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B開頭的成語 (2716個)

    361

    不差毫發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ù chā háo fà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毫、發:都是古代的長度名,十毫為發,十發為厘,形容細微。形容一點兒也不差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張說《進渾儀表》:“令儀半在地上,半在地下,晦朔弦望,不差毫發。”
    362

    不差毫厘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ù chā háo l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不差一毫一厘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李昉《太平廣記》第158卷引《玉堂閑話 許生》:“顯晦之事,不差毫厘矣。”
    363

    卑辭厚禮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ēi cí hòu l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卑:謙抑。指言辭謙遜,禮物豐厚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許劭傳》:“曹操微時,常卑辭厚禮求為己目。”
    364

    包藏禍心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āo cáng huò x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包藏:暗藏;禍心:害人之心。表示心里藏著壞主意;懷著害人的意圖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昭公元年》:“小國無罪,恃實其罪。將恃大國之安靖已,而無乃包藏禍心以圖之。”
    365

    苞藏禍心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āo cáng huò x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苞:通“包”,包藏;禍心:害人之心。心里暗藏著不可告人的壞主意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·宋·范曄《后漢書·皇后紀下·獻帝伏皇后》:“陰懷妒害,苞藏禍心,弗可以承天命。”
    366

    白草黃云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ái cǎo huáng yú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邊塞荒漠凄涼的景象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權德輿《贈老將》詩:“白草黃云塞上秋,曾隨驃騎出并州。”
    367

    不存芥蒂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ù cún jiè d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芥蒂:本作“蒂芥”,細小的梗塞物,比喻積在心里的怨恨或不快。心里不積存怨恨和不快。形容人心地寬,氣量大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 司馬相如《子虛賦》:“吞若云夢者八九于其胸中,曾不蒂芥。”
    368

    剝床及膚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ō chuáng jí fū
    成語解釋:
    剝:六十四卦之一,坤下艮上,意即剝落、爛;及:到。原指損害及于肌膚。后形容迫切的災害或深切的痛苦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陳亮《義烏縣減酒額記》:“剝床及膚,其憂豈不在民乎!”
    369

    卑諂足恭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ēi chǎn jǜ gō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卑:低下;諂:巴結奉承;足:音“巨”,過分;恭:恭順。低聲下氣,阿諛逢迎,過分恭順,取媚于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五宗世家》:“彭祖為人巧佞、卑諂足恭而心刻深。”
    370

    備嘗艱苦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èi cháng jiān k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備:全、盡;嘗:經歷。受盡了艱難困苦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紀聞 吳保安》:“吾自陷蠻夷,備嘗艱苦,肌膚毀剔,血淚滿池。”
    371

    備嘗艱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èi cháng jiān n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備:全、遍;嘗:經歷。指受盡了艱難困苦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晉書·潘尼傳》:“尼職居顯要,從容而已,雖憂虞不及,而備嘗艱難。”
    372

    包藏奸心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āo cáng jiān x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猶言包藏禍心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三國 魏 曹操《讓縣自明本志令》:“劉表自以為宗室外,~,乍前乍卻,以觀世事。”
    373

    背城借一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èi chéng jiè y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背城:背向自己的城堡;借一:憑借最后一戰。背靠自己的城堡與敵人決一死戰。意謂作最后的奮斗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成公二年》:“請收合余燼,背城借一。”
    374

    鞭長駕遠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iān cháng jià yuǎ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路途遙遠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魏源《嚴公神道碑銘》:“故自古梁州自為一道……距省會遠者或二千里,鞭長駕遠,稂莠豐茂。”
    375

    別出機杼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ié chū jī zh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機杼:織布機,比喻詩文的構思和布局。指寫作另辟途徑,能夠創新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洪邁《容齋詩話》第四卷:“詩文當有所本。若用古人語意,別出機杼,曲而暢之,自足以傳示來世。”
    376

    病從口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ìng cóng kǒu r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疾病多是由飲食不慎而引起傳染。又作“病由口入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 傅玄《口銘》:“病從口入,禍從口出。”
    377

    不辭勞苦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ù cí láo k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辭:推辭。雖然勞累和辛苦也不推辭。形容工作勤奮努力。也作“不辭辛苦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牛肅《紀聞 吳保安》:“今日之事,請不辭勞苦。”
    378

    敝車羸馬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ì chē léi mǎ
    成語解釋:
    敝:破;羸:瘦弱。破車劣馬。比喻清廉儉樸
    成語出處:
    梁啟超《王荊公傳》第12章:“上以廉取人,則敝車羸馬,惡衣菲食,凡可以中上意者,無所不至。”
    379

    不差累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ù chā lěi sh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累黍:是古代兩種很小的重量單位,形容數量極小。形容絲毫不差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東漢 班固《漢書 律歷志上》:“度長短者不失毫厘,量多少者不失圭撮,權輕重者不失黍累。”
    380

    半籌莫展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àn chóu mò chǎ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半條計策也施展不出。比喻沒有一點辦法
    成語出處:
    孫中山《自序》:“惟自民國成立之日,則予之主張建設,反致半籌莫展,一敗涂地。”
    * B開頭的成語
  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