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時人的成語 (6個)
-
1
妙絕時人
- 成語拼音:
- miào jué shí rén
- 成語解釋:
- 指作品的好,不是當時的人所能比。
- 成語出處:
- 三國 魏 曹丕《與吳質書》:“公幹有逸氣,但未遒耳,其五言詩之善者,妙絕時人。”
-
2
時談物議
- 成語拼音:
- shí tán wù yì
- 成語解釋:
- 時談:時人的談論;物議:眾人的非議。指眾人的議論
- 成語出處:
- 唐·劉子玄《論史上帝至忠書》:“凡此不可,其流實多,一言以蔽,三隅自反。而時談物議焉得笑仆編次無聞者哉?”
-
3
潘文樂旨
- 成語拼音:
- pān wén lè zhǐ
- 成語解釋:
- 《晉書·樂廣傳》:“廣善清言而不長于筆,將讓尹,請潘岳為表。岳曰:‘當得君意。’廣乃作二百句語,述己之志。岳因取次比,便成名筆。時人咸云:‘若廣不假岳之筆,岳不取廣之旨,無以成斯美也。’”后因以“潘文樂旨”指美好文章的文辭與意旨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晉書·樂廣傳》:“廣善清言而不長于筆,將讓尹,請潘岳為表。岳曰:‘當得君意。’廣乃作二百句語,述己之志。岳因取次比,便成名筆。時人咸云:‘若廣不假岳之筆,岳不取廣之旨,無以成斯美也。’”
-
4
膠鬲之困
- 成語拼音:
- jiāo gé zhī kùn
- 成語解釋:
- 膠鬲,商周時人,紂時因遭世亂,曾隱遁為商。《孟子·告子下》:“膠鬲舉于魚鹽之中。”后因以“膠鬲之困”指士人不在位而處于困難之境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孟子·告子下》:“膠鬲舉于魚鹽之中。”
-
5
蘇武牧羊
- 成語拼音:
- sū wǔ mù yáng
- 成語解釋:
- 蘇武:漢朝時人。蘇武寧死不屈情愿牧羊也不投降匈奴
- 成語出處:
- 清·吳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38回:“他取筆就畫了一幅蘇武牧羊,畫了又要我題。”
-
6
江淹才盡
- 成語拼音:
- jiāng yān cái jìn
- 成語解釋:
- 南朝梁江淹,少有文名,世稱江郎。晚年詩文無佳句,時人謂之才盡。后來常用“江淹才盡”比喻才思衰退。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·梁·鐘嶸《詩品》:“爾后為詩,不復成語,故世傳‘江淹才盡’。”
* 關于時人的成語 形容時人的成語 描述時人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