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K開頭 (590個)

    481

    苦中作樂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ǔ zhōng zuò l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在困苦中勉強自尋歡樂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陳造《同陳宰黃簿游靈山八首》自注:“宰云:‘吾輩可謂忙里偷閑,苦中作樂。’”
    482

    口中蚤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ǒu zhōng zǎo sh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極易消滅的敵人,猶如口中之虱。故又作“口中虱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韓非子·七術》:“(王)以臨東陽,則邯鄣口中虱也。”
    483

    枯腸渴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ū cháng kě fè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枯:枯竭。形容人十分饑渴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唐詩紀事》:“妒滿飲相獻酬,枯腸渴肺忘朝饑。”
    484

    慷慨解囊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āng kǎi jiě n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慷慨:大方;不吝惜;囊:口袋;指錢袋。非常豪爽地打錢袋;拿出錢來。指十分大方地在經濟上幫助別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施耐庵《水滸傳》:“魯智深見李忠、周通不是慷慨之人,做事慳吝,只要下山。”
    485

    空口說白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ōng kǒu shuō bái huà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只是口說說而沒有事實證明或實際行動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舊唐書 憲宗本紀》:“凡好事口說則易,躬行則難。卿等既言之,須行之,勿空口說。”
    486

    口口相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ǒu kǒu xiāng chu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不著文學,口相傳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洪邁《夷堅丙志 黃十翁》:“汝還世五年,傳吾語于人間,作善者即生人世,受安樂福;作惡者萬劫不回,受無間苦。令聞此者口口相傳。”
    487

    叩石墾壤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òu shí kěn rǎ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叩:敲打;墾:墾。敲石挖土。指破土動工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列子·湯問》:“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千,叩石墾壤,箕畚運于渤海之尾。”
    488

    刊心刻骨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ān xīn kè g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印象深刻,令人難忘
    成語出處:
    聞一多《鄧以蟄題記》:“也沒有一篇不刊心刻骨,博大精深。只要你肯埋著,咬著牙,在巖石里邊尋求金子。”
    489

    大計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uò kāi dà j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:闡述,發揮。闡發遠大的謀略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·陳壽《三國志·吳志·魯肅傳》:“今卿廓大計,正與孤同。”
    490

    苦口婆心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ǔ kǒu pó x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苦口:不厭其煩地反復勸說與導;婆心:老婆婆的心腸;指好意、善意。好心好意;不厭其煩地勸說或導。形容耐心懇切地再三規勸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釋道原《景德傳燈錄 泉州道匡禪師》:“問:‘學人根思遲回,乞師曲運慈悲,一線道。’師曰:‘遮個是老婆心。’”
    491

    科取士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āi kē qǔ s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科:科舉考試。指舊舉行科舉考試以選取優異的士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34回:“你只想朝廷科取士,為國求賢,這是何等大典。”
    492

    跬步不離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uǐ bù bù l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跬步:半步,極短的距離。半步也不離。形容關系親密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紀昀《閱微草堂筆記·姑妄聽之》:“三寶四寶又甚相愛,稍長即跬步不離,小家不知別嫌疑。”
    493

    枯本竭源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ū běn jié yu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枯:使枯死;本:根本;竭:竭盡;源:源。指損害事物的根基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人民日報》1959.10.12:“必須保護野生植物的生機,使之能夠繼續繁殖,不要枯本竭源。”
    494

    空城計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ōng chéng j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在危急處境下,掩飾空虛,騙過對方的策略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中故事:蜀將馬謖失守街心亭,魏將司馬懿率兵直逼西城,諸葛亮無兵迎敵,但沉著鎮定,大城門,自大在城樓上彈琴。司馬懿懷疑設有埋伏,引兵退去。
    495

    口傳心授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ǒu chuán xīn shòu
    成語解釋:
    心授:不立文字;以師徒心心相印;理解契合;傳法授受。通過口講述和心中悟解來傳授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解縉《春雨雜述 評書》:“學書之法,非口傳心授,不得其精。”
    496

    克敵制勝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è dí zhì shè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克:戰勝;制勝:取得勝利。戰勝敵人;取得勝利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孫武《孫子 虛實》:“人皆知我所以勝之形,而莫知吾所以制勝之形。”
    497

    狂風惡浪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uáng fēng è là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惡浪:兇猛的浪。比喻形勢或處境非常險惡、危急。也比喻敵人險惡的破壞活動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姜樹茂《漁島怒潮》第一章:“對敵斗爭,好比在海上遇到狂風惡浪,你怕它,不行。”
    498

    看風駛船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àn fēng shǐ chu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隨機應變,見機行事
    成語出處:
    郭澄清《大刀記》第17章:“他暗自決定:先應下,事到臨,再看風駛船,見機行事。”
    499

    口服心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ǒu fú xīn f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從內心及口都表示信服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人民文學》1977年第9期:“毛主席從革命的根本利益出發,啟發我們顧全大局,使我口服心服。”
    500

    曠古未聞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uàng gǔ wèi wéi
    成語解釋:
    自古以來沒有聽說過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馮夢龍《警世通言 王嬌鸞百年長恨》:“吳江闕大尹接到南陽衛文書,拆看時,深以為奇。此事曠古未聞。”
    * K開頭
  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