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淤泥而不染的成語故事
北宋時期,理學開創者周敦頤定居到廬山蓮花峰下的濂溪邊著書立說,他著有《太極圖說》和《通書》,提出簡單而有系統的宇宙構成論。他認為菊花像人間的隱士,牡丹像人間的富貴人,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像人間的君子。
- 成語名稱:
- 出淤泥而不染
- 成語拼音:
- chū yū ní ér bù rǎn
- 成語解釋:
- 淤泥:水底的污泥;染:沾。生長在污泥中;而不被污泥所污染。
- 典故出處:
- 宋 朱敦頤《愛蓮說》:“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連而不妖。”
- 成語例句:
- (1)她最值得人敬佩的是有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。(2)古往今來,具有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的人不可計數。
- 出淤泥而不染的詳細解釋
* 出淤泥而不染的故事:北宋時期,理學開創者周敦頤定居到廬山蓮花峰下的濂溪邊著書立說,他著有《太極圖說》和《通書》,提出簡單而有系統的宇宙構成論。他認為菊花像人間的隱士,牡丹像人間的富貴人,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像人間的君子。...