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ABCC式的成語 (1450個)

    541

    一手一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shǒu yī z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一個人的手足。指單薄的力量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戴圣《禮記 表記》:“后稷天下之為烈也,豈一手一足哉!”
    542

    有始有終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ǒu shǐ yǒu zhō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有開始也有結束。指做事能夠堅持到底;不半途而廢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孔子《論語 子張》:“有始有卒者,其惟圣人乎!”
    543

    有始有卒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ǒu shǐ yǒu z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做事能貫徹始終,堅持到底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論語·子張》:“有始有卒者,其唯圣人乎?”
    544

    有頭有尾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ǒu tóu yǒu wě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既有開頭;又有結尾。形容做事有始有終;能堅持到底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朱熹《朱子全書 論語 公冶長》:“做得一章有頭有尾,與今之學者有頭無尾底不同。”
    545

    一五一十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wǔ yī sh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五個;十個地計數。指原原本本;清清楚楚;毫無遺漏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25回:“這婦人聽了這話,也不回言,卻踅過來,一五一十,都對王婆和西門慶說了。”
    546

    允文允武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ǔn wén yǔn w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能文能武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詩經 魯頌 泮水》:“允文允武,昭假烈祖。”
    547

    有物有則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ǒu wù yǒu z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天地間凡事物皆有其法則、規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詩·大雅·烝民》:“天生烝民,有物有則。”
    548

    一心一德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xīn yī d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大家一條心,為一個共同目標而努力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尚書 泰誓中》:“乃一德一心,立定厥功,惟克永世。”
    549

    一心一腹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xīn yī f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一條心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趙樹理《三里灣》十六:“你們那家里不論什么時候都是一心一腹的——也不論公公、婆婆、弟兄們、小姑子,忙起來大家忙,吃起來大家吃,穿起來大家穿,誰也不偏這個不為那個。”
    550

    一心一計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xīn yī j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一心一意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蘭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詞話》第16回:“他怎的就知我和你一心一計?想必你叫他話來。”
    551

    一心一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xīn yī l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同心協力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魏源《圣武記》卷九:“自闔營將弁,以及士卒,無不一心一力。”
    552

    一心一路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xīn yī l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猶一心一意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馮夢龍《掛枝兒·多心》:“初相交,指望你一心一路;到如今,眼面上做工夫。”
    553

    有血有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ǒu xuè yǒu ròu
    成語解釋:
    有生命;有活力;形容文藝作品形象生動;內容充實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秦牧《藝海拾貝 核心》:“但是總覺得那種思想交鋒并不是有聲有色,有血有肉,語言獨特,激動人心的。”
    554

    一心一意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xīn yī y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只有一個心眼兒;沒有別的考慮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 陳壽《三國志 魏志 杜恕傳》:“免為庶人,徙章武郡,是歲嘉平元年。”裴松之注引《杜氏新書》:“故推一心,任一意,直而行之耳。”
    555

    一薰一蕕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xūn yī yóu
    成語解釋:
    薰:香草。蕕:臭草。香臭夾雜,往往只聞其臭不聞其香。故用來比喻一善一惡之中,善易消而惡難除。有兩個意思:(1)比喻善易消惡易存,或善不能止惡,惡能消善。(2)一香一臭,善惡分明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左傳僖公四年:一薰一蕕,十年尚猶有臭。 《左傳》 僖公四年: 一薰一蕕, 十年尚猶有臭。先秦?左丘明《左傳?僖公四年》:一薰一蕕,十年尚猶有臭。
    556

    一熏一蕕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xūn yī yóu
    成語解釋:
    熏:香草;蕕:臭草。比喻善常被惡所掩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僖公四年》:“一熏一蕕,十年尚猶有臭。”
    557

    用心用意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òng xīn yòng y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猶言專心致志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姚雪垠《長夜》九:“其實他并不想曉得正文中講些什么,他只在聚精會神地,用心用意地,向密密的方塊字群中尋找他所要尋找的一個字。”
    558

    有勇有謀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ǒu yǒng yǒu móu
    成語解釋:
    勇:勇氣;膽量;謀:計謀。策略。既有膽量又有計謀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 陳壽《三國志 魏志 董卓傳》裴松之注引《獻帝起居注》:“呂布受恩而反圖之,斯須之間,頭懸竿端,此有勇而無謀也。”
    559

    一吟一詠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yīn yī yǒ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吟詩作賦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晉書·孫綽傳》:“高情遠致,弟子早已伏膺;然一吟一詠,許將北面矣。”
    560

    一飲一啄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yǐn yī zhuó
    成語解釋:
    原指鳥類隨心飲食,后也指人的飲食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莊周《莊子 養生主》:“澤雉十步一啄,百步一飲,不蘄畜乎樊中。”
    * ABCC式的成語
  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