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開頭的成語 (2716個)
-
481
包打天下
- 成語拼音:
- bāo dǎ tiān xià
- 成語解釋:
- 包:承擔全部任務,負責完成。將打天下的整個任務承擔下來。常指人逞強爭勝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求是》1996年第17期:“這類機構并不影響各個公司、企業實施光彩事業項目,更不能包打天下。”
-
482
不倒翁
- 成語拼音:
- bù dǎo wēng
- 成語解釋:
- 本是一種玩具。比喻善于應付環境而能長期保持自己權位的人
- 成語出處:
- 錢鐘書《圍城》:“可是失望、遭欺騙的情欲,被損傷的驕傲,都不肯平伏,像不倒翁,捺下去又豎起來,反而搖擺得利害。”
-
483
伯道無兒
- 成語拼音:
- bó dào wú ér
- 成語解釋:
- 伯道:鄧伯道。舊時對他人無子的嘆息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韓愈《游西林寺題蕭二兄郎中舊堂》:“中郎有女能傳業,伯道無兒可保家。”
-
484
不到烏江心不死
- 成語拼音:
- bù dào wū jiāng xīn bù sǐ
- 成語解釋:
- 烏江:項羽兵敗的地方。比喻不達目的絕不罷休
- 成語出處:
-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第15卷:“我道:‘你不到烏江心不死,今已到了烏江,這心原也該死了。’”
-
485
寶刀未老
- 成語拼音:
- bǎo dāo wèi lǎo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雖然年齡大了;但精神、體力或本領仍不減當年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三國演義》第七十回:“忠怒曰:‘豎子欺吾年老!吾手中寶刀卻不老。’”
-
486
百代文宗
- 成語拼音:
- bǎi dài wén zōng
- 成語解釋:
- 宗:被人所效法的人物。在久遠的年代里堪為文人楷模的人物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晉書 陸機陸云傳論》:“遠超枚(枚乘)馬(司馬相如),高躡王(王粲)劉(劉楨),百代文宗,一人而已。”
-
487
拔刀相濟
- 成語拼音:
- bá dāo xiāng jì
- 成語解釋:
- 拔:抽出。拔出刀來助戰,多指見義勇為
- 成語出處:
- 明·湯顯祖《紫釵記·劍合釵圓》:“想起黃衫豪客也,女伴仍袖手旁觀,英雄拔刀相濟。”
-
488
拔刀相向
- 成語拼音:
- bá dāo xiāng xiàng
- 成語解釋:
- 指動武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兒女英雄傳》第十回:“自然就不能不鬧到揚眉裂眥拔刀相向起來。”
-
489
不得已而為之
- 成語拼音:
- bù dé yǐ ér wéi zhī
- 成語解釋:
- 沒有辦法,只能這樣做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辛棄疾《九議》:“歲幣郊祀之費,是不得已而為之者。”
-
490
不得已而用之
- 成語拼音:
- bù dé yǐ ér yòng zhī
- 成語解釋:
- 用:使用。沒有辦法,只好采用這個辦法
- 成語出處:
- 《六韜 文韜 兵道》:“圣王號兵為兇器,不得已而用之。”
-
491
筆底煙花
- 成語拼音:
- bǐ dǐ yān huā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文章寫得生動、出色
- 成語出處:
- 清·錢泳《履園叢話·畫學·畫中人》:“筆底煙花傳海國,袖中詩句落吳船。”
-
492
拜倒轅門
- 成語拼音:
- bài dǎo yuán mén
- 成語解釋:
- 轅門:將帥行轅或軍營的大門。形容對別人佩服之至,自愿認輸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李汝珍《鏡花緣》第53回:“若非一部全史了然于中,何能如此。妹子唯有拜倒轅門了。”
-
493
拔地倚天
- 成語拼音:
- bá dì yǐ tiān
- 成語解釋:
- 拔:突出,聳出。倚:倚傍,貼近。從地面突兀而起,貼近天際。比喻高大突出,氣勢雄偉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孫樵《與王霖秀才書》:“譬玉川子《月蝕詩》、楊司城《華山賦》、韓吏部《進學解》……莫不拔地倚天,句句欲活。”
-
494
棒打鴛鴦
- 成語拼音:
- bàng dǎ yuān yāng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拆散恩愛的夫妻或情侶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孟稱舜《鸚鵡墓貞文記 死要》:“他一雙兒女兩情堅,休得棒打鴛鴦作話傳。”
-
495
膀大腰圓
- 成語拼音:
- bǎng dà yāo yuán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魁梧粗壯的人
- 成語出處:
- 清·貪夢道人《彭公案》第一回:“對面來了一人,身高九尺,膀大腰圓,身穿一件白紗長衫,內襯藍夏布汗褂褲。”
-
496
步調一致
- 成語拼音:
- bù diào yī zhì
- 成語解釋:
- 步調:走路時腳步的大小快慢。比喻進行某種活動;采取同一步驟;同一方式。
- 成語出處:
- 毛澤東《整頓黨的作風》:“在這種種方面,都應該提高共產主義精神,防止宗派主義傾向,使我們的黨達到隊伍整齊,步調一致的目的,以利戰斗。”
-
497
半吊子
- 成語拼音:
- bàn diào zǐ
- 成語解釋:
- 膚淺的人。形容不通情理,說話隨便,舉止不沉穩的人
- 成語出處:
- 丁玲《我所認識的瞿秋白同志》:“他卻說自己是‘半吊子文人’,也是一種夸大,是不真實的。”
-
498
不懂裝懂
- 成語拼音:
- bù dǒng zhuāng dǒng
- 成語解釋:
- 自己不懂卻裝作很精通的樣子
- 成語出處:
- 王朔《我是你爸爸》:“我媽也比他強呵,起碼不像她不懂裝懂。我最恨不懂裝懂像她那樣的老師。”
-
499
白刀子進,紅刀子出
- 成語拼音:
- bái dāo zǐ jìn hóng dāo zǐ chū
- 成語解釋:
- 指要殺人見血、動手拼命。紅刀子:帶血的刀子。
- 成語出處:
- """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七回:“不和我說別的還可;再說別的,咱們白刀子進去,紅刀子出來!”"""
-
500
北道主人
- 成語拼音:
- běi dào zhǔ rén
- 成語解釋:
- 北道上接待過客的主人。與“東道主人”同義。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鄧晨傳》:“光武曰:‘偉卿(鄧晨)以一身從我,不如以一郡為我北道主人。’”
* B開頭的成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