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Q開頭的成語 (1778個)

    241

    寢不成寐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ǐn bù chéng mèi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寢不聊寐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35回:“玄德因思水鏡之言,寢不成寐。”
    242

    棄筆從戎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ì bǐ cóng ró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猶投筆從戎。謂文人棄文就武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張鷟《游仙窟》:“兄及夫主,棄筆從戎,身死寇場,煢魂莫返。”
    243

    棋布錯峙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í bù cuò z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如對弈雙方所著棋子般交錯對峙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蘇軾《代滕甫論西夏書》:“陛下因而分裂之,即用其酋豪,命以爵秩,棋布錯峙,務使相仇。”
    244

    親不敵貴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īn bù dí gu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親:親戚;敵:相當;貴:地位。親情不能勝過職位的尊卑。形容人情淡薄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孔尚任《桃花扇》第21出:“楊妹丈是咱內親,為何也不竟進?如今親不敵貴了。”
    245

    遣兵調將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iǎn bīng diào jià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猶調兵遣將。亦作“遣將調兵”、“遣將征兵”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禪真逸史》第二八回:“再說延州府丞湯思忠遣兵調將已定,然后自領馬步軍兵,離寨伺候。”
    246

    洽博多聞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ià bó duō w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知識和見聞廣博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俞弁《逸老堂詩話》卷下:“玄敬當時最以洽博多聞稱,不知何所據而云然。”
    247

    勤兵黷武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ín bīng dú w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黷:輕率。濫用武力,肆意發動戰爭。形容極端好戰
    成語出處:
    凌力《少年天子》第一章:“他終于采納范文程和湯若望的政見,放棄了徒恃軍威的‘勤兵黷武’,采取了招降弭亂的‘文德綏懷’。”
    248

    起兵動眾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ǐ bīng dòng zhò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眾:大隊人馬。舊指大規模出兵。現多指動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·陳壽《三國志·吳志·華敷傳》:“不可以興土功,不可以會諸侯,不可以起兵動眾,舉大事,必有大殃。”
    249

    權變鋒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uán biàn fēng chū
    成語解釋:
    隨機應變,鋒芒畢露。形容言辭辯捷銳利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·荀悅《漢紀·武帝紀》:“朔對向響應,權變鋒出,文章辭令橫無窮,上頗倡優畜之。”
    250

    強兵富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iáng bīng fù guó
    成語解釋:
    使兵力強大,國家富足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王韜《上當路論時務書》;“西國之所以講強兵富國者,率以尚器為先。”
    251

    強不犯弱,眾不暴寡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iáng bù fàn ruò,zhòng bù bào guǎ
    成語解釋:
    犯:侵犯;暴:損害。強大的不欺凌弱小的,人多的不欺負人少的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·戴圣《禮記·祭義》:“強不犯弱,眾不暴寡,而弟達乎州巷矣。”
    252

    敲邊鼓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iāo biān g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從旁幫腔或助勢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34回:“這話須得你老哥自己去找他,我們旁人只能敲敲邊鼓。”
    253

    全璧歸趙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uán bì guī zh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同“完璧歸趙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·梁·王僧孺《與何炯書》:“動一議可以固邦興國,全璧歸趙,飛矢救燕。”
    254

    寢不遑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ǐn bù huáng 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遑:空閑。睡覺不能安眠。形容終日操勞忙碌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司馬光《進五規狀》:“櫛風沐雨,東征西伐,掃除海內,當此之時,食不暇飽,寢不遑安。”
    255

    前跋后疐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ián bá hòu máo
    成語解釋:
    《詩·豳風·狼跋》:“狼跋其胡,載疐其尾。”毛傳:“跋,躐;疐,跲也。老狼有胡,進則躐其胡,退則疐其尾,進退有難。”后以“前跋后疐”喻進退兩難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司馬光《言醫官札子》:“今聞診御脈者,常以十數,工拙相雜,是非混淆,發言進藥,更相倚仗,前跋后疐,左瞻右顧。”
    256

    裙布荊釵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ún bù jīng chāi
    成語解釋:
    以布作裙,以荊代釵。比喻貧困。同“釵荊裙布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高明《琵琶記》第三十九出:“[旦]自古道:人有貴賤,不可概論。夫人是香閨繡閣之名姝,奴家是裙布荊釵之貧婦。”
    257

    前不見古人,后不見來者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ián bù jiàn gǔ rén,hòu bù jiàn lái zhě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空前絕后。亦用作諷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陳子昂《登幽州臺歌》:“前不見古人,后不見來者。”
    258

    裘敝金盡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iú bì jīn jì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裘:皮衣。皮衣穿破了,錢用完了。比喻生活窮困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余懷《板橋雜記·雅游》:“忽裘敝而金盡,遂寡歡而愁殷。”
    259

    裘弊金盡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iú bì jīn jì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皮袍破了,錢用完了。比喻境況困難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劉向《戰國策 秦策一》:“說秦王,書十上而說不行,黑貂之裘弊,黃金百斤盡。”
    260

    去本就末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ù běn jiù mò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棄農經商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東漢·班固《漢書·地理志》:“郡國輻湊,浮食者多,民去本就末。”
    * Q開頭的成語
  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