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開頭 (2670個)
-
261
出言吐詞
- 成語拼音:
- chū yán tǔ cí
- 成語解釋:
- 見“出言吐氣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李漁《閑情偶寄·詞曲·詞采》:“無論生為衣冠仕宦,旦為小姐夫人,出言吐詞,當有雋雅雍容之度。”
-
262
潮漲潮落
- 成語拼音:
- cháo zhǎng cháo luò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事情的起伏變化
- 成語出處:
-
263
出眾超群
- 成語拼音:
- chū zhòng chāo qún
- 成語解釋:
- 超群:超出眾人之上。勝過眾人
- 成語出處:
-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76回:“右手那個對立的壯士,打扮得出眾超群,人中罕有。”
-
264
處之綽然
- 成語拼音:
- chǔ zhī chuò rán
- 成語解釋:
- 處:對待;綽然:寬裕舒緩的樣子。形容對待困難或緊急情況能顯得從容坦然
- 成語出處:
- 宋·程頤《明道先生行狀》:“人皆病于拘礙,而先生處之綽然。”
-
265
寸指測淵
- 成語拼音:
- cùn zhǐ cè yuān
- 成語解釋:
- 以一寸之指而測深淵。比喻淺學不能探明深理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孔叢子·答問》:“子立尺表以度天,植寸指以測淵,蒙大道而不悟,信誣說以疑圣,殆非所望也。”
-
266
車載船裝
- 成語拼音:
- chē zǎi chuán zhuāng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數量很多。
- 成語出處:
- 柳青《創業史》第一部第十八章:“‘啊呀!’瞎眼舅爺大吃一驚,‘你小子打發出這號話?你娘母子的票子,車載船裝哩?’”
-
267
操之過蹙
- 成語拼音:
- cāo zhī guò cù
- 成語解釋:
- 猶言操之過急。指處理事情,解決問題過于急躁。
- 成語出處:
- 語出《公羊傳 莊公三十年》:“捍齊人伐山戎呴,此齊侯也,其稱人何?貶。曷為貶?子司馬子曰:‘蓋以操之為已蹙矣!’”
-
268
車塵馬跡
- 成語拼音:
- chē zhén mǎ jì
- 成語解釋:
- 指車馬行過的痕跡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朱熹《臥龍庵記》:“余既惜其出于荒堙廢壤之余,而又幸其深阻敻絕,非車塵馬跡之所能到。”
-
269
昌歜羊棗
- 成語拼音:
- chāng zàn yáng zǎo
- 成語解釋:
- 據傳周文王嗜昌歜,春秋魯曾點嗜羊棗。后用以指人所偏好之物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蘇軾《答李端叔書》:“不肖為人所僧,而二子獨喜見譽,如人嗜昌歜羊棗,未易詰其所以然者。”
-
270
厝火燎原
- 成語拼音:
- cuò huǒ liáo yuán
- 成語解釋:
- “厝”念cuò。放火燎原,喻小亂子釀成大禍患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沈德符《野獲編·兵部·西南諸捷》:“惟近日東北用兵,聚三大帥婁十萬眾,盡沒遼水,坐成厝火燎原之勢,差為不競耳。”
-
271
啜英咀華
- 成語拼音:
- chuò yīng jǔ huá
- 成語解釋:
- “啜”念chuò。比喻品賞、體味詩文的精華。語出唐韓愈《進學解》:“沉浸醲郁,含英咀華。”
- 成語出處:
- 語出唐·韓愈《進學解》:“沉浸醲郁,含英咀華。”
-
272
持螯把酒
- 成語拼音:
- chí áo bǎ jiǔ
- 成語解釋:
- 南朝宋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任誕》載:晉代嗜酒的畢卓曾說:一手拿著蟹螯,一手捧著酒杯,便足以了一生。因以“持螯把酒”形容秋季吃蟹飲酒之樂。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·宋·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任誕》載:晉代嗜酒的畢卓曾說:一手拿著蟹螯,一手捧著酒杯,便足以了一生。
-
273
處安思危
- 成語拼音:
- chǔ ān sī wēi
- 成語解釋:
- 處:居于;思:想,考慮。處在平安的環境里,也要想到有出現危險的可能
- 成語出處:
- 南宋·郭茂倩《樂府詩集·皇復》:“居高念下,處安思危,照臨有度,紀律無虧。”
-
274
赤壁鏖兵
- 成語拼音:
- chì bì áo bīng
- 成語解釋:
- 鏖:激戰。漢獻帝建安十三年,曹操大軍伐吳,孫權聯合劉備軍隊聯合抗曹,聯軍于赤壁用火攻大破曹兵的一次激戰。泛指激烈的戰斗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·無名氏《兩軍師隔江斗智》第一折:“叵耐劉備那廝,暗地奪取荊州,想他赤壁鏖戰,全仗我東吳力氣。”
-
275
除暴安良
- 成語拼音:
- chú bào ān liáng
- 成語解釋:
- 暴:暴徒;泛指給人民帶來危害的人;安:安順、安撫;良:善良的人;良民。除掉為非作歹的壞人;安撫善良的百姓。也作“安良除暴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李汝珍《鏡花緣》第60回:“俺聞劍客行為莫不至公無私,倘心存偏袒,未有不遭惡報;至除暴安良,尤為切要。”
-
276
出榜安民
- 成語拼音:
- chū bǎng ān mín
- 成語解釋:
- 榜:官府告示。張貼告示,安撫百姓
- 成語出處:
-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54回:“收軍進高唐州城內,先傳下將令,休得傷害百姓。一面出榜安民,秋毫無犯。”
-
277
殘兵敗將
- 成語拼音:
- cán bīng bài jiàng
- 成語解釋:
- 殘:殘余的;不完整的;敗:輸。剩下的士兵;打敗的將官。形容損失慘重;被打得七零八落;失去戰斗力的軍隊。也作“殘兵敗卒”、“敗將殘兵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無名氏《伐晉興齊》第四折:“如今追擊殘兵敗將,遂收故境,引兵而回。”
-
278
寸步不讓
- 成語拼音:
- cùn bù bù ràng
- 成語解釋:
- 連寸步也不讓給別人。形容絲毫不肯讓步、妥協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梁啟超《十種德性相反相成義》:“蓋西國政治之基礎,在于民權,而民權之鞏固由于國民競爭權利寸步不肯稍讓,即以人人不拔一毫之心,以自利天下。
-
279
殘暴不仁
- 成語拼音:
- cán bào bù rén
- 成語解釋:
- 兇狠毒辣,一點也沒有同情、憐憫之心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53回:“韓玄殘暴不仁,輕賢慢士,當眾共殛之!”
-
280
常備不懈
- 成語拼音:
- cháng bèi bù xiè
- 成語解釋:
- 常:時常;備:防備;準備;懈:懈怠;放松。時常準備著;從不松懈。形容警惕性高。
- 成語出處:
* C開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