李太白著宮錦袍醉眠長安市上,純是爛漫天真,千古豈容第二人裝點此蕃舉動。”
-
4
爛熳天真
- 成語拼音:
- làn màn tiān zhēn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心地純真,不虛偽做作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·李伯瞻《殿前歡·省悟》曲:“閑愁心上消磨盡,爛熳天真,賢愚有幾人?”
-
5
天真爛漫
- 成語拼音:
- tiān zhēn làn màn
- 成語解釋:
- 自然純真;毫不造作。多指少年兒童純真可愛。天真:心地單純;不虛偽做作;爛漫:坦率自然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龔開《高馬小兒圖》:“此兒此馬俱可憐,馬高三齒兒未冠,天真爛熳好容儀,楚楚衣裝無不宜。”
-
6
天真無邪
- 成語拼音:
- tiān zhēn wú xié
- 成語解釋:
- 邪:不正當。心地善良純潔,沒有不正當的想法
- 成語出處:
- 丁玲《風雪人間》上卷:“我是一個天真無邪的人,是一個革命戰士,是黨的兒女。”
-
7
玉女金童
- 成語拼音:
- yù nǚ jīn tóng
- 成語解釋:
- 道教語,指侍奉仙人的童男童女。后泛指天真活潑的男女兒童
- 成語出處:
-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一回:“左壁廂天丁力士,參隨著太乙真君;右勢下玉女金童,簇捧定紫微大帝。”
-
8
癡兒呆女
- 成語拼音:
- chī ér dāi nǚ
- 成語解釋:
- 指天真無知的少男少女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秦觀《賀新郎》詞:“巧拙豈關今夕事?奈癡兒呆女流傳謬。”
-
9
驕兒騃女
- 成語拼音:
- jiāo ér bā nǚ
- 成語解釋:
- 指天真幼稚的兒童。驕,通“嬌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文征明《耕漁軒倡酬名跡序》:“間有所存,其不為驕兒騃女為覆瓿之資者幾何矣。”
-
10
嬌嬌癡癡
- 成語拼音:
- jiāo jiāo chī chī
- 成語解釋:
- 幼稚而天真可愛。故作嬌癡之態
- 成語出處:
-
11
絕圣棄知
- 成語拼音:
- jué shèng qì zhī
- 成語解釋:
- 絕:斷絕;圣:智慧;棄:舍去,拋開;知:通“智”,智慧。指摒棄聰明智巧,回歸天真純樸
- 成語出處:
- 戰國·宋·莊周《莊子·胠篋》:“故絕圣棄知,大盜乃止,擿玉毀珠,小盜不起。”
-
12
兩小無猜
- 成語拼音:
- liǎng xiǎo wú cāi
- 成語解釋:
- 猜:猜疑;避嫌。形容男女在幼小時一起玩耍;天真無邪;不避嫌疑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李白《長干行》詩:“妾發初覆額,折花門前劇,郎騎竹馬來,繞床弄青梅,同居長干里,兩小無嫌猜。”
-
13
青梅竹馬
- 成語拼音:
- qīng méi zhú mǎ
- 成語解釋:
- 青梅:青的梅子;竹馬:指小孩將竹竿騎在襠下做馬。形容小兒女天真無邪玩耍游戲的樣子。現指男女幼年時親密無間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李白《長干行》詩:“郎騎竹馬來,繞床弄青梅。同居長干里,兩小無嫌猜。”
-
14
童心未泯
- 成語拼音:
- tóng xīn wèi mǐn
- 成語解釋:
- 泯:泯滅。年歲雖大但仍有天真之心。形容成年人還有著孩子的天真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陸游《園中作》:“花前自笑童心在,更伴群兒竹馬嘻。”
* 關于天真的成語 形容天真的成語 描述天真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