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K開頭 (590個)

    521

    口墜天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ǒu zhuì tiān huā
    成語解釋:
    據《大乘本生心地觀經·序品》載,佛祖說法,感動天神,“六欲諸天及天子眾,以天福力雨種種華:優缽羅華,波摩華……于虛空中繽紛亂墜”,“天華亂墜滿虛空,眾香普熏于大會”。后遂以“口墜天花”喻指以夸誕之詞動人聽聞或以甘言騙人。華,同“花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據《大乘本生心地觀經·序品》載,佛祖說法,感動天神,“六欲諸天及天子眾,以天福力雨種種華:優缽羅華,波摩華……于虛空中繽紛亂墜”,“天華亂墜滿虛空,眾香普熏于大會”。華,同“花”。
    522

    口見膽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āi kǒu jiàn dǎ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口見心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宗紹《無門關·趙州洗缽》:“趙州口見膽,露出心肝。”
    523

    潰不成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uì bù chéng j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潰:散亂。軍隊被打得七零八落;敗得不成樣子。形容軍隊慘敗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八章:“等待著敵人的銳氣始衰落時,抓住要害猛力擊,就可以把敵人殺得潰不成軍。”
    524

    曠達不羈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uàng dá bù j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曠達:心胸闊,想得;不羈:不受束縛。心胸闊達觀,不受拘束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晉書·張翰傳》:“翰任心自適,不求當世。或謂之曰:‘卿乃可縱適一時,獨不為身后名邪?’答曰:‘使我有身后名,不如即時一杯酒,’時人貴其曠達。”
    525

    弓不放箭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āi gōng bù fàng ji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故意做出一種要行動的姿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吳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13回:“事還是竟弄破了好,還是‘弓不放箭’,大家弄幾個錢有益?”
    526

    國承家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āi guó chéng jiā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建立邦國,繼承封邑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周易·師》:“大君有命,國承家,小人勿用。”
    527

    口惠而實不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ǒu huì ér shí bù z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惠:給人以好處;至:到。只在口上答應給別人好處;而實際的利益卻到不了別人身上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戴圣《禮記 表記》:“口惠而實不至,怨災及其身。”
    528

    后門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āi hòu m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利用職權給予他人某些不應有的方便和利益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李百川《綠野仙蹤》第51回:“這都是后門的話。”
    529

    苦海無邊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ǔ hǎi wú bi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苦海:原為佛家語。苦難像大海無邊無際。形容深重無比的苦難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朱熹《朱子語類》第59卷:“適見道人題壁云:‘苦海無邊,回是岸。’說得極好。”
    530

    苦海無邊,回是岸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ǔ hǎi wú biān,huí tóu shì 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佛教語。意指塵世如同苦海,無邊無際,只有悟道,才能獲得超脫。亦以比喻罪惡雖重,只要悔改,便有出路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朱熹《朱子語類》卷五十九:“知得心放,此心便在這里,更何用求?適見道人題壁云:‘苦海無邊,回是岸。’說得極好。”
    531

    口見喉嚨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āi kǒu jiàn hóu ló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猶言口見心。說話直爽,沒有隱曲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唐順之《與洪方洲書》:“近來覺得詩文一事,只是直寫胸臆,如諺語所謂口見喉嚨者。”
    532

    利除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āi lì chú hài
    成語解釋:
    猶言興利除弊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·賈誼《新書·立后義》:“而所以有天下者,以為天下利除害,以義繼之也。”
    533

    碰腦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ē tóu pèng nǎo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人多而相擠磕碰,或東西多而處處碰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緣傳》第83回:“這有何難?放著相大爺一個名進士,磕碰腦,滿路都是同年,這有甚么難處!”
    534

    人情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ōng tóu rén q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虛假的情意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:“賈璉笑道:‘罷,罷!這空人情我不領;你不盤察我,就夠了。’”
    535

    袒體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ē tóu tǎn t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:不戴帽子;袒:裸露。不戴帽子,袒露身體。形容傲慢不羈的神態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·葛洪《抱樸子·刺驕》:“若夫貴門子孫及在位之士,不惜典刑,而皆科袒體,踞見賓客。”
    536

    空談快意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ōng tán kuài y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快意:使內心感到痛快。信口河地高談闊論,卻不付諸行動,只是為了口痛快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毛澤東《論持久戰》:“或者只是空談快意,并不準備真正去做。”
    537

    國功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āi guó gōng ch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為建立新的國家或朝代立下汗馬功勞的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褚人獲《隋唐演義》第十回:“他見單雄信好客,是一個做得國功臣的,因此借寓東岳廟中,圖與交往。”
    538

    國元老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āi guó yuán lǎo
    成語解釋:
    元老:政界年輩資望高的人。指建國時資歷聲望高的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北史·趙普傳》:“伏見山南東道節度使趙普,國元老,參謀締構,厚重有識。”
    539

    合自如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āi hé zì r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合:按照;適合;自如:不受阻礙;不受拘束。打閉合不受拘束。形容按照自己的意愿;或打或關閉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法 法布爾《蟬》:“腿可以伸縮,前面的爪能夠合自如。”
    540

    鑼喝道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āi luó hè d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古代官吏出行時,衙役在前面敲鑼,吆喝行人回避。比喻替人張揚炫耀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二回:“每逢出門,定要鑼喝道,叫人家認得他是官。”
    * K開頭
  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