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開頭的成語 (2934個)
-
381
祖舜宗堯
- 成語拼音:
- zǔ shùn zōng yáo
- 成語解釋:
- 祖:效法,沿襲。效法、遵循堯舜之道
- 成語出處:
- 明·無名氏《十樣錦》第一折:“祖舜宗堯,太平之兆。”
-
382
眾所周知
- 成語拼音:
- zhòng suǒ zhōu zhī
- 成語解釋:
- 大家普遍知道的(周:普遍)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朱熹《朱子語類》:“雖十目視十手指,眾所共知之處,亦自七顛八倒了,更如何地謹獨。”
-
383
掌上珍珠
- 成語拼音:
- zhǎng shàng zhēn zhū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極受父母疼愛的子女
- 成語出處:
- 清·吳璿《飛龍全傳》第四回:“那隱帝頓足捶胸,傷悼不止,就像真的失了無價至寶,掌上珍珠。”
-
384
自受自作
- 成語拼音:
- zì shòu zì zuò
- 成語解釋:
- 受:承受。自己做了蠢事壞事,自己受累
- 成語出處:
- 元·李致遠《還牢末》第二折:“豈不聞天網恢恢,也是我自受自作。”
-
385
贊嘆不置
- 成語拼音:
- zàn tàn bù zhì
- 成語解釋:
- 成語出處:
-
386
雜沓而至
- 成語拼音:
- zá tà ér zhì
- 成語解釋:
- 雜沓:眾多而且雜亂。形容從四面八方紛紛而來的樣子
- 成語出處:
- 章炳麟《駁康有為論革命書》:“朋疑眾難,雜沓而至。”
-
387
債臺高筑
- 成語拼音:
- zhài tái gāo zhù
- 成語解釋:
- 筑起很高的債務臺。形容欠債很多。
- 成語出處:
- 東漢 班固《漢書 諸侯王表序》:“有逃責(債)之臺。”唐 顏師古注:“服虔曰:周赧王負責(債),無以歸之,主迫責急,乃逃于此臺,后人因以名之。”
-
388
照天蠟燭
- 成語拼音:
- zhào tiān là zhú
- 成語解釋:
- 照亮天空的燭光。比喻官吏的明察
- 成語出處:
- 宋·范鎮《東齋紀事》第四卷:“田元均密諫況,寬厚明辨,其治成都最為聲。……蜀人謂之‘照天蠟燭’,又謂之‘不錯事尚書’。”
-
389
沾體涂足
- 成語拼音:
- zhān tǐ tú zú
- 成語解釋:
- 沾:浸濕、浸染;涂:泥。身體被沾濕,腳被沾上了泥土。形容耕作的勞苦
- 成語出處:
- 春秋·魯·左丘明《國語·齊語》:“沾體涂足,暴其發膚,盡其四肢之敏,以從事于田野。”
-
390
中通外直
- 成語拼音:
- zhōng tōng wài zhí
- 成語解釋:
- 蓮的莖中心有孔可通上下,其外正直,不彎不曲。比喻人的心胸寬廣,行為端正
- 成語出處:
- 宋·周敦頤《愛蓮說》:“中通外直,不蔓不枝。”
-
391
知天知地
- 成語拼音:
- zhī tiān zhī dì
- 成語解釋:
- 指知天時,通曉地利
- 成語出處:
- 春秋·齊·孫武《孫子·地形》:“知地知天,勝乃可全。”
-
392
在天之靈
- 成語拼音:
- zài tiān zhī líng
- 成語解釋:
- 已經升天的靈魂。指已經去世的人的精神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朱弁《曲洧舊聞》第八卷:“陛下雖欲用之,如其在天之靈何?”
-
393
章臺之柳
- 成語拼音:
- zhāng tái zhī liǔ
- 成語解釋:
- 章臺:長安章臺下街名。指妓女或不潔之婦
- 成語出處:
- 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第六卷:“章臺之柳,雖已折于他人;玄都之花,尚不改于前度。”
-
394
終天之慕
- 成語拼音:
- zhōng tiān zhī mù
- 成語解釋:
- 終天:終身。終生思慕之情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·梁·沈約《為齊竟陵王解講疏》:“終天之慕,不續于短年,欷報之誠,思隆于永劫。”
-
395
終天之戚
- 成語拼音:
- zhōng tiān zhī qī
- 成語解釋:
- 終天:終身。到死的時候都清除不了的悔恨
- 成語出處:
-
396
知疼著熱
- 成語拼音:
- zhī téng zháo rè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對人十分關心愛護(多指親人)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凌濛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第17卷:“親生的,正在乎知疼著熱,才是兒子。”
-
397
祖逖之誓
- 成語拼音:
- zǔ tì zhī shì
- 成語解釋:
- 指晉代志士祖逖毅然立誓之事
- 成語出處:
- 《晉書·祖逖傳》:“元帝時藩王爭權,晉室大亂,元帝以逖為奮威將軍、豫州刺史,逖率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,擊揖而誓曰:‘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,有如大江。’”
-
398
終天之思
- 成語拼音:
- zhōng tiān zhī sī
- 成語解釋:
- 終天:終身。到死的時候都清除不了的悔恨
- 成語出處:
-
399
知疼著癢
- 成語拼音:
- zhī téng zháo yǎng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對親人的關懷、體貼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65回:“無奈二姐倒是個多情的人,以為賈璉是終身之主了,凡事倒還知疼著癢。”
-
400
乍同乍異
- 成語拼音:
- zhà tóng zhà yì
- 成語解釋:
- 乍:忽然;同:一樣;異:不同。一會同意,一會不同意,形容言語或態度變化太快
- 成語出處:
- 《鬼谷子·飛坩》:“其說辭也,乍同乍異。”
* Z開頭的成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