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開頭的成語 (2716個)
-
421
不吃煙火食
- 成語拼音:
- bù chī yān huǒ shí
- 成語解釋:
- 煙火食:熟食。道教以為仙人可以不吃熟食。舊時用來稱贊詩文立意高超,言詞清麗,不同一般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阮閱《詩話總龜前集》卷九引《直方詩話》:“文潛先與李公擇輩來予家作長句。后再同東坡來,坡讀其詩,嘆息云:‘此不是吃煙火食人道底言語。’”
-
422
褒采一介
- 成語拼音:
- bāo cǎi yī jiè
- 成語解釋:
- 褒:贊揚;采:采用;一介:微小。有細微的長處也可以予以褒獎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·齊·謝朓《辭隨王子隆餞》:“褒采一介,抽揚小善。”
-
423
別財異居
- 成語拼音:
- bié cái yì jū
- 成語解釋:
- 指各蓄家產,另立門戶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宋史 太祖紀二》:“癸亥,詔:荊蜀民祖父母、父母在者,子孫不得別財異居。”
-
424
不齒于人
- 成語拼音:
- bù chǐ yú rén
- 成語解釋:
- 指被人看不起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沈括《夢溪筆談 雜志》:“以為士人不齒,放棄終身。”
-
425
彼此一樣
- 成語拼音:
- bǐ cǐ yī yàng
- 成語解釋:
- 成語出處:
-
426
背城一戰
- 成語拼音:
- bèi chéng yī zhàn
- 成語解釋:
- 背:背向。在自己城下和敵人決一死戰。多指決定存亡的最后一戰。
- 成語出處:
- 晉 習鑿齒《漢晉春秋》:“若理窮力屈,禍敗必及,便當父子君臣背城一戰,同死社稷,以見先帝可也。”
-
427
博采眾長
- 成語拼音:
- bó cǎi zhòng cháng
- 成語解釋:
- 博:廣泛;采:采納;長:長處;優勢。廣泛地吸取各家或各方面的優點、長處。
- 成語出處:
- 北齊 魏收《魏書 劉芳傳》:“考括墳籍,博采群議。”
-
428
百城之富
- 成語拼音:
- bǎi chéng zhī fù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藏書極多,似擁有許多城市那樣富有。
- 成語出處:
- 語出《魏書 李謐傳》:“丈夫擁書萬卷,何假南面百城。”
-
429
撥草瞻風
- 成語拼音:
- bō cǎo zhān fēng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善于觀察事物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五燈會元 云巖晟禪法嗣 洞山良價禪師》:“溈曰:‘此去澧陵攸縣,石室相連,有云巖道人,若能撥草瞻風,必為子之所重。’”
-
430
筆參造化
- 成語拼音:
- bǐ cān zào huà
- 成語解釋:
- 造化:創造化育。一支筆參與了創造化育。形容文筆高妙
- 成語出處:
- 唐·李白《與韓荊州書》:“筆參造化,學究天人。”
-
431
不測之禍
- 成語拼音:
- bù cè zhī huò
- 成語解釋:
- 測:估計。估計不到的災禍,多指死亡
- 成語出處:
- 宋 司馬光《資治通鑒 秦始皇九年》:“妾賴天而有男,則是君之子為王也。楚國盡可得,孰與身臨不測之禍哉!”
-
432
不恥最后
- 成語拼音:
- bù chǐ zuì hòu
- 成語解釋:
- 不恥:不以為羞恥。不因為跑到最后而感到可恥。比喻凡是只要堅持到底,就能達到目的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韓非《韓非子 喻老》:“夫誘道爭遠,非先則后也。而先后心皆在于臣,上何以調于馬,此君之所以后也。”
-
433
兵車之會
- 成語拼音:
- bīng chē zhī huì
- 成語解釋:
- 春秋時齊桓公爭霸,屢次與諸侯會盟,其中在魯僖公年間的四次,齊國帶有軍隊,你為“兵車之會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穀梁傳 莊公二十七年》:“兵車之會四,未嘗有大戰也。”
-
434
杯殘炙冷
- 成語拼音:
- bēi cán zhì lěng
- 成語解釋:
- 炙:烤肉。指殘剩的飯菜。也指權貴施舍的東西
- 成語出處:
- 宋·陸游《題少陵畫像》詩:“杯殘炙冷正悲辛,仗內斗雞催賜錦。”
-
435
不次之遷
- 成語拼音:
- bù cì zhī qiān
- 成語解釋:
- 次:順序,等第;遷:官位升遷。比喻超出常規的提升官級。
- 成語出處:
- 東漢 班固《漢書 東方朔傳》:“武帝初即位,征天下舉方正賢良文學材力之士,待以不次之位。”
-
436
不此之圖
- 成語拼音:
- bù cǐ zhī tú
- 成語解釋:
- 此:這個;圖:圖謀,計劃。不打算做此事或不考慮這個問題
- 成語出處:
- 明·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32回:“不此之圖,而伐荊州,荊州豐樂之地,國和民順,未可動搖。”
-
437
不次之位
- 成語拼音:
- bù cì zhī wèi
- 成語解釋:
- 次:順序,等級;位:職位,地位。指對于有才干的人不拘等級授予重要職位
- 成語出處:
- 東漢 班固《漢書 東方朔傳》:“武帝初即位,征天下舉方正賢良文學材力之士,待以不次之位。”
-
438
不臣之心
- 成語拼音:
- bù chén zhī xīn
- 成語解釋:
- 不臣:不守臣子的本分,封建社會中不忠君。意指不忠君的思想。后也指犯上作亂的野心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第37卷:“只說是他自己做的,中懷不臣之心,妄言污蔑妃后,要坐他族滅之罪。”
-
439
博采眾議
- 成語拼音:
- bó cǎi zhòng yì
- 成語解釋:
- 博:廣;議:建議。廣泛采納群眾的建議
- 成語出處:
- 晉 陳壽《三國志 吳志 孫登傳》:“誠宜與將相大臣詳擇時宜,博采眾議,寬刑輕賦,均息力役,以順民望。”
-
440
不測之憂
- 成語拼音:
- bù cè zhī yōu
- 成語解釋:
- 測:預測;憂:憂患。指意外的禍患
- 成語出處:
- 宋 蘇軾《田表圣奏議敘》:“而田公之言常若有不測之憂近在朝夕者,何哉?”
* B開頭的成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