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G開頭 (1579個)

    181

    過耳秋風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uò ěr qiū fē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刮過耳邊的秋風。比喻沒有任何意義的身外之物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吳越春秋·吳王壽夢傳》:“富貴之于我如秋風之過耳。”
    182

    盥耳山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uàn ěr shān q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盥耳:洗耳朵。比喻隱居不仕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·宋·范曄《后漢書·崔骃傳》:“故土或掩目而淵潛,或盥耳而山棲。”
    183

    寡二少雙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uǎ èr shǎo shuā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寡:少。很少有第二個。形容極其突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東漢 班固《漢書 吾丘壽王傳》:“子在朕前之時,知略輻湊,以為天下少雙,海內寡二。”
    184

    寡恩少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uǎ ēn shǎo y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寡:少。形容人冷酷無情,刻薄自私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緣傳》第82回:“這劉敏雖生在這寡恩少義的老子手內,有一個知疼著熱的親娘母子,二人相偎相靠,你惜我憐,還好過得日子。”
    185

    感恩圖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ǎn ēn tú b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感激別人的恩惠而設法報答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曾鞏《上歐陽舍人書》:“其感與報,宜若何而圖之。”
    186

    國爾忘家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uó ěr wàng jiā
    成語解釋:
    爾:助詞。為了國家而不顧家庭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東漢 班固《漢書 賈誼傳》:“則為人臣者主耳忘身,國耳忘家,公耳忘私,利不茍就,害不茍去,唯義所在。”
    187

    國耳忘家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uó ěr wàng jiā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國而忘家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·賈誼《陳政事疏》:“故化成俗定,則為人臣者主耳忘身,國耳忘家,公耳忘私。”
    188

    國而忘家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uó ér wàng jiā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為國事而忘其家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儒林外史》第六回:“但自古道:‘公而忘私,國而忘家。’我們科場是朝廷大典,你我為朝廷辦事,就是不顧私親,也還覺得于心無愧。”
    189

    國耳忘家,公耳忘私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uó ěr wàng jiā,gōng ěr wàng s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為了公事而忘記私事,為了國事而忘記家事。形容一心為公為國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東漢·班固《漢書·賈誼傳》:“則為人臣者主耳忘身,國耳忘家,公耳忘私,利不茍就,害不茍去,唯義所生。”
    190

    國爾忘家,公爾忘私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uó ěr wàng jiā,gōng ěr wàng s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為了公事而忘記私事,為了國事而忘記家事。形容一心為公為國
    成語出處:
    魯迅《兩地書》:“而當時改革的人,個個似乎有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一種國爾忘家,公爾忘私的氣概。”
    191

    改惡為善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ǎi è wéi sh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不再作惡,重新做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禮記·中庸》“明則動,動則變”漢·鄭玄注:“動,動人心也;變,改惡為善也。”
    192

    改惡向善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ǎi è xiàng sh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不再做惡,重新做好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無名氏《齊天大圣》第四折:“尊上帝好生之德,再休題妄想貪嗔,從今改惡向善,朝上帝禮拜三清。”
    193

    改惡行善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ǎi è xíng sh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不再做惡,轉做好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張君房《云笈七簽》第九十一卷:“夫欲修學,熟尋此文,改惡行善,速登神仙。”
    194

    高遏行云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āo è xíng yú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歌聲高亢嘹亮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晏殊《山亭柳》詞:“偶學念奴聲調,有時高遏行云。”
    195

    恭而有禮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ōng ér yǒu l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恭:恭敬;禮:禮節。恭敬又有禮節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論語·顏淵》:“君子敬而無失,與人恭而有禮。”
    196

    顧而言他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ù ér yán tā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顧左右而言他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掃迷帚》第二一回:“那三人見話不投機,便顧而言他。”
    197

    廣而言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uǎng ér yán zh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一般說來
    成語出處:
    198

    狗吠不驚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ǒu fèi bù jī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吠:狗叫聲。狗偶爾的叫聲不會引起驚慌。形容社會太平安定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后漢書·岑熙傳》:“(熙)遷魏郡太守,……視事二年,輿人歌之曰:‘我有枳棘,岑君伐之;有蟊賊,岑君遏之;狗吠不驚,足下生氂。’”
    199

    觥飯不及壺飧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ōng fàn bù jí hú s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豐盛的酒肴沒有準備好,不如一壺水泡飯可以解除饑餓。比喻事情很急,不能等待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國語·越語下》:“觥飯不及壺飧。今歲晚矣,子將奈何?”
    200

    谷父蠶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ǔ fù cán m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傳說中的農桑之神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曾慥《類說 續仙傳》:“世人厭棄五谷,地司已收其種矣,可相率祈謝谷父蠶母,當致豐穰。”
    * G開頭
  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