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Q開頭的成語 (1778個)

    221

    強自取折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iáng zì qǔ sh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強自取柱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大戴禮記·勸學》:“強自取折,柔自取束。”
    222

    翹足企首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iáo zú qǐ shǒu
    成語解釋:
    翹足:抬起腳。抬起腳仰著。形容殷切盼望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汪琬《送王進士之任揚州序》:“吾見憾者方在燕市,而慶者已翹足企首相望江淮之間矣。”
    223

    且戰且退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iě zhàn qiě tu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一邊作戰,一邊退卻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98回:“北軍奮勇,四門殺出,我軍且戰且退,誘北軍四散離城。”
    224

    擒賊擒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ín zéi qín w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作戰要先抓主要對手。比喻做事要抓住要害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杜甫《前出塞》詩之六:“射人先射馬,擒賊先擒王。”
    225

    千載奇遇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iān zǎi qí y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極其難得遇到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38回:“自有那樣一個肯受教的兒子,也算得個千載奇遇了。”
    226

    強自取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iáng zì qǔ zh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物性過硬則反易折斷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戰國·趙·荀況《荀子·勸學》:“強自取柱,柔自取束。”
    227

    且戰且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iě zhàn qiě zǒu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且:指兩件事同時并進;走:逃跑。一邊作戰,一邊逃跑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99回:“如來日魏兵到,銳氣正盛,不可便迎,且戰且走。”
    228

    情逐事遷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íng zhú shì qi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情隨事遷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孫惟信《風流子》詞:“奈情逐事遷,心隨春老,夢和香冷,歡與花殘。”
    229

    情真意切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íng zhēn yì qiē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情意十分真切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吳喬《答萬季埜詩問》:“六朝體寬無粘,韻得葉用,粘綴但情真意切,得句即佳。故‘城上草’一篇,止十三字,而意味無窮。”
    230

    棄子逐妻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ì zǐ zhú q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棄:拋棄;逐:驅趕。拋棄子女趕走妻子。形容百姓生活困苦,妻離子散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韓愈《御史臺上論天旱人饑狀》:“上恩雖宏,下困猶甚,至聞有棄子逐妻以求口食。”
    231

    乞哀告憐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ǐ āi gào li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哀:憐憫;告:請求。乞求別人的憐憫和幫助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毛澤東《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》:“荒時暴月,向親友乞哀告憐,借得幾斗幾升,敷衍三日五日,債務叢集,如牛負重。”
    232

    棄暗投明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ì àn tóu m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棄:背棄;暗:黑暗;明:光明。拋棄反動的一面;投向光明的一面。形容斷絕舊的一切;投向新的、有光明的前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:“公何不棄暗投明,共成大業?”
    233

    去暗投明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ù àn tóu m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脫離黑暗勢力,走向光明的道路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太平天國·洪仁玕《英杰歸真》:“今愚弟來歸,實是去暗投明,脫鬼成人之幸。”
    234

    氣傲心高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ì ào xīn gāo
    成語解釋:
    傲:驕傲,輕慢。志氣十分高傲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第22卷:“自家想著當年的事,還有些氣傲心高。”
    235

    寢不安席,食不甘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ǐn bù ān xí,shí bù gān wèi
    成語解釋:
    甘味:味道好。睡覺也不能安于枕席,吃飯時吃不出好味道。形容心事重重,坐臥不安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·劉向《戰國策·齊策五》:“秦王恐之,寢不安席,食不甘味。”
    236

    前不巴村,后不巴店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ián bù bā cūn,hòu bù bā di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走遠道處在無處落腳的境地。也比喻處境尷尬或生活無依靠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全傳》第二回:“小人子母二人貪行了些路程,錯過了宿店。來到這里,前不巴村,后不巴店,欲投貴莊借宿一宵,明日早行。”
    237

    前不巴村,后不著店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ián bù bā cūn,hòu bù zháo di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巴:靠近。著:挨著。前面沒有村子,后面沒有旅店。形容走遠路走到野外荒郊,找不到歇腳住宿的地方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施耐庵《水滸全傳》第三十七回:“三個商量道:‘沒來由看使槍棒,惡了這廝!如今閃得前不巴村,后不著店,卻是投那里去宿是好?’”
    238

    千補百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iān bǔ bǎi nà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衣服很破,補了又補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無名氏《醉太平·嘆子弟》:“戴一頂十花九裂遮塵帽,穿一件千補百衲藏形襖。”
    239

    強賓不壓主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iáng bīn bù yā zh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強:強勢。指客人應當讓主人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12回:“自古強賓不壓主,晁蓋強殺,只個遠來新到的人,安敢便來占上!”
    240

    裙布釵荊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ún bù chāi jī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釵:婦女的發飾;荊:灌木名。荊枝為釵,粗布為裙。形容婦女裝束簡陋寒素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馮夢龍《喻世明言》第22卷:“裙布釵荊,任是村妝希罕。”
    * Q開頭的成語
  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