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遺風的成語 (20個)
-
1
遺風余烈
- 成語拼音:
- yí fēng yú liè
- 成語解釋:
- 遺風:前人遺留下來的風尚。余烈:前人的功業。前人流傳下來的功業和風尚。亦作“余業遺烈”、“遺風余韻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漢書·禮樂志》:“夫樂本情性,浹肌膚而臧骨髓,雖經乎千載,其遺風余烈尚猶不絕。”《晉書·劉頌傳》:“如或當身之政,遺風余烈不及后嗣。”
-
2
流風遺躅
- 成語拼音:
- liú fēng yí zhú
- 成語解釋:
- 流風:遺風。前代遺留下來的風尚和陳跡
- 成語出處:
- 金·蔡松年《雨中花》詞序:“方今天壤間,蓋第一勝絕之境,有意十筑于斯,雅詠玄虛,不談世事,起其流風遺躅。”
-
3
遺風舊俗
- 成語拼音:
- yí fēng jiù sú
- 成語解釋:
- 前代遺留下來的風俗習慣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·揭傒斯《彭州學記》:“土著之姓十亡七八,五方之俗更為賓主,治者狃聞習見,以遺風舊俗為可鄙,前言往行為可鄙。”
-
4
遺風余俗
- 成語拼音:
- yí fēng yú sú
- 成語解釋:
- 前代遺留下來的風俗。
- 成語出處:
- 漢 賈誼《治安策》:“曩之為秦者,今轉而為漢矣,然其遺風余俗,猶尚未改。”
-
5
遺風余習
- 成語拼音:
- yí fēng yú xí
- 成語解釋:
- 前代遺留下來的風俗。同“遺風余俗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宣和書譜 衛恒》:“學家相傳,四世不墜,盛哉,遂與王謝家遺風余習相季孟也。”
-
6
遺風余澤
- 成語拼音:
- yí fēng yú zé
- 成語解釋:
- 前人遺留下來的風教和德澤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宣和書譜 張彥遠》:“此其遺風余澤,沾馥后人者特非一日。”
-
7
遺風遺澤
- 成語拼音:
- yí fēng yí zé
- 成語解釋:
- 澤:德澤。前人遺留下來的良好習氣和恩澤
- 成語出處:
- 宋·蘇軾《母聶氏溫國太夫人外制》:“慈和嚴翼以成其子,使朕得名世之士,以濟艱難,其遺風遺澤蓋有存者。”
-
8
流風遺俗
- 成語拼音:
- liú fēng yí sú
- 成語解釋:
- 流風:遺風;俗:習俗。流傳下來的風尚習俗。指人雖去世,風范猶存
- 成語出處:
- 宋·陸九淵《白鹿洞書院論語講義》:“雖更衰亂,先王之典刑猶存,流風遺俗,未盡混然也。”
-
9
流風遺韻
- 成語拼音:
- liú fēng yí yùn
- 成語解釋:
- 流風:遺風。前代流傳下來的風俗韻事
- 成語出處:
- 郭沫若《偉大的愛國詩人——屈原》:“屈原正是在吳起、商鞅等實行變法的流風遺韻中長大的。”
-
10
流風遺烈
- 成語拼音:
- liú fēng yí liè
- 成語解釋:
- 流風:遺風;烈:功績,功業。指前輩流傳下來的風尚和功業
- 成語出處:
- 宋·蘇軾《鳧繹先生文集敘》:“后生不復見其流風遺烈,是以日趨于智巧便佞而莫之止。”
-
11
流風遺澤
- 成語拼音:
- liú fēng yí zé
- 成語解釋:
- 流風:遺風;澤:恩澤。前代流傳下來的風尚和德澤
- 成語出處:
- 宋·曾鞏《太祖皇帝總敘》:“太祖經始大基,流風遺澤,所被者遠,五圣遵業至今,百有二十余年。”
-
12
遺風余采
- 成語拼音:
- yí fēng yú cǎi
- 成語解釋:
- 前代遺留下來的風度文采。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 梁 劉勰《文心雕龍 時序》:“應對固無方,篇章亦不匱,遺風余采,莫與比盛。”
-
13
遺風逸塵
- 成語拼音:
- yí fēng yì chén
- 成語解釋:
- 前代遺留下來的風教和超逸的事跡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·俞希魯《至順鎮江志·人材》:“至于高蹈物表,遠引方外,亦皆清雋卓絕志士,是其遺風逸塵,霑被無極。”
-
14
遺風余教
- 成語拼音:
- yí fēng yú jiào
- 成語解釋:
- 前代遺留下來的風尚教化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葉適《金壇縣重建學記》:“京口常為江南必爭之地,其人以智詐勇力擅名于時,而古人遺風余教無聞焉,何也?”
-
15
遺風余思
- 成語拼音:
- yí fēng yú sī
- 成語解釋:
- 前代遺留下來的風尚情思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樊宗師《絳守居園池記》:“絳即東雍,為守理所,稟參實沉分,氣蓄兩河潤,有陶唐冀遺風余思。”
-
16
遺風余象
- 成語拼音:
- yí fēng yú xiàng
- 成語解釋:
- 前代遺留下來的風俗和法式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司馬光《投壺新格》:“古者壺矢之制,揖讓之容,今雖闕焉,然其遺風余象猶仿佛也。”
-
17
遺風余韻
- 成語拼音:
- yí fēng yú yùn
- 成語解釋:
- 前人遺留下來的風教和韻致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朱子全書 治道一》:“此古之君子,所以成尊主庇民之功于一時,而其遺風余韻,猶有稱思于后世者也。”
-
18
遺風古道
- 成語拼音:
- yí fēng gǔ dào
- 成語解釋:
- 前代留傳下來的淳厚古樸的風尚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元祚《從安節宓草昆仲乞寫鶴舟圖》詩:“水田茆屋莫愁村,別有遺風古道存。”
-
19
鄒魯遺風
- 成語拼音:
- zōu lǔ yí fēng
- 成語解釋:
- 鄒、魯:孔子是魯人,孟子是鄒人。“文教興盛”之地的代稱。指孔孟留下來的儒家風氣
- 成語出處:
- 《梁書·羊侃傳》:“高祖覽曰:吾聞仁者有勇,今見勇者有仁,可謂鄒魯遺風,英賢不絕。”
-
20
古之遺直
- 成語拼音:
- gǔ zhī yí zhí
- 成語解釋:
- 遺直:指人很耿直,有古人的遺風。指能夠體現古人遺風的人
- 成語出處:
- 春秋·魯·左丘明《左傳·昭公十四年》:“叔向,古之遺直也。治國制刑,不隱于親,三數叔魚之惡,不為豐減。”
* 關于遺風的成語 形容遺風的成語 描述遺風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