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什么山什么的成語
-
1
水送山迎
- 成語拼音:
- shuǐ sòng shān yíng
- 成語解釋:
- 欣賞風景,寄情山水。指旅途遙遠
- 成語出處:
- 唐·吳兢《富春》詩:“水送山迎入富春,一川如畫晚晴新。”
-
2
水遠山長
- 成語拼音:
- shuǐ yuǎn shān cháng
- 成語解釋:
- ①同“水遠山遙”。②謂山河遼闊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辛棄疾《臨江仙》:“憶得舊時攜手處,如今水遠山長。”
-
3
水盡山窮
- 成語拼音:
- shuǐ jìn shān qióng
- 成語解釋:
- 同“水窮山盡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北周·庾信《宇文常神道碑》:“山窮水斷,馬束橋飛。”
-
4
水遠山遙
- 成語拼音:
- shuǐ yuǎn shān yáo
- 成語解釋:
- 謂路程遙遠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汪元量《憶秦娥》詞之七:“心如焦。彩箋難寄,水遠山遙。”元·關漢卿《哭存孝》第四折:“我避不得水遠山遙,須有一個日頭走到。”
-
5
水秀山明
- 成語拼音:
- shuǐ xiù shān míng
- 成語解釋:
- 山光明媚,水色秀麗。形容風景優美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黃庭堅《驀山溪·贈衡陽陳湘》:“眉黛斂秋波,盡湖南,山明水秀。”
-
6
水碧山青
- 成語拼音:
- shuǐ bì shān qīng
- 成語解釋:
- 碧:青綠色。形容景色很美,艷麗如畫。亦作“水綠山青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·劉禹錫《洛中逢韓七中丞之笑興口號》:“駱駝橋上蘋風起,鸚鵡杯中箸雨青,水碧山青知好處,開顏一笑問何人。”
-
7
水宿山行
- 成語拼音:
- shuǐ xiǔ shān xíng
- 成語解釋:
- 夜宿于水,日行于山。形容長途跋涉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·李嘉佑《送從弟永任饒州錄事參軍》詩:“一官萬里向豐溪,水宿山行魚浦西。”
-
8
水窮山盡
- 成語拼音:
- shuǐ qióng shān jìn
- 成語解釋:
- 水和山都到了盡頭,前面無路可走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·丘處機《雪山》詩:“行到水窮山盡處,斜陽依舊向西傾。”
-
9
水明山秀
- 成語拼音:
- shuǐ míng shān xiù
- 成語解釋:
- 見“水秀山明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張先《滿江紅·初春》詞:“漸迤邐,水明山秀,暖生簾幕。”
-
10
水闊山高
- 成語拼音:
- shuǐ kuò shān gāo
- 成語解釋:
- 闊:寬,廣闊,指有廣闊的水面和高大的山脈隔著,不得相通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胡文煥《群音類選·》:“音書誰送,知隔著關山幾重,見面今水闊山高,促急里怎覓鱗鴻。”
-
11
水光山色
- 成語拼音:
- shuǐ guāng shān sè
- 成語解釋:
- 泛指山水景色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·薛用弱《集異記·蔣琛》:“山勢縈回水脈分,水光山色翠連云。”
-
12
水綠山青
- 成語拼音:
- shuǐ lǜ shān qīng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山水景色艷麗如畫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洪昇《長生殿·聞鈴》:“只是對此鳥啼花落,水綠山青,無非助朕悲懷。”
-
13
水剩山殘
- 成語拼音:
- shuǐ shèng shān cán
- 成語解釋:
- 唐杜甫《陪鄭廣文游何將軍山林》詩之五:“剩水滄江破,殘山碣石開”。后以“水剩山殘”多指亡國或經過變亂后國土分裂、山河殘破的景象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·杜甫《陪鄭廣文游何將軍山林》詩之五:“剩水滄江破,殘山碣石開”。
-
14
水色山光
- 成語拼音:
- shuǐ sè shān guāng
- 成語解釋:
- 水波泛出秀色,山上景物明凈。形容山水景色秀麗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·白居易《菩提寺上方晚眺》詩:“樓閣高低樹淺深,山光水色暝暝沈沈。”
* 水山、水什么山什么、水什么山什么的成語、水x山x的成語、水*山*的成語、水()山()的成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